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   相關報道

非洲工商界代表暢談中非合作美好前景:促進中非在更高水準上實現合作共贏

2018年09月05日 11:16:58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非洲開發銀行行長阿金武米阿德希納:

  支援中國企業開展多元化投資

  非洲開發銀行行長阿金武米阿德希納表示,中非之間的夥伴關係不僅僅在於中國幫助非洲修更多路、建設更多港口,更在於幫助非洲人民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

  阿金武米阿德希納説,非洲擁有廉價的製造業成本、年輕的人口結構、快速的經濟增長、旺盛的新興市場需求等,這都是吸引投資的重要優勢。由於缺乏製造業的支撐,非洲農業人口仍然佔絕大多數,無法成功實現經濟轉型。基礎設施建設是非洲實現工業化的前提和基礎,非洲有很多地方現在還沒有通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是重要任務。非洲自然資源豐富,出口大多集中于原材料,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的供應鏈,生産高附加值産品。

  阿金武米阿德希納認為,在非洲有4個國家實現了非常好的發展,分別是塞內加爾、盧安達、吉布地和衣索比亞,他們都是通過充分利用中國投資,加快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並以此為依託發展製造業,從而促進了經濟增長。

  阿金武米阿德希納表示,非洲開發銀行是非洲最大的地區性政府間開發金融機構,主要向非洲地區成員國貸款,支援農業、交通和通訊、工業、基礎設施、衛生教育和私營領域的發展。希望更多中國民營企業到非洲開展多元化的投資,非洲開發銀行將為他們提供相應的項目開發服務和風險防範支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明陽)

  突尼西亞投資局局長哈利勒拉比迪:

  著眼未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突尼西亞投資局局長哈利勒拉比迪表示,突尼西亞位於非洲大陸北端,有著良好的地理位置,無論是貨物流通還是人員交流都可以作為轉机樞紐。近年來,突尼西亞加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將地理優勢發揮出來,推出了許多重要的公路、鐵路、高速公路等基建項目。不少中國企業和機構對此十分感興趣,兩國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具有巨大潛力。

  哈利勒拉比迪認為,對於突尼西亞來説,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有長遠眼光,要通過現在的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是要有好的佈局,立足現在,著眼未來,提前規劃。其次是要有好的管理方式和治理模式,在所有的招標活動、建設施工等環節中抓好品質,高標準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再次是要有好的融資手段。突尼西亞政府可以通過借債的形式融資,還可以通過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讓私營企業參與融資。突尼西亞現在大部分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是通過PPP形式開展合作,這不僅可以讓私營企業獲得盈利,也可以減輕政府的債務負擔。以上三方面都需要與中國密切合作。

  哈利勒拉比迪説,突尼西亞積極支援“一帶一路”建設。今年7月份,突中兩國簽署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突尼西亞希望成為北非地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門戶和中資企業向歐洲、非洲拓展的跳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明陽)

  尼日利亞投資促進委員會首席執行官伊萬蒂薩迪庫:

  合作推進非洲産業化變革

  尼日利亞投資促進委員會首席執行官伊萬蒂薩迪庫表示,非洲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總體比較富足,開發潛力巨大。非洲國家的資源開發,既包括地下礦産資源,也包括農作物資源,還有人力資源。非洲的發展離不開資源的進一步開發,非洲國家需要同合作夥伴一起,設計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非洲希望搭建的合作夥伴關係,不是短期的、過渡性的關係,而是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關係,非洲與中國的合作夥伴關係就是良好合作關係的典範。

  據伊萬蒂薩迪庫介紹,尼日利亞投資促進委員會的工作主要是吸引更多投資者到尼日利亞投資。隨著非洲人口不斷增長,資本密集型産業需要得到更好發展,同時還要讓沒有一技之長的勞動群體獲得工作機會,讓非洲企業得到更好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非洲國家要更好地平衡資源,規範有序地開發礦産資源、農業資源和人力資源。此外,非洲國家要關注人才培養,加大對年輕人的投資,開發他們的潛力。

  伊萬蒂薩迪庫認為,促進中非合作夥伴關係助力非洲實現産業化變革是非常重要的。非洲能夠從中國的産業發展進程中汲取經驗,少走彎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惠喜)

  埃及銀行行長穆罕默德埃特雷比:

  積極開展中非銀行間合作

  埃及銀行行長穆罕默德埃特雷比表示,基礎設施建設意味著互聯互通,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內與非洲國家共同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來到非洲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有利於進一步釋放非洲經濟潛力,加深非中合作關係,尤其是目前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有目共睹,這將給更多國家帶來信心。

  穆罕默德埃特雷比説,埃及銀行于2017年在廣州開設首個駐華代表處,目前正積極籌備在北京開設代表處。近年來,中埃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入,許多中國企業參與埃及新行政首都建設和輕軌工程等大型項目,雙方貿易往來頻繁,埃及銀行也為上述領域的雙邊合作提供了金融支援。埃及銀行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多項貸款協議,包括為埃及中小企業項目提供資金保障的專項貸款。

  穆罕默德埃特雷比認為,中非合作需要大量資金支援,這對中非銀行業加強溝通協調提出了新要求。埃及銀行參與了中國和非洲銀聯體建設,將於近日簽署協議。中非銀行業之間要開展合作、消除障礙,並且參與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對非洲來説是一次巨大的機會,中國也可以從中獲益,實現互利共贏。(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明陽)

  盧安達發展署首席運營官伊曼紐爾哈蒂傑卡:

  學習中國改革發展的成功經驗

  盧安達發展署首席運營官伊曼紐爾哈蒂傑卡表示,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中國重視技術創新,進一步融入全球快速發展的國家行列當中。非洲國家從中國的發展中學到了很多經驗。

  伊曼紐爾哈蒂傑卡認為,盧安達當前關注的發展重點首先是確保可持續發展,確保有效和透明的政策機制;其次是確保能夠實現宏觀經濟穩定,將通貨膨脹控制在5%以下,到2050年實現平均7.2%的增長;第三是確保有利的經商環境,進一步支援和吸引投資。

  伊曼紐爾哈蒂傑卡表示,盧安達現在是非洲大陸第二受歡迎的經商之地。盧安達正在推進以下三方面的改革:一是進一步振興現有産業,提升産業工人的技能,以技術進步提高生産力;二是找到並明確新的重點産業,吸引大企業前來投資,如農業領域;三是要支援在硬環境和軟環境方面的投資。

  伊曼紐爾哈蒂傑卡表示,盧安達有900多個産業園,希望能把這些産業園引進到經濟特區。目前,已有一些中國企業入駐。除了硬體設施外,盧安達還需要貿易便利化等相關政策支援。伊曼紐爾哈蒂傑卡認為,中非合作是互惠互利的,是不附加任何條件的。非洲國家希望中非合作能夠朝著更務實的方向發展,並充分利用中非發展基金以及中非産能合作基金等開發性項目,同時支援區域性的産業鏈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惠喜)

  南非黑人工商理事會主席桑迪萊尊古:

  共同促進非洲製造業升級

  南非黑人工商理事會主席桑迪萊尊古表示,今年是中國和南非建交20週年。在過去20年中,雙方在很多問題上相互支援,相互幫助。同時,南非還與中國簽署了關於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近幾年,南非與中國的貿易迅速增長,來自中國的投資正在促進南非經濟發展。中國對南非的投資涉及製造業、礦業、金融、能源、旅遊等領域。上百家中國大企業和數千家中國中小企業在南非開展業務,為南非創造了數十萬個就業崗位,為南非經濟作出了貢獻。

  桑迪萊尊古認為,貿易會對就業産生影響,也可以解決社會不公平問題,同時能夠促進經濟發展。南非是非洲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但還需要進入價值鏈的上游,要有高價值的生産製造業。目前,非洲的出口還是以基礎産品和原材料為主。南非非常注重建立産業基礎,在製造業領域的經驗和積累越來越豐富。未來,南非將進一步增加高價值包裝器材等高附加值産品的出口。希望中南兩國在農業加工、礦物選礦和先進製造等領域深化合作。

  桑迪萊尊古表示,發展非洲經濟尤其要關注中小企業,南非希望借由中國的幫助為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提供資金支援。南非黑人工商理事會希望能夠建立自己的銀行,主要針對中小企業投融資,提升非洲中小企業融資能力,以促進非洲經濟社會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明陽)

  肯亞私營企業聯盟首席執行官卡羅琳卡魯基:

  擴大非洲中小企業對中國出口

  肯亞私營企業聯盟首席執行官卡羅琳卡魯基表示,非洲有很多中小企業,只有中小企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才能更好地同其他國家合作。非常高興看到中國實施貿易便利行動,擴大進口非洲商品,讓非洲更多的非資源類産品出口到中國,幫助非洲中小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肯亞80%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卡羅琳卡魯基希望非洲中小企業能夠利用好機會,增加對中國出口。

  肯亞政府出臺了面向2030年的振興發展計劃,重點加強對製造業、農業和健康領域的投資。卡羅琳卡魯基認為,肯亞面臨很大就業壓力,希望吸引更多的産業,創建更多的就業崗位,如紡織業、皮革業等製造業企業。

  卡羅琳卡魯基説,糧食安全是肯亞關注的重點領域,如果不能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就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中國公司來到肯亞,幫助肯亞發展農業。非洲可耕地面積廣,不僅有潛力實現糧食自給自足,還能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糧食。”

  卡羅琳卡魯基表示,肯亞企業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國市場,了解中國需要什麼,才能更好地、更有針對性地生産中國市場需要的産品,增加對中國的出口。對非洲來説,貿易非常重要,中國市場更加重要。(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惠喜)

  蘇丹蜂群集團總經理薇達奧斯曼:

  中非貿易合作潛力巨大

  “真正的朋友是在需要時能提供幫助的朋友。在蘇丹面臨困難的時候,中國提供了及時的幫助,是蘇丹的好朋友。”蘇丹蜂群集團總經理薇達奧斯曼表示,蘇丹國土面積較大,油氣資源豐富,受教育人口眾多,農業開發、家禽養殖業等發展潛力很大。但是,蘇丹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現在,已經有不少中國公司來蘇丹投資興業,這對蘇丹來説是一個新的機會。

  薇達奧斯曼認為,中非合作論壇重在打造多贏的發展局面。要實現多贏發展,離不開金融方面的支援和幫助。非洲的民營經濟有很大發展潛力,但僅靠政府融資是不夠的,需要與民間融資聯合起來。蜂群集團有一個家族銀行,為一些家庭提供小額貸款。非洲很多家庭需要小額貸款來發展私營企業,蘇丹期盼中國提供支援。中非合作要更加重視金融合作,創造條件讓非洲和中國的民營企業開展更密切的合作。

  薇達奧斯曼希望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她説,蘇丹農村人口多,一些地方非常適合農業發展。希望通過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把蘇丹的農産品出口到中國市場。蘇丹地理位置重要,是樞紐國家,連接北非和東非,不僅可以同中國開展貿易,還可以讓中國的商品出口到非洲其他國家。(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惠喜)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