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上學不花錢 致富不放羊

時間:2011-06-27 15:09   來源:新華網

上學不花錢 致富不放羊

——西藏那曲農牧民生産生活中的新鮮事

  西藏“北大門”那曲高寒缺氧,絕大部分地方綠色植物生長期只有3個月。西藏和平解放時,經濟基本上是單一脆弱的傳統畜牧業,連地區所在地當時也只有一座寺廟和十幾間土坯房。60年後,牧民的孩子上學不花錢,牧民們搞起畜牧業深加工、依託地區優勢跑運輸,生産生活呈現出紅紅火火的景象。

  那曲尼瑪鄉牧民達瓦過去送孩子上學每天要走兩三個小時。達瓦告訴記者,現在孩子們住在學校,牧民子女讀書國家還給三包經費,孩子讀書都不用家長操心。

  那曲行署副專員歐嘎説,越來越多的牧民意識到,不能再讓子女跟著他們過放牧的生活,而應該有更好的未來。時代變化了,牧民的後代逐漸跳下馬背,放下牧鞭,走進學堂。

  歐嘎介紹,1956年9月,那曲成立了第一所小學,那時只有3名教員,70多名學生。截至2010年底,那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93%,初中階段入學率為91.94%,各類學校在校生79638人,各級各類學校職工5982人。

  牧民們的生産也逐漸發生著變化。布羅布是那曲羅瑪鎮的一個普通牧民,過去的收入每年只有幾千元。如今,他制售酸奶和酥油的銷售點年收入能達到60萬元。

  “過去,牧民都是自産自銷,家裏的牦牛奶吃不完,除了做成酥油外,沒有別的方法處理,只好扔在家裏。”羅瑪鎮鎮長達瓦頓珠説。

  2005年6月,布羅布在羅瑪鎮建起了首家牧民經濟合作組織奶製品加工點,從牧民家收購牛奶,然後製成酥油和酸奶在青藏公路邊出售。

  如今,除布羅布的主點外,羅瑪鎮已建起了13個副點,在青藏公路沿線,“飄”起一條有名的“酸奶帶”。達瓦頓珠説:“一個副點一般可以輻射100多戶牧民。大一點的副點,年收入可以到10萬~20萬元。”

  布羅布的致富故事,是那曲農牧民通過畜牧産品深加工致富的一個活標本。2010年,那曲農牧業總産值完成13.55億元,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4080.94元,是2005年的1.9倍。

  青藏鐵路開通給那曲的農牧民帶來致富新機遇。上世紀90年代,熱地家只有40多只羊,是雁石坪鎮上的一個貧困戶。青藏鐵路的開通捎來了市場資訊,刺激熱地“換腦筋”,做起了羊買賣。掙了些錢後,他買了一輛東風汽車,讓兒子跑運輸,一年有2萬多元進賬。加上現在發展到500隻羊的羊群,他家一年能賺3萬多元。

  為了充分挖掘那曲的區位優勢,2007年,國家投資14.54億元在那曲興建那曲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對跑運輸的熱地一家又是一個新的機遇,他們家的日子將更加紅火。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