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新增2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與臺灣聯繫密切

時間:2009-12-21 08:42   來源:你好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福州12月18日消息(記者 陳定川)近日,福建泉州有28處古遺址、古建築和近現代重要史跡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新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多於臺灣聯繫密切,有的是閩臺商貿往來的重要見證,有的是閩臺信仰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體現了泉州與臺灣同宗同源、血濃于水的關係。

  被稱為古厝門泊海峽帆影的東石玉記建築群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築群所處的晉江東石港原為泉州“三灣十二港”之一。清咸豐年間,東石玉井房蔡章?、章灣、章葉三兄弟合建“玉記”商行,置船川走南北各港,成為東石富戶,並先後在東石海港附近建房。玉記群屋建築時間主要在“玉記”經營興盛時期光緒年間。如今,玉記後人散居臺海兩岸。

  當地老人説,當年東石港十分開闊,滿載臺灣土特産的大商船,可以沿著石井江一直開到“玉記號”門前的碼頭卸貨。專家認為,它是閩臺商貿往來密切的歷史見證,為閩臺商緣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是重要涉臺文物。

  位於晉江深滬的庵山沙丘遺址是福建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沙丘類型遺址,也是目前我國東南沿海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史前沙丘遺址。遺址原有面積達20萬平方米,現存面積約10萬平方米。發現的遺跡有夯土房基、夯土墩活動面以及貝殼坑等。對研究環境的變遷以及人類如何適應環境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專家認為,庵山遺址的發掘,將大大豐富福建省乃至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考古學的文化內涵,為南島語族的最終源頭與我國東南沿海的史前文化密切相關提供佐證,也將使福建新的考古學文化命名成為可能。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