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最新民意調查發現,當地民眾對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歷史定位評價不一,29%認為蔣介石對臺灣的功大于過,30%覺得功過相當,至于蔣經國,則得到跨黨派民眾的一致肯定,好評達65%。對于民進黨當局“去蔣化”的作為,60%民眾持反對立場。
臺北市中正紀念堂改名拆匾,引發社會爭議,兩蔣的歷史定位問題重新浮上臺面。《聯合報》調查發現,兩蔣目前仍有相當高的知名度,91%的臺灣民眾知道蔣介石,94%知道蔣經國;20至29歲年輕人知道兩蔣也高達94%左右。
相對來說,臺灣民眾對蔣經國的歷史定位多予肯定。65%民眾認為蔣經國對臺灣的貢獻較多,僅3%覺得過失較大,12%認為功過相當,17%無意見。
交叉分析發現,民眾對于蔣經國的評價不分黨派族群,泛綠支持者也有48%肯定蔣經國對臺灣功大于過。
對于現任臺當局領導人陳水扁,5%民眾認為他對臺灣功大于過,19%認為功過相當,54%感覺過大于功。
面對民進黨當局的“去蔣化”作為,僅17%的臺灣民眾支持,60%反對。
而臺灣一項“大學生政治時事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有七成多臺灣的大學生反對拆除臺北市“中正紀念堂”的圍牆。
對于臺灣當局近來採取的“去中國化”、“去蔣中正化”措施,受訪大學生多持反對意見。問及對“公營事業”單位改名的看法,只有百分之十三點九的受訪大學生表示讚成,而持反對態度的受訪大學生高達百分之六十點九;問及對拆除“中正紀念堂”圍牆的看法,高達百分之七十六點五的受訪大學生表示反對,讚成者只佔百分之五點九。
這項調查通過臺灣四十三所大學在學校通識課發放“政治時事問卷”,受訪對象為臺灣北、中、南各所大學的大學生,調查日期為三月十五至二十五日,有效樣本一千七百九十份。由于調查執行單位並非媒體或政黨,故專家認為此調查結果具參考價值。
·人棄我取 新竹臺商砸二億臺幣買地保存蔣介石像
·臺當局強推中正紀念堂改名 臺媒痛批擴大族群裂痕
·臺當局要拆“中正紀念堂”圍牆 島內各界批評
·施明德:陳水扁推“去蔣化”意在造成社會對立
·去蔣化引起師生反彈 臺師大吁政治力勿介入
·臺當局“去蔣”美媒吁遊客參觀蔣介石景點動作要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