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兩岸關係:從和平發展到和平統一
 
 
來源:僑報      日期:2010-01-07 10:20

 

近日閱讀臺灣《聯合報》“中華民國99年感思”系列社論中題為《兩岸關係:合理的過程與改良之目的》一文後,深有體會,也頗有所感:

該文認為兩岸關係近年來最大的改變就是從“目的論”轉變成“過程論”。就過程而言,該文提出“筷子理論”和“杯子理論”;就目的而言,該文提出了“屋頂理論”。筆者展讀再三,竟然發現完全可以套用該文的這些概念和框架,提出一套不同的主張,現在就讓筆者來試著做這幾道填充題。

就“目的論”和“過程論”而言,首先還有個出發點的問題,這三者互相關聯且密不可分。就兩岸關係而言,民進黨的出發點是“臺獨”黨綱,其終極目的是追求臺灣法理上的獨立,出發點和目的與北京當局的對臺政策格格不入,因此對兩岸當前所展開的各種過程毫無交集,難怪它要想盡辦法扭曲和阻撓。

兩岸執政黨的出發點也並非完全一致,但因為“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還有交集,而“和平發展”又符合當前兩岸的民意,因此可以展開目前的過程。但是雙方都心知肚明,北京當局的出發點是“一中原則”其目的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只不過它發現統一不能一蹴而就,而只能分兩步走,於是提出了“和平發展”,其目的就是通過這個過程,為和平統一創造條件,最後達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目的。而臺北當局的出發點是基於“九二共識”的“不統、不獨、不武” ,其目的是維持現狀,終極統一則曖昧不明或經常變卦。目前兩岸“和平發展”的過程還要走多久,能走多遠,什麼時候會分道揚鑣皆未可知。和平發展的過程包不包括政治協商,抑或只涉及建構經貿交流機制?ECFA簽訂後,會不會就兩岸如何建立互信機制、如何結束敵對狀態簽署任何文件?屆時會不會觸及“一中”和“統一”問題?如若不然,臺北當局所要的“和平發展”豈不是要走到“和平分裂”的目的?因此,不論過程如何合理,就兩岸關係而言並不一定保證能夠獲得同一的目的。

《聯合報》的社論以“筷子理論”來比喻“和平發展”過程中的兩岸互動。統一就是把兩支筷子綁在一起,筷子因此喪失它的功能;獨立就是把兩支筷子分開兩處,筷子也因此喪失它的功能。筷子在操作中有些地方合,有些地方分,才能發揮它的功能。直航或ECFA皆是“合”,而兩岸目前在政治上的必要區隔則是“分”。看來似乎言之成理,但它忽視了筷子的操作和功能的發揮都要取決於拿筷子的那只手。那只手要它分它就分,要它合它就合。關鍵是誰是那只手的主人。無可諱言,當前的兩岸關係,經濟走向整合,而政治分隔似乎卻越來越遠,也就是一般所謂的“經濟熱,政治冷”。問題是經濟和政治能不能長期兩不相干?冷熱會不會對流?

該社論認為“過程論”必須建立在現狀上,從而引申出“杯子理論”。臺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子;杯在水在,杯破即須面對一灘覆水。若沒有“中華民國”這只杯子,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皆可能急遽升高;若沒有“中華民國”這只杯子,兩岸之間一切的“過程”皆失去依託。但兩岸關係的現狀是海峽的對面還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大水桶,裏面裝的水更多。如果杯子還是那個杯子,水還是原來的水;水桶還是那個水桶,水桶裏的水也還是只留在水桶內,你是你,我是我,根本談不上交流,那就既沒有“過程”,也沒有“目的”。今天兩岸所面臨的困境是,杯子裝不下水桶裏的水,而要把杯子裏的水倒到水桶裏去,杯子又不答應。是否再造一個容器把杯子裏的水和水桶裏的水都倒在一起,水桶説這可以商量,但杯子卻怕被“併吞”寧願長期保持現狀,因此如果用“杯子理論”來比喻兩岸關係現狀只能導引出永久分裂的結論。

該社論認為,兩岸既啟動密切的“互動”過程,終究會面對“目的”的問題,對此該社論提出“屋頂理論”作為“目的論”的一個可能方案,亦即將“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成兩個房間,而“一個中國”則是兩者之上的屋頂,亦即邦聯體制。在邦聯體制下,構成邦聯的各個政治實體都擁有軍隊及外交權,並且可以隨時脫離,因此邦聯並不是很穩固的政體,這就是為何富蘭克林對早期由13州組成的邦聯發出“看來水桶必需有個箍,否則難保不散塌”的警語,因而有第二次大陸會議,將邦聯改成聯邦,將邦聯各政治實體擁有的軍隊和外交權交給聯邦政府。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臺灣可以擁有軍隊,但無外交權,其政治地位介於邦聯制和聯邦制之間,今天兩岸的政治關係,問題不在“兩制”而在“一國”,在國家認同沒有取得共識之前,邦聯制也罷,聯邦制也罷,都無法順利解決問題,都存在爭議,因此只好暫時擱置。

據此以論,擱置爭議,共創雙贏,也就是淡化“目的論”,強調“過程論”。或者不妨將到達“終極目的”的整個過程劃分成幾個階段,並且賦予每個階段一個“小目的”,在達成各個階段的“小目的”之後不僅更接近“終極目的”而且終極目的的圖景也會更加清晰。以兩岸目前的互動而言,“和平發展”是必經的過程,已簽署的12項協議可視為其階段性的“小目的”,先經濟後政治,先易後難也可以視為整個過程的不同階段,兩岸經濟一體化之後,能否導引政治走向統合,“和平發展”的過程如何導向“和平統一”,是我們極為關注的問題。(作者係紐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

 
編輯: 楊永青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連結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