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木雕名家康木祥2010上海木雕藝術展開幕

時間:2010-01-07 08:43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月6日上海消息 1月6日上午,由上海文化聯誼會主辦的“康木祥2010上海木雕藝術展”在上海市美術館開幕。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李良園、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沙海林、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趙雅君、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劉建、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李茂盛共同出席剪綵。

  康木祥是臺灣著名木雕藝術家,出生於臺灣苗栗縣三代木雕世家,十三歲就開始接觸傳統木雕。他多次參加世界各地的藝術展覽,其獨創的“風切劈流法”,以手中之刀斧演繹“有生於無”、“無化為有”的哲理,表現出“力”與“美”的相得益彰之妙。

  此次展出集中展示了康木祥近年來30余件木雕藝術作品。其中,“生命潮系列”刻畫了嬰兒誕生的恩賜與驚喜,展現出人間百態的縮影;“海島情系列”象徵母性柔和的感性之美,蘊含空靈韻味;“深情系列”注入對親情的體悟和對母親的感念,深味天下父母心……

  開幕式上,康木祥為來賓介紹了用紅檜、梢楠、牛樟等木材雕刻而成的“聖嬰”、“向上”、“深情”、“母子”、“良緣”等作品。這些作品雖形態各異,但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充分利用樹木的形狀、裂縫、紋理,盡情展示生命的最初形態和原始美感。在介紹到作品“包容”時,康木祥説,這是他迄今為止難度系數最大的一件作品,在創作過程中,手被敲傷、割破多次。説這番話時,他的臉上露出淡然的微笑。

  展出現場,康木祥還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木雕絕活。在眾目睽睽下,康木祥快步走到一塊漂流木前開始創作。只見他雙手合十向樹木行禮後,站在不同的角度,或立或蹲,一邊凝視樹木的天然造型,一邊進行構思,像是在與樹木悄聲對話。大約10分鐘後,他端起刀具,擺開架勢,開始雕刻。一時間木屑飛舞,檜木飄香,來賓們被眼前這位藝術家的鎮定自若和脫俗氣勢深深地吸引住了。一會兒工夫,一尊形同“慈母抱子”的木雕藝術品産生了。整個創作過程一氣呵成,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用康木祥自己的話來説,木雕是一門“減法藝術”,因為不能加,只能減。所謂木雕,就是把木頭雕掉。從事這門藝術,要“無怨無悔”。

  康木祥動情地説:“之所以選用從大山大海衝出來的漂流木進行現場創作,是因為聽上海的朋友説,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來上海的這些日子,深深感受到上海的愛、上海的情,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表達我對上海的感恩和感謝,也讓大家來分享我對生命的熱愛。”(記者 徐麗華 通訊員 鄧一飛)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