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新時代擔當作為典型風采  >   典型風采

【初心在身邊 紅船駛進新時代】這些農村先行者,一舉讓村民的貧困“依地”消失!

2018年09月04日 11:14:32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中國青年網湖州6月29日電(記者 唐希)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考察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時隔近13年,2018年6月28日,中國青年網記者跟隨“初心在身邊 紅船駛進新時代”網路主題宣傳活動來到了安吉縣,記錄下了這群生活在“兩山論”理念誕生地的村民們“依地致富”的動人故事。

  此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傳播局指導、浙江省委網信辦主辦,北京、河北、江西、貴州、陜西等省(市)委網信辦共同參與協辦,嘉興、湖州、寧波市委網信辦承辦。

  宋昌美:帶領農村婦女致富的“溪龍仙子”!

  1997年,為了改變鄉村發展落後的面貌,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試點鼓勵農民種植白茶。當時很多村民對此持觀望態度,但28歲的宋昌美卻決定冒險一試。她和丈夫承包了50畝荒山種植白茶、龍井,搞家庭作坊式加工。

  為了打開白茶的銷路,她讓丈夫在家裏管生産,自己孤身一人到杭州、上海、蘇州等地推銷白茶産品。有一次,她好不容易把茶葉送到杭州一家經銷店,第二天正準備回家時,對方卻説茶葉品質不過關,不要了。在回家的路上,一向要強的宋昌美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困難面前,宋昌美沒有放棄,她汲取經驗教訓,在白茶銷售路上打拼到底。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堅持終於迎來了曙光。2000年,宋昌美註冊了“溪龍仙子”商標,憑藉著茶葉優良的品質與口感,越來越多的商家想要與她合作,購買她生産的茶葉。當時的銷售情景用她的話來説,“簡直就是供不應求”。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自己的茶葉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之時,宋昌美並沒有忘記鄉親們。作為妻子、母親,她深知農村婦女想要自己闖出一片天有多難。於是,2001年,在鄉政府的牽頭下,宋昌美帶領溪龍鄉7名農村婦女,一起創辦了安吉縣女子茶葉專業合作社,促進女性創業。宋昌美説,希望通過合作社的平臺,帶動更多的農村婦女走出家庭,創業致富,融入到社會當中。

  在8位種茶大戶的帶動下,40多戶中小茶農聯合了200多名女性茶農共同發展白茶種植。不少社員因此發家致富,買起了轎車,蓋起了新樓。全鄉80%以上的婦女走出了家門,開始從事白茶的生産、加工和銷售。宋昌美説:“現在有的合作社社員年均收入甚至高達上百萬元!”

  朱仁斌:讓“小臟村”變為“美麗新鄉村”的推動者!

  一條4.5公里的鐵軌,幾列紅色火車穿梭其間,將18個生態農場串聯成一個美麗的田園,這就是現在的魯家村。難以想像,7年前,魯家村竟是一個在全縣衛生檢查中倒數第一的貧困村。

  這些大變化都與一個人有關:朱仁斌。2011年,朱仁斌當選為魯家村黨支部書記,彼時的魯家村雖位置優越(地處安吉縣城郊),卻是出了名的窮,家庭每人平均年收入僅1.4萬餘元。

  朱仁斌試圖讓自己的朋友來村裏投資,但朋友進村一看,便搖搖頭走了。朱仁斌感慨:“就是因為村裏臟、亂、差!”

  怎麼辦?改革!説幹就幹,朱仁斌帶著村幹部,給全村每25戶分發一個垃圾桶,為每個村民小組聘任保潔員,並安排婦女隊長進行監督。垃圾處理、河道保潔等措施也紛紛落實。

  想不到的是,這個舉動卻引起了部分村民的不滿,“怎麼扔個垃圾還有人管”。為儘快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朱仁斌帶領村幹部們入戶嘮家常、談期待,也話未來。在朱仁斌的努力下,村民們打開了心結,榮譽感也強了,還經常主動到鄉村各角落檢查清潔。

  2014年底的衛生評比,魯家村華麗逆轉,一躍成為全縣第一!看時機已經成熟,朱仁斌便著手發展村幹部們之前定下的“發展家庭農場”的路子。朱仁斌全力發動自己的人脈對外招商。他甚至連自己家裏開的工廠也不顧了,一心撲在魯家村經濟發展上,一心為村裏奔走。1000多個日夜不分的奮鬥,終於繪就了魯家村的“醜小鴨變天鵝”之路:魯家溪變清了,魯家湖疏浚了;文化禮堂建成了;遊客集散中心運營了;10公里長的綠道和4.5公里長的鐵軌修好了……這樣,18個家庭農場閃亮登場了!

  現在,魯家村家庭每人平均年收入超過了3.5萬元,村集體總資産超過了1.4億元。朱仁斌自豪地對記者:“村裏發展得越來越好,好多村子裏出來的大學生都説想回來工作咧!”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