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視 頻 | 圖 片 | 要 聞 | 交流概況 | 重要活動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 | 臺灣農民創業園 | 臺灣農産品登陸 | 惠臺措施 | 重要言論 | 各方聲音
  09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 海南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時間:2007-03-06 16:05   來源:

  去年八月,祖國大陸將臺灣水果的檢驗檢疫準入品種由十二種擴大到十八種,並允許其中十五種水果以進口零關稅、綠色專案方式通關進入大陸。開放臺灣農産品登陸在兩岸引起了強烈反響。這一舉措是否影響大陸臺商的農産品銷路和投資信心?筆者就此走訪了海峽兩岸(海南)農業合作試驗區的部分臺商。

  來自臺南新市的洪肇銘先生説,海南是中國的天然大溫室,最適宜熱帶水果的種植。一九八八年洪肇銘來海南旅遊觀光,看中了海南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大陸廣闊的市場前景。一九九一年他在三亞投資創建了千駒寶來公司,引進在臺灣已培育成功的芒果品種,在海南試種,結果一舉成功。如今在寶來農場裏,成千上萬株臺灣芒果,像等待檢閱的兵馬俑一樣,滿山遍野,蔚為壯觀。如今,他的公司每年營業額都在一千萬人民幣以上。

  走進瓊海市伊甸園山莊,走在卵石鋪成的林蔭道上,花香、草香夾著泥土的氣息襲來,沁人心脾。

  山莊莊主林保森先生將海南熱帶旅遊業與農業結合起來,開創了農業觀光開發的新理念。林先生出生臺灣新竹的豪門世族,十幾年前,他來海南投資,親朋好友都百思不得其解。但星移斗轉,如今每年都有眾多臺灣友人千里迢迢紛至遝來到他這裡休閒度假。林先生説,不提其他,僅他在海南保養的一副好身板,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投資陵水縣的蘇寶同先生也來自臺南縣,家族企業都是做建材的,與農業産業毫無瓜葛。他二十幾歲拿著家裏的錢,來海南投資荔枝園和園藝業。他引種臺灣改良的“三月紅”、“玉荷包”等荔枝品種,前者比普通荔枝品種上市早一個多月,佔盡市場先機,後者果肉厚實,核小或無核,口感鮮嫩甜美,獨特的風味使它一上市就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供不應求。蘇寶同還引進南美的馬拉巴栗、非洲的澤米葉天南星、臺灣的蝴蝶蘭等園林花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現在他的莊園面積達四千多畝,成為陵水一帶遠近聞名的地主加財主。

  據不完全統計,臺資農業企從臺灣引進到海南的各式優質種苗已達八十余類,五百多個品種。僅此就為海南農業的升級進步節省了難以估算的研究資金和至少八到十年的研究週期。在臺灣已是“夕陽産業”的農業在外移之後,部分資金、人才轉向專門從事新品種的研製開發,進一步革新管理技術,這也進一步帶動臺灣産業的升級。

  在臺商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海南農民也在其中受益匪淺。農業臺企在投資所在地增加了農民的就業機會,農民也開闊了視野,轉換了觀念,改變原來傳統落後的種養模式,收入顯著增加了,農村經濟也有了發展壯大。

 

來源:中新網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