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沈浩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小崗村“大包乾”紀念館舉行。中央電視臺 邢旭東 攝
新華網合肥1月10日電(記者楊維漢、周立民、王聖志)隆冬的江淮大地雖然朔風凜冽,而對“農民群眾的貼心人”沈浩的無盡哀思,讓千千萬萬幹部群眾心潮澎湃。
2009年12月3日,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大包乾紀念館,一場追憶沈浩的報告會在這裡舉行。小崗村的幹部們來了,“大包乾”帶頭人來了,村民們來了……和沈浩朝夕相處的人們匯聚在一起,把大包乾紀念館禮堂擠得滿滿噹噹。
沒有精緻的舞臺,沒有考究的音響。沈浩生前的領導、同事、親友平實的講述,卻深深打動在場的每一個人。沈浩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浮現在鄉親們眼前。人們回想著和沈書記在一起的日子,仿佛他又“回”到了小崗。
掌聲,一次次為感人肺腑的講述響起;淚水,一遍遍因震撼心靈的事跡落下。
兩任村官,嘔心瀝血帶領一方求發展;六載離家,鞠躬盡瘁引導萬民奔小康。鳳陽縣委組織部長周冬梅説,6年來,沈浩鞠躬盡瘁、一心為民,用心血和生命贏得了小崗人的尊敬和愛戴;男兒有淚不輕彈,沈浩的四哥沈明儒卻看到了五弟三次落淚;和沈浩相識26年的安徽省財政廳辦公室主任朱長才多次到小崗村看望沈浩,每去一次,他都深刻地感受到小崗村的發展和變化……
“我總覺得,你還跟我們在一起,還在忙著小崗村的大事、小事。今年春節,我們本來準備再也不催你回家過年,本來準備把嫂子和孩子接來小崗一起過年的……沈浩,你放心走吧,我們會把你沒做完的事情辦好,讓小崗越來越富。”小崗村黨委副書記趙家龍泣不成聲。
回憶起兩次按手印挽留沈浩的情景,“大包乾”帶頭人嚴金昌幾度哽咽:“為了挽留沈書記,我們曾經按下紅手印。如今,鄉親們生活好起來了,我們愛戴的沈書記卻永遠離開了。”
曾跟蹤採訪沈浩的記者夏樹講述了他和沈浩的第一次見面、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傾心交談……“沈浩走了,他用45個春秋,證明了人生的真正價值;他用45個春秋,告訴我們偉大出於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