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劉藝良:澳門繼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辦實事
 
 
來源:人民網      日期:2009-12-30 11:19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在學習貫徹胡錦濤主席對臺重要講話座談會上的發言

 

    人民網12月30日澳門電(記者何晶茹 孝金波)今天,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在澳門主辦“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習貫徹胡錦濤主席重要講話座談會,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劉藝良在會上表示,進一步拓展澳臺關係,特別是密切澳臺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潛力,繼續發揮澳門在對臺事務“先行先試”的探索作用,在新形勢下更要充分地利用澳門的優勢和特殊作用,加強兩地全方位的交流和合作。

    在去年12月15日《告臺灣同胞書》即將發表30週年的前半個月,我們高興地看到經過近30年不懈的努力,兩岸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三通”終於實現,打開了兩岸關係發展史上重要的一頁。一年來,圍繞著胡主席“講話”精神,我們高興地看到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雙方在各領域的交流和合作進一步深化,特別是經貿、旅遊和文化的交流頻繁,大陸方面先後組織了經貿和專業的代表團赴臺,雙方的合作取得實質性的成果,直接推動臺灣經濟的發展,使臺灣民眾也可受惠,兩岸關係正朝著光度和深度發展,形勢令人鼓舞。

    談到澳臺關係,劉藝良説,澳臺關係保持了良好的勢頭,今年首11個月,來澳的臺灣旅客達117.8萬人次,兩地民眾的互訪交流活動不斷,並且日益加深。在廣大澳門居民的努力下,臺灣民眾對澳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情況也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澳門和統會在澳門特區政府、澳門中聯辦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在今年10月下旬舉辦了“澳臺關係十週年研討會”,邀請了兩岸三地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回顧總結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年來澳臺關係發展變化情況,分析兩岸關係新形勢下澳臺關係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研究推進澳臺關係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澳門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範例,在新的條件下,談到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新思考空間,劉藝良提出三點建議:

    一,進一步拓展澳臺關係,特別是密切澳臺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潛力。我們了解到,儘管1987年開始臺灣開放民眾進入大陸至今已20年,但臺灣還有近2/3民眾從未來過大路貨澳門,他們對大陸的了解有限,甚至抱有恐懼或敵意,要消除他們的顧慮,我們可進一步發揮澳門作為兩岸溝通的橋梁作用,使澳門成為臺灣民眾進入大陸的緩衝平臺,多邀請他們到澳門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澳門回歸祖國後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情況,增強他們對“一國兩制”的認同感,化解敵意,建立互信。

    二,繼續發揮澳門在對臺事務“先行先試”的探索作用。兩岸“春節包機”在澳門達成協定,後來被譽為“澳門模式”推動兩岸直航常態化就是一個例子。隨著兩岸關係的進一步改善,預料協商的事務將進一步增加,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已在澳門設立辦事處,多年來發揮了積極作用,希望在兩岸關係日趨緩和的情況下,海協會更好地利用澳門平臺推動兩岸和澳臺的合作。

    三,在新形勢下更要充分地利用澳門的優勢和特殊作用,建立澳臺合作框架,建議澳門特區政府設立專責對臺部門,或成立包括官方和民間成員在內的“澳臺經貿文化合作委員會”。同時通過合適的渠道和方式,並經中央政府同意,在臺灣設立聯絡機構,以加強兩地全方位的交流和合作。

 
編輯: 楊永青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連結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