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格局依舊 新機萌動——2007年臺灣政局回顧

  時間:2007-12-29 13:43    來源:《臺聲》雜誌     
 
 

  2007年的臺灣政局充滿了過渡期的典型特點:一方面,原有的格局還在延續,陳水扁的權力越抓越緊,藍綠對立之勢因選舉投票日期的日趨臨近而不斷加劇;另一方面,圍繞2008年兩場重要選舉的較量逐漸成為政局演變的主線,各陣營內部都出現了新的整合態勢,民心思變,第三勢力也風雲再起,為未來提前佈局的意味十分濃厚。以辯證的觀點視之,當舊格局被強化到似乎是無邊的黑夜之時,恰好表明它正在加速走向自己的反面,而新階段的能量卻在悄然累積,晨曦必將在不久顯現。

  不一樣的纏鬥

  從臺灣政局發展的主線即藍綠兩大陣營之間的攻防來看,2007年似乎只是過去幾年的一種單調重復。但是,如果把它放在2008年選舉前夜的背景下考察,其表現形式卻有很大不同。

  首先,司法成為撬動臺灣政局變動的重要支點。如果説,臺灣司法在2004年的“兩顆子彈”及2006年的“機要費案”中,被動承擔了它無法負載的政治功能的話,2007年則儼然成為一隻盡情揮舞的手,其所引起的爭議、産生的影響都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馬英九“特別費案”的一波三折,綠營“四大天王”的區別處置,高雄市長“當選無效”之訴在二審的逆轉,讓司法儼然站上了政爭的前臺,給外界留下了太多的疑惑與想像空間,與1999年“興票案”時司法不甘甚至抗拒為政治所用的情景有了很大的反差。圍繞司法的角力、對司法結論的政治操作,已成為藍綠雙方爭鬥的重要戰場,必然會給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前景投下巨大變數。

  其次,“朝野之爭”有了新的聚集。泛藍一方面接受了2001年“再怎麼野蠻”的教訓,另一方面也為應對2008年可能的變局,在議案的防阻及預算的刪減上有意識地降溫,甚至在“政策買票”上轉而加碼,使行政、立法部門的對立略有緩解。但是,在同樣的以選舉為重的思維下,雙方圍繞“中選會組織法”、“公投綁大選”投票方式等的爭奪卻尖銳對立,絕不退讓,不時出現火爆場面,散發出濃烈的硝煙味。

  最後,選舉攻防出現了某種錯位現象。當民進黨把“入聯公投”當作“選舉主菜”推出時,國民黨則以“返聯公投”應對,且把“以臺灣為主、對臺灣有利”的口號叫得震天響,使雙方無法激起對立的火花。在馬英九亮出開放兩岸經貿的政策主張時,謝長廷也提出要鬆綁投資大陸上限、“大赦臺商”,甚至公開向陳水扁叫板:“再這樣管下去,臺灣會一無所有”,引起黨內激進勢力的反彈,被質疑為“在別人的戰場上打仗”。尤其是,陳水扁跳上第一線,猛攻馬英九,意圖主導選戰,令謝長廷“邊緣化”、“馬謝之爭”失焦。這在過去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尚不多見。

  內部整合:真實與虛幻

  在這個即將迎來劇變的特殊時期,兩大陣營的內部整合既在總體上加速進行,又因理念差異與個人恩怨而留下許多難以理清的頭緒。

  民進黨的內部整合遲遲無法有效完成。民進黨向來以內部凝聚力和戰鬥力強而著稱。但是,陳水扁為了個人私利而無所不用其極的操弄、黨內高層對權力滋味的品嘗與渴求卻極大地改變了這一切。一場被稱為“刀刀見骨”的初選,在民進黨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謝長廷巧取豪奪式的“慘勝”不僅不能讓黨內競爭就此定紛止擾,反而在各個派系和權力團體間劃下了一道道無形的鴻溝。雖然迫於形勢與各種壓力,蘇貞昌與謝長廷搭配參選,營造出一派“團結榮景”,但從此後幾個月的情況看,並未根本改變上述形勢。隨著選戰的不斷加溫,陳水扁與謝長廷的利益衝突與選舉歧見更加突顯,更成為內部整合的主要障礙。

  李登輝及臺聯黨與陳水扁、民進黨的矛盾則搬上臺面。隨著李登輝影響力的急劇下降及“立委”選舉制度的改變,臺聯黨內部人心渙散,呈現“大難來時各自飛”的症候。在此情況下,一方面,李登輝固守“反扁”立場,力推臺聯黨轉型;另一方面,民進黨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加大對臺聯黨部分實力派的拉攏,策動其發生內部分裂,併發動輿論攻勢,試圖將深綠民眾與李登輝與臺聯黨剝離開來。臺聯黨用自殘方式將部分“立委”驅趕出去,意在“以戰逼談”,但民進黨卻不為所動,導致雙方在“立委”選舉中面臨全面開戰的局勢。
 
  國民黨的內部爭議也未因馬英九在黨內初選中的出線而定於一尊。不團結甚至鬧分裂是國民黨的痼疾。年初開始,馬英九與王金平之間的心結明顯上升,一度成為泛藍整合的主要威脅。雖然下半年之後,雙方互動增多,王金平被安排領銜該黨“不分區立委”,有了彼此都能接受的明確定位,使大局趨穩,但與高度整合尚有不小距離。馬英九的競選策略、“馬團隊”的排外作風,也引起了黨內部分力量的質疑,令一些深藍民眾“含淚不投票”的聲音浮現。

  不過,與泛綠不同的是,國民黨與親民黨之間的整合則取得很大進展,泛藍合併大勢底定。國民黨在完成與新黨的實質合併後,從年初開始即進一步加強了與親民黨的合作。在宋楚瑜決意淡出政壇、泛藍基層已向國民黨聚集的背景下,“立委”層次成為兩黨合併的主要障礙。以新一屆“立委”選舉為契機,兩黨最終就親民黨在“不分區”中所佔額度、部分“區域”人選及其以國民黨員身份推薦參選等問題達成共識。雖然無論從心理層面看還是考慮到技術原因,兩黨正式合併不會在“立委”選前完成,但前景卻已基本明朗。

  民心思變

  年初以來,臺灣社會一直處於一種山雨欲來的低氣壓中,從2006年“紅衫軍”風起雲湧“倒扁”的激情,轉向深深的無奈與喟嘆。但是,大約從10月份開始,被壓抑的潛流似乎急於尋找某種突破口,出現了新的脈動。

  與過去一樣,族群矛盾與統“獨”爭議雖然還是困擾臺灣社會的主要政治議題,但經濟、治安、教育與社會價值仍是民眾最在意的切身利益。民進黨當局為“拼選舉”加緊以“一週一利多”為名進行“政策買票”,一度推動股市直衝萬點,面向“中南部、中下階層、中小企業”的“三中政策”也曾造成較大聲勢。但是,這種國民黨時代就曾用過的老招數本來就不是什麼靈丹妙藥,而國際股市的波動、物價的不斷上漲又將其有限的成效幾乎沖銷殆盡,而臺灣總體經濟卻繼續在政治捆綁下向下沉淪。

  更為嚴重的是,在民怨隨物價同升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卻麻木不仁,高層相繼“失言”,充分暴露其中樞神經的失靈與執政後心態的高高在上,其結果自然是揚湯止沸、愈演愈烈。盛極一時的“嗆扁風潮”,不僅顯示出相當一批民眾對經濟現狀及民進黨當局無所作為的強烈不滿,而且也表明民意對“扁式政治”繼續佔據新聞版面已由反感轉向不耐。
  
  與此同時,選戰也按照各自的邏輯和節奏持續推進。從民調看,馬英九對謝長廷仍有一定優勢,雙方的支援度曾在7月份有所拉近,但民進黨所期望的“黃金交叉”並未出現,雙方的差距在此後又被拉開。與2003年的情況相比,這個11月雖然在4年前讓陳水扁的聲勢一舉逼近“連宋配”,卻沒能給謝長廷帶來任何轉機。而根據《遠見》雜誌與《經濟日報》的追蹤調查,一年來臺灣民眾的政治、經濟信心指數及執政信任指數均呈總體下滑之勢,至10月份已達一年多的最低點。與此同時,國民黨的信任指數則跌中有升,保持較大的領先優勢。

  不過,這場藍綠雙方爭奪激烈的混戰,卻也讓一部分“對民進黨失望,但從國民黨身上又看不出希望”的民眾感到冷漠灰心。在民心思變,渴望開創新局,讓臺灣社會重現活力的氣氛下,第三勢力躍躍欲試,試圖從藍綠兩軍對壘的格局中尋求突圍,開創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雖然這部分的力量目前還很弱小,內部理念混雜、整合不易,又缺乏領軍人物與必要資源,且受制于不利的選舉制度,難以在近期有所作為,但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它或許會成為改變臺灣政治格局的一個杠桿。(文/孫升亮)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