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連天:逐步累積互信 創造條件逐步破解政治難題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期:2009-12-31 12:59

 

  歲末,重溫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感觸頗多。胡錦濤的講話首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思想,提出的“六點意見”,是對臺政策和國家統一戰略思想的深化。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近期兩岸關係峰迴路轉,出現包括“三通”等重大進展,為各方所激賞。兩岸建立了正常的溝通管道和交流機制,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兩岸有著共同的利益基礎,和平發展漸成重要共識。 

  在各種交流空前熱絡的同時,如何推動兩岸關係向更深層次發展?應該看到,推動兩岸關係繼續向前發展也面臨諸多難題,尤其在島內,看法比較複雜,存在觀念的差異。不同人群對待差異的態度迥異,有人致力於彌補落差,促進融合,有人在擴大差異,繼續“逢中必反”。

  在島內紛嚷的環境中,人們不難看出當局的遲疑與躲閃。最近一段時間,臺當局一會兒重申“九二共識”,一會兒又説“兩岸政治談判時機未到”,其智囊還提出了“兩岸開展政治對話三要素論”。對此,島內有輿論明確指出,兩岸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人民所望,兩岸交流不是誰吃掉誰,不是誰佔誰便宜的問題,當局要拿出大魄力。看來,兩岸關係要達至更高境界,實現更大程度的雙贏,在島內首先要破除“拒統”迷思。現在聽得最多的是“維持現狀”,但世界在變,在前進,現狀也在演變。把握時勢,以更積極開放的心態對待,路才會越走越寬。

  “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雙方也要為今後共同破解政治難題積極創造條件”。重溫胡錦濤講話,筆者認為,目前情況下建立互信極為重要。在兩岸互動中,需要不斷探索,相互適應並不斷積累經驗。我們應切實領會胡錦濤提出的“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16字的豐富內涵,循序漸進,在實踐中尋找逐步破解難題的思路。雖然解決政治問題還有待於諸多條件的“加持”,但要積極創造條件。譬如,兩岸能不能在學術層面先多加探討,務實討論,討論如何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有專家預料,明年或後年,兩岸智庫進入這種性質的對話是可以期待的。前不久有兩岸一甲子研討會,人們期待有更多學術探討與意見交換的方式,這至少有助於培育氣氛、尋找共識,逐步累積互信。(連天)

 
編輯: 楊永青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連結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