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視 頻 | 圖 片 | 要 聞 | 交流概況 | 重要活動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 | 臺灣農民創業園 | 臺灣農産品登陸 | 惠臺措施 | 重要言論 | 各方聲音
  09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 廣西玉林

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玉臺"聯姻"譜佳曲

時間:2007-11-30 14:09   來源:廣西日報

    2006年4月,全國第7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花落玉林,評論界譽為“玉臺聯姻”;

    今年9月,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首次選址首府南寧以外城市,玉林市又獲青睞,成功舉辦;

    短短一年時間,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章仁香、親民黨榮譽副主席鐘榮吉、臺灣中州技術學院校長彭作奎、臺灣中華農學會理事長張森富等臺灣政商學三界知名人士接連造訪,玉林“貴客臨門喜事多”;

    ……

    有觀察家如此評論:兩岸合作中,玉林市以後來者之勢,急趕而上。在“玉臺聯姻”這場“婚事”中,來自不同體制、不同發展水準的一對“佳偶”,正互動碰撞,各顯其長,攜手成長。

    玉林市委書記文明説:“玉臺合作,特別是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的設立,對玉林市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産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臺灣、特別是臺灣農業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玉臺合作,正譜寫著一首首佳曲。

    曲1:阿里山的姑娘

    歌唱者:老沈,臺灣農業新品種示範基地負責人

    同樣賣的是哈密瓜,沈老闆的“楚留香”10元1公斤,硬是比市場價高出一倍。

    老沈的大棚是臺灣農友種苗公司的新品種示範基地,屬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的桂臺農業合作交流服務示範園的一部分。

    到他的瓜棚,得先穿過一條藤蔓纏繞、瓜果垂累、遮天蔽日、長達100多米的綠色長廊。幾十個瓜果蔬菜大棚佔地50多畝,或頂上挂著果,或地下趴著瓜,片片綠葉中冒出的瓜果蔬菜紅白黃綠,競芳吐香,煞是熱鬧。

    “幹了十幾年的種子工作,還真沒見過這麼好的品種。”帶著記者在大棚裏轉悠,摸著一個個“金娘子”、“特小鳳”,老沈一臉的“幸福感”:“阿里山的姑娘,嫁到我們玉林來了。”

    農友公司在臺灣大有名氣,研發出來的蔬菜、瓜果、花卉種子種苗不但在臺灣佔有很高的市場比例,在國際比賽中也屢獲優勝,成為業界和市場推崇的名品。

    位於玉州區茂林鎮金谷村的這一項目,規劃面積100畝,引進臺灣優良品種在此間試驗、篩選、展示、推廣。自今年3月初步建成以來,基地已先後試種成功90多個新品種,每天都有四五批來自廣西各地甚至北京、新疆、山東的參觀者。

    “示範基地提供了一個展示臺灣農業先進技術、優良品種的窗口。”玉林市市長助理、玉林兩岸農業合作研究院院長趙躍龍博士説,“通過這個窗口,玉林農民、種植企業了解和獲取臺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臺商也因此獲利,雙方共贏,皆大歡喜。”

    “嫁”到玉林的還不僅僅是一家臺灣農友。

    緊鑼密鼓建設中的臺灣福昌種豬繁育基地,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致力於利用臺灣品種繁育先進技術和資金力量,建成華南地區最先進的種豬繁育基地。

    福綿臺灣甘蔗新品種繁殖基地,瞄準廣西這個大陸最大的蔗糖生産省區,計劃總投資600萬元,3年內發展臺糖優良甘蔗品種3萬畝。業內人士稱,此舉將大大加快廣西甘蔗優良品種的研發與更新步伐。

    還有已投入600萬元的特種水産生態養殖示範基地、規劃面積400畝的花卉基地、2000畝的北流綠滿地提子基地……

    代表著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臺灣農業,正以燎原之勢進入玉林。一方傳統農業發展基礎良好,土地肥沃、風調雨順,“插根扁擔都能長芽”,另一方有著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優良品種、豐富的經營與市場經驗,在政府的扶持、企業的推動下,雙方的合作讓人振奮、令人期待。

 

編輯:張方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