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視 頻 | 圖 片 | 要 聞 | 交流概況 | 重要活動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 | 臺灣農民創業園 | 臺灣農産品登陸 | 惠臺措施 | 重要言論 | 各方聲音
  09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 海南

海峽兩岸(海南)農業合作試驗區的發展現狀及特點

時間:2007-07-26 11:02   來源:

    海峽兩岸(海南)農業合作試驗區(下稱“試驗區”),經過幾年的發展,已成為了示範輻射帶動大陸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重要窗口,已成為了兩岸農業界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載體。截止2005年底,我省臺資農業企業累計達386家, 實際投資3億多美元,承租土地約18萬畝。引進臺灣水果、瓜菜、花木、水産等良種500多個,其中得到推廣的品種140多個。臺商投資涉及種植業、種苗業、水産業、畜牧業、農産品加工業、農業休閒業以及生産資料服務業。

    一、臺商投資海南農業的突出特點

    1、臺灣中南部農民比重大。投資海南農業的臺商絕大多數為臺灣農民,其中以臺灣中南部農民居多,他們帶來資金、技術、種苗以及生産經驗來海南投資置業。由於他們投資成效明顯,在臺身邊的親朋好友相續結夥前來投資。海南成為了臺灣農民創業及生活聚集的地區。

    2、生産規模大。一批臺資農業企業不斷發生膨脹、分化和組合,形成一批規模較大的專業化生産基地。如三合利公司的洋香瓜、香蕉生産基地3800畝;環球公司的荔枝生産基地4900多畝;海昌、太平洋、千駒和鼎立等公司的芒果生産基地,每家均在3000畝以上,總面積達22000多畝,輻射帶動海南芒果産業達50萬畝;旺來的鳳梨生産基地現有5000多畝,並逐年不斷擴大,計劃通過聯營等方式發展生産面積10萬畝;還有八德、南宏等一大批企業生産面積都在逐年擴大。椐調查統計:農場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有57家,其中3000畝以上有12家,獨家農場面積最大的達到15,000畝。

    3、全方位嫁接了臺灣農業生産,是臺灣農業的“再版”。據臺商及來瓊考察的臺灣專家稱,臺商在海南投資經營農業,涵蓋了臺灣農業生産的各領域和産品,特別在種苗繁育、種植生産、海淡水養殖、畜禽養殖等方面,是臺灣農業的“複製品”,並進一步擴大化。

    二、臺資農業企業在當地農業的地位

    1、優良品種的重要繁育基地。臺商引進臺灣各種優良品種,如單性羅非魚,鮑魚,芒果(臺農、金煌、愛文、貴妃、新世等品種),鳳梨(香水、甜蜜蜜、春蜜等品種),木瓜(日升、臺農2號等品種),臺灣青棗,紅龍果,珍珠蓮霧等,均為優質新品種,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深受農業投資者的推崇,成為投資者選購優良品種的首選對象。 

    2、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重要示範“樣板”。臺資農業企業的先進生産技術、現代行銷理念,對當地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産生深刻的影響,如臺灣芒果、香水鳳梨、珍珠蓮霧、臺農木瓜等先進栽培技術,再造海南同類産業的“第二春”;荔枝控梢摧花技術,改寫了海南中南部荔枝發展的歷史;南美對蝦、草蝦的高位養殖方式,臺灣羅非魚單性育苗法,促進海南相關産業經營效益成倍提高。臺資農業企業已成為海南瓜果種植、水産品養殖、農産品加工業等産業的領頭軍。

    3、高檔水果的重要生産基地。縱觀海南近年來各類農産品的展銷會,産品豐富多彩,琳瑯滿目。其中十有八九是臺資企業引進推廣的産品,如荔枝、芒果、洋香瓜、印度青棗、珍珠蓮霧、木瓜、鳳梨等等,由臺商帶動起來的定安小番茄産業,已成為我省的“拳頭”農産品,倍受市場青睞。臺商稱,臺灣農産品已被海南複製了。

    4、農業産品出口貿易的“領頭羊”。海南農産品出口貿易的發展,與臺資企業的促進和帶動密切相關。不少農産品出口,由臺資企業為第一家經營,如木製品、魚蝦産品、鳳梨等,其中羅非魚片産品出口成效最突出,1992年由臺資益華公司第一家經營,年創匯30萬美元,2005年內外及臺資加工出口企業20多家,年創匯7000多萬美元。海口海關統計,2006年第一季度臺資蔚藍海洋食品、鐘堡木業、翔泰漁業等公司均為海南進口企業20強的行列。

   三、試驗區發展壯大的成因分析

   (一)臺灣農業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外移勢在必行。

    1、臺灣加入WTO後,臺灣農業面臨市場開放與國際廉價農産品的進口衝擊。

    2、農業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3、勞動力資源缺乏,且工資高。

    4、土地價格昂貴,農場規模過小。

   (二)海南具有“嫁接”臺灣農業得天獨厚的熱帶自然資源及人文條件。

    1、基本相同的亞熱帶作物生産的氣候條件。種植業對光、溫度條件有極強的地域性,海南和臺灣同屬基本相同的氣候帶,因此,海南與臺灣種植業的直接“對接”,得天獨厚,水到渠成。

    2、廉價豐富的土地資源。海南和臺灣的農業地價,彼此天壤之別。臺灣農民出售一畝農地所得,足於他在海南承租開發400至500畝農場。因此,海南圓了臺灣農民在臺灣無法實現的農莊主夢。

    3、廣闊且良好的水産養殖業發展條件。海南海域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海洋水産資源非常豐富,年合理捕撈量為500萬噸,現年捕撈量僅150萬噸。廣闊且水質良好的水産養殖條件,對臺灣業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大。

    4、豐富的觀光休閒農業資源。海南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是世界少有的一塊凈土,是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這為臺商發展旅遊觀光農業、休閒度假農業提供發揮“平臺”。

    5、廉價且豐富的勞力資源。海南農村勞力240萬左右,年均新增勞力9萬左右,勞力價格低廉,相當於臺灣勞力價格的十五分之一。

    6、具有相同的人文及習俗。海南與臺灣的漢人絕大部分都源於福建,同屬閩南語系;海南和臺灣的少數民族,同是古越人的後裔,同宗同祖。相近的語言,相同的人文和習俗,為臺商在瓊經商生活創造有利的條件。(文振雄)

編輯: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