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新時代擔當作為典型風采  >   奮進新時代

出彩新時代 | 發現最美鐵路,穿越秦嶺的鐵路人

2018年06月28日 16:11:31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當你坐上火車,穿梭于幽長的秦嶺隧道之間。你驚嘆它的壯闊與宏偉,但或許你不知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線上路上,在燈光和機器轟鳴的聲音裏,在車輪與鐵軌的碰撞中,日夜辛勞,守護著一列列鐵龍飛越。他們,就是穿越秦嶺的鐵路人。

  01攀岩峭壁“蜘蛛俠”

  6月5日上午10時32分,幽靜的秦嶺山中酷暑難擋,寶雞工務段觀音山橋隧養修工區的七名職工正在k37+741山體上緊張地進行山體隱患排查。

  他們肩扛鐮刀,手持鐵釬、大錘,穿梭在蔥蘢茂密的雜樹叢中,攀爬著足有五十度的陡坡,胳膊被雜樹上的利刺扎得通紅。

  山中的小道有的臨近懸崖邊,工長車建國在前面開路。他雙手戴著白布手套,緊握著大鐮刀,邊走邊砍著小道上的樹枝。“後邊的人注意看著腳下的路,別被絆倒了!”

  據車工長介紹,他們管內共有38座山頭、33座橋梁、30座隧道、19座涵渠,以及Ⅰ級點1處、Ⅱ級點6處、Ⅲ級點11處、危石71處。管轄內鐵路都靠近陡峻的山體,山體的岩層構造多樣複雜,再加上這裡夏季高溫多雨,每到防洪雨季,面臨著各種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滑坡、溜塌、泥石流、落石、危樹上線等病害都有可能隨時發生。雖然面臨著巨大的防洪壓力,但是他們還是堅持了下來,這三十多年來,管轄內都平安無事。

  説到這,車工長淚眼濕潤,“這麼多年來,工區的夥計們從來沒有埋怨過,有時候雨季一連就是幾個月,夥計們都爭相留守工區,隨時待命!其實他們都有家,也都想家,卻總是想著把回家的機會讓給那些比自己更需要回家的人!”

  “這兒有一處活石,需要處理一下!”11時27分,職工李軍迅速爬到危石處所,查看著周圍的情況。“石頭長25cm,寬14cm,高12cm,可搬動!周圍大樹根基穩固,山體無裂縫!可立即處理!”李軍抓牢扶穩後,將石頭遞給平坡上的趙建忠,趙建忠掄起大錘,將小石頭破碎成一小塊狀。趙建忠説,發現的危石最好破碎處理,防止山體溜塌或者地震等自然災害,致使未經處理的石頭再次滾落,造成崩石災害。

  一路上,看見鑲嵌在山石中間的石頭,確認根基穩固後,他們拿出路基臺帳本,在重點病害庫中做好記錄,然後拍照留存電子資料,最後拿出紅噴漆,給危石噴上號碼,利於下次觀測記錄。整個過程中,查看、測量、分析、記錄、入庫、處理,每個流程都井井有條。

  12時34分,車工長髮現幾顆小樹旁存在一處危石,在認真檢查周圍地質條件、岩石層理、流水路徑後,他拿出上山隨著攜帶的鐵釬,探明石頭的深度,及時處理了。

  18時47分,大夥們完成了對三座山體的全面排查。當天共處理活石9塊,標記孤石5塊,修理上山小道1.4公里,填埋坑洼處所13處。

  02“天車第一哨” 精準指揮“零差錯”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寶雞機車檢修廠聯合檢修庫內,檢修車間職工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機車落車組裝作業。

  “吁吁……”一聲聲嘹亮而有節奏的哨子聲,從一台待解體的SS7E型機車旁傳出。一位五十多歲、身著深藍色工作服的職工,來回穿梭于機車與檢修臺位之間,邊吹哨子,邊嫺熟地打著手勢,並不時探下身子,順著手中電筒的燈光,仔細檢查著車體與走行部連接部位。

  不一會,在哨聲和手勢的指引下,兩台50T天車將80余噸重的機車車體與走行部分精準組裝到位。整個作業過程猶如一場“達人秀”現場表演。

  他就是被幹部職工們稱為“天車第一哨”的檢修車間天車指揮郝春有。因其所指揮吊運的配件體型龐大,且指揮技術精湛,連續多年指揮操作“零差錯”而得名。

  一個哨子、一把手電筒就是郝師傅工作的全部“家當”。

  指揮天車,不僅需要指揮者熟練掌握不同天車性能、司機操作水準等眾多因素,更需要指揮者與天車司機、檢修人員之間的默契配合。為了讓天車停得穩、停得準,郝師傅經常與天車司機和檢修人員進行交流,讓工友們幫他“挑刺”,直到將每聲哨音吹標準,每個手勢比劃到位,大家也在日常交流中有了更多工作上的默契。

  儘管這樣,每次指揮抬落車時,郝師傅還是圍著機車跑前跑後,反覆確認每個部位解體或組裝情況,等車體安全到達指定位置後,才肯松一口氣。

  據粗略統計,僅2017年,郝師傅就累計指揮1270多次抬落車及大部件的安全吊運任務。

  03“鐵絲吳”的藝術人生

  威風凜凜的變形金剛、展翅高飛的雄鷹、金光閃閃的貔貅雙子...... 寶雞機車檢修廠微展廳內的一個展臺上,擺滿了一件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金屬工藝作品。這些活靈活現的作品,均出自一名“90後“男職工之手。

  這名職工叫吳金磊,今年25歲,是該廠一名機車檢修工,主要負責各型內燃機車電器間檢修工作,整日與機車線纜和螺絲打交道。

  偌大的機車內部,成千上萬的電線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可在吳金磊眼中,這些粗細有別、五顏六色的機車線纜,仿佛就是一件件藝術品,而他的工作就是在搞藝術創作。這一切,與吳金磊的個人愛好——金屬工藝製作密不可分,因為這個愛好,他也被工友們稱為“鐵絲吳”。

  八小時之內,吳金磊把對線纜造型的癡迷,帶到了工作崗位上。吳金磊坦言,每次一看見設備上連接的電線,就覺得特別親切,千方百計要把它做好,保證不出任何紕漏。工餘時間,他發揮創造力,自製機車零小配件存放架,有效解決了零小配件裝錯的問題。參加工作兩年多來,他檢修機車120多臺,從未發生過一件品質問題。

  八小時之外,吳金磊是個典型的“宅男”,一心撲在花花綠綠的金屬線纜中間。吳金磊説,自己從上高中起就喜歡鋁線編織。當年,他看到街邊有人賣金屬編織的工藝品汽車,就愛不釋手。從此,他開始嘗試製作金屬編織工藝品。然而,一起步他卻走了彎路。“當時不知道用什麼材料編織,就在路邊的五金店買了一段銅線,沒想到銅絲特別硬,費了很大的勁,還做得不理想。”吳金磊説。後來,他慢慢摸索,四處尋找合適的材料,費了一番功夫找到了五顏六色的鋁線。

  製作鋁線編織工藝品要經過構思、畫草圖、搭骨架、做配件、組裝等環節,十分複雜。吳金磊耐得下性子,業餘時間幾乎都在和鋁線“打交道”;工具不順手就自己做,先後做了十多件。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作品越來越精緻,越來越受到大家喜愛。

  各種鋁線在吳金磊的腦海和手中纏繞、彎曲、開闔,變成了機器人的頭顱、臂膀和炮筒,動物的羽毛、鱗片或利爪,日常生活中的桌子、日曆、摩托車等,組成了一個獨特的模型世界。幾年下來,吳金磊已創作近萬件作品,累計使用金屬鋁線1.2萬多米,大黃蜂、龍鳳戀、永不凋謝的玫瑰花等創意作品在網上熱銷,深受消費者喜歡。

  04“用戶滿意,是我最大的快樂!”

  “您好,這裡是寶雞機車廠售後服務部,請問有什麼能為您服務?”“您好,我是連繼革……”每天,像這樣的電話不下數十個。每一次,連繼革都耐心指導,認真講解。

  出生在鐵路世家的連繼革,從小對鐵路有著深深的情結。參加工作後,他把全部的精力都傾注到機車檢修上,逐步成長為全局,乃至全路機車檢修領域的“技術專家”。

  2009年11月份,連繼革受邀到烏魯木齊機務段開展技術援助。在40多天的時間裏,他每天起早貪黑,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認真做好機車防寒改造及整備、調試等工作,圓滿完成了精伊霍鐵路熱滑試驗;從機車入庫引車到部件解體檢修善等,他事無巨細,面對面講解示範,手把手傳授技能,在同行中樹立了過硬的工人技術專家形象。

  機車檢修的最大難點就是處理機車故障。在一次走訪用戶中,有機車乘務員反饋,SS8型機車運作時曾出現輔機自動開關頻繁跳脫現象,但故障時有時無,難以判斷。連繼革立即找來SS8型機車技術圖紙,仔細分析查看,並上車反覆試驗,但由於該故障較為隱蔽,一時難以找到“病灶”,對症下藥。

  後來,廠裏有一台準備上線試運的SS8型機車發生類似現象,檢修人員在問題處理時産生不同意見。在大家束手無策時,連繼革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是不是技術圖紙出了岔子?”還沒等他把話説完,當即就招來一片質疑聲,包括有幾十年經驗的老師傅都明確表示反對。面對質疑,連繼革沒有過多的解釋,他對照機車控制原理,認真排查,終於找出了技術圖紙中的設計缺陷,使這一故障到以徹底消除。後來,這個方案還得到了太原、洛陽等機車大修廠家的認可,並逐步在全路進行了推廣。

  2015年,連繼革調至廠行銷服務部,專門從事機車售後服務工作。面對新的崗位,連繼革一方面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做好機車檢修技術支援;一方面用真誠服務和耐心、熱心去化解矛盾,使售後服務工作變得更加順暢。

  “用戶滿意,是我最大的快樂”。為了加強與檢修用戶的溝通交流,連繼革牽頭建立了全路18個鐵路局下屬機務段及地方鐵路用戶檔案,制定相關規章制度,使售後服務工作更加科學規範。兩年多來,他累計指導處理運用段提報運用品質資訊590件,組織售後服務1879人次,為保障鐵路運輸安全暢通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溫馨出行的背後,是鐵路人寒來暑往、年復一年的付出。但凡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意味著一種責任、一腔奉獻、一個使命。堅守,是鐵路人無悔的選擇,也是鐵路人最美的告白。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