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視 頻 | 圖 片 | 要 聞 | 交流概況 | 重要活動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 | 臺灣農民創業園 | 臺灣農産品登陸 | 惠臺措施 | 重要言論 | 各方聲音
  09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 圖片

臺商打造亞洲最大蓮霧基地

時間:2009-07-09 20:14   來源:台灣網  

 

黃益豐向記者介紹:採用新技術栽培的蓮霧,可降低成本(攝影:邵磌)

 

  台灣網5月23日海口消息  蓮霧是臺灣最有名的水果之一。但是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蓮霧生産基地卻不在臺灣,而在祖國大陸的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的雲龍鎮。近日,記者走訪了位於該鎮的“金德豐”農場,這是一個由臺商黃益豐精心經營的,一年四季都能開花結果的傳奇蓮霧世界。

 

  大陸大規模種植蓮霧的第一家

 

  黃益豐原來在臺灣從事農産品的出口貿易工作,因1997年遇到行銷瓶頸,便計劃轉換發展方向。經過一年的考察,他決定在海南文昌試種蜜棗,然後引進臺灣“黑金剛”蓮霧。

 

  2000年4月,試驗階段中的第一批蓮霧結果。黃益豐發現,在海南種植的蓮霧跟臺灣種植的相比,口感非常接近。這個發現讓他很驚喜,決定在海南大規模種植蓮霧。

 

  當時在海南甚至在大陸的蓮霧市場基本為零,還沒有人大規模種植和買賣蓮霧。為了開拓這片市場“荒地”,黃益豐開始找合夥人,進行大規模的種植。黃益豐指著眼前這塊位於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的種植區説,這是2001開始投資建立的,是大陸第一家大規模種植和銷售蓮霧的區域。

 

  企業規模成倍增長
   
  數年過去了,“金德豐”的農場面積成倍增長,註冊資金、企業人數、生産産量翻番增加。黃益豐説起企業這幾年的發展變化,用了很詳盡的幾組數據進行描述:創業初期,企業註冊資金近1000萬,5年後,註冊資金已是2000萬;1999年企業人員10多人,現在已是200人左右;2004年量産蓮霧毛重40萬斤,2006年量産蓮霧已有200萬斤;目前“金德豐”的農場面積佔海南省成功種植蓮霧面積的一半!

 

  在滔滔不絕地列舉這些數字時,黃益豐如數家珍。透過這些數字,我們清晰地看見一個企業在逐漸的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直至成為市場上的巨人。
  
  保證品質看好未來

 

  作為蓮霧市場上的老大,“金德豐”老總黃益豐並不自滿,雖然已鮮無對手,但他想得最多的是怎麼樣進一步做大做強。他認為一個企業要長期屹立市場,首先要保證産品品質。銷售商對他的“金德豐”産品都有信心,因為“金德豐”對産品的篩選非常嚴格,次品率很低;加之“金德豐”的産品一年四季都能買到,不會因為季節的原因而缺貨,在暢銷同時也保證了産品的“長銷”。

 

  黃益豐認為,長期佔領市場的另一個關鍵是對市場要有前瞻性和信心。蓮霧所含的水分比較高,是清熱解暑的佳品,消費者都很認可。在臺灣,蓮霧種植面積有1萬公頃,産量很高,市場已處於飽和的狀態。而在大陸擁有廣闊的市場,“金德豐”種植的蓮霧目前供不應求,黃益豐很有信心把大陸的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

 

  黃益豐説,成功也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有什麼困難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當地臺辦解決,通過臺辦的幫助和介紹,我們都得到了相應的方便和照顧,包括土地的取得和産品的推廣等,解決了我們投資的後顧之憂。2003年我們實現第一次量産後,當時基本上沒幾個消費者認識蓮霧這種水果,多虧了海南省臺辦的大力宣傳和推廣。

 

  精緻農業是未來發展方向 

 

  黃益豐在海南打拼多年,他結合實踐認為,大陸臺農的發展方向是精緻農業。他説,拿引進臺灣農産品的臺商舉例,大部分都是靠賣果苗撈到第一桶金,這樣效益來得快,但優勢很難持久。當第一批臺商想轉而生産果品時,種植規模又不夠了。黃益豐認為,與其他農業産品相比,蓮霧無論是在果苗種植還是在果品生産上,對管理和技術的要求都比較高,容易佔領市場並較長時間保持優勢。

 

  他進一步解釋説,在土地資源越來越吃緊的情況下,只有走精緻農業之路,企業才能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現在很多企業,貪大求全,都沒有自己的優勢産品,無法到激烈的市場與其他品牌去抗衡。因此,在海南的農商,從現在起應該走精緻農業之路,發展綠色産品。

 

  靠天吃飯不如靠自己

 

  黃益豐説,農業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該領域的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自然災害。2005年,海南遭遇到了17級超強颱風,“金德豐”有一半的果樹都沒結果。2008年年初大陸南方遭受特大雪災,也影響到了海南,“金德豐”又損失了100萬斤蓮霧,將近年産量的一半,企業銷售中斷40多天。

 

  做農業就真的只能在自然災害面前“坐而待斃”嗎?黃益豐給了堅決的態度:靠天吃飯不如靠自己!為了預防天災帶來的風險,“金德豐”決定對果樹分期采收,運用修剪技術、遮光設備,間隔5天——10天進行分區種植。經過漫長的實驗期,現在各個區的果樹成熟期相差了10天左右,即使有天災也不會一次性全部被吹垮或凍垮,也分攤了市場銷售的風險,這樣就最大限度地規避了天災帶來的風險。

 

  有信心將企業建成亞洲最大蓮霧基地

 

  “金德豐”已經佔領了80%的蓮霧産銷市場,成為業內翹楚,但黃益豐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

 

  今年年初,在海南省臺辦的協調幫助下,“金德豐”與海南省農業學校合作,實行學院培養,黃益豐説,“現在來的第一批學生中有很多可栽培的人才,省了我們去市場上發掘人才的時間了。”
 
  “金德豐”還計劃在管理上多下功夫。拓展專業的深加工技術,並計劃找專業的公司代理衍生産品的生産,比如果脯、果汁之類。黃益豐説:我有信心在海南建成亞洲最大的蓮霧基地,我們要讓祖國大陸各個地方都能買到“金德豐”的産品。(邵 磌)

 

個人及企業簡介:

 

  黃益豐,男,45歲,係臺灣省屏東人。2001年12月,與臺灣朋友合資建立了海南省金德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身兼公司總經理和法定代表人的黃益豐同時也是海南文昌禾豐公司的創辦人。目前,金德豐公司種植蓮霧1340畝,共34000多株樹,年産量2000噸。種植的蓮霧品種有引自臺灣的“黑金剛”和“黑珍珠”,為目前大陸最大的臺灣蓮霧生産基地,年産量約佔大陸生産量的80%。是首家運用全年午休産期調節技術,首創蓮霧果保險包裝技術,並引進臺灣水果分級機技術,實行蓮霧流水分級包裝。黃益豐也被譽為“蓮霧大王”。

 

 

好大一片“搖錢樹”(攝影:邵磌)

 

 

黃益豐向記者展示蓮霧果品(攝影:邵磌)

 

 

工人們在工作間內加緊包裝産品(攝影:邵磌)

 

 

對於蓮霧的生長狀況,黃益豐向來都要仔細檢查(攝影:邵磌)

編輯: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