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清華從中國“紅色精英搖籃”邁向世界一流學府

時間:2011-04-25 14:09   來源:新華網

  中國最高學府之一的清華大學4月迎來百年華誕。根據學校公佈的發展戰略,這所為新中國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學術、興業、治國精英的百年老校將有望在10年間完成全面躋身世界一流學府的跨越。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始建於1911年作為留美預備學校的清華學堂。上世紀中葉開始,清華大學在為國家培育“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工程技術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績卓著。

  清華大學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後清華畢業或曾在校工作過的校友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330人,工程院院士144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4人,省部級以上幹部超過280人,其中曾任和現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9人。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也是清華校友。4月20日,胡錦濤在清華大學考察工作時,特意回到40多年前曾學習、工作過9個年頭的水利系看望師生和校友。他希望清華大學以建校百年為新的起點,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造就更多優秀人才。

  雖然清華大學在國內首屈一指,但在各類世界主要大學排行榜上,清華大學基本在50多位徘徊,鮮有進入頂尖行列。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評出的2010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清華大學排名第58位,美國哈佛大學名列榜首。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在百年慶典前夕表示,儘管國內外對於世界一流大學並沒有公認的嚴格定義和量化評價標準,但是世界一流大學具備學術、貢獻、聲譽得到國際認可的共性。到2020年,清華大學將努力做到“若干優勢學科跨入或保持在世界先進行列,主要辦學指標與世界頂尖大學的差距進一步縮小……進一步提升社會聲譽和國際影響力。”

  他説,學校早在1985年就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作為長遠奮鬥目標。1998年,國家決定實施“985工程”,清華大學等9所高校被確定為首批重點支援院校,建設一流大學從清華人的美好夙願和學校的自身努力,上升為國家意志,清華大學進入了歷史上又一個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博士生黃毅説,他本科入學10年來明顯感受到清華向世界一流學府發展的堅實步伐,“不管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出國研修交流的機會變多了,而另一方面‘大師’級人物的引入,讓清華學生不出國就能師從某學術領域世界級的帶頭人。”

  據校方介紹,清華大學先後聘請過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院士、國際著名數學家林家翹院士、2004年世界電腦科學最高獎“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等來校全職工作。

  “不僅是清華,過去10多年對於整個中國高等教育都是發展的‘黃金時期’,獲得的投入大,産出的科研成果也多,”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説,“但我們同時也發現,近幾年在用人單位、社會評價和畢業生自評中,高校培養的人才品質卻在下降。”

  他説,近年來隨著留學條件進一步放寬,越來越多高中畢業生選擇香港或國外大學深造,也反映了優秀生源在世界一流學府的機會面前選擇放棄中國傳統名校的趨勢。在牛津大學,中國已成為繼英國和美國之外的第三大生源國。

  熊丙奇説,中國高校中要産生世界頂尖學府還有漫漫長路,論文“泡沫化”、成果“工具化”等學術功利行為普遍存在,高校“行政化”的情況還很嚴重。他認為,高校管理要改變計劃經濟體制下遺留的行政主導機制,回歸追求學術至上的導向,減少行政干涉,建設世界一流學府的目標才能如期實現。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提出“2012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到4%……加快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

  資訊産業知名經理人、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在清華校慶期間舉辦的創新論壇上説,他20多年來在蘋果、微軟、谷歌3家國際大公司供職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優秀人才都畢業于清華大學。

  “過去辦校的成功讓我相信清華能走向更輝煌的未來。”他説。(記者吳晶、王學濤參與采寫)

  清華校友中的部分政界英才

  清華校友中的部分政界英才

  1.政治局常委、委員名單14人

  胡錦濤: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吳邦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黨校校長

  劉延東(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

  朱鎔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

  宋平: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吳官正: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曾培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王漢斌: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胡啟立: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

  姚依林: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

  黃菊: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

  胡喬木: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

  李錫銘: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2.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16人(按畢業年限排序)

  費孝通: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

  彭珮雲(女):原國務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丁石孫: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

  周光召: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

  華建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原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

  吳階平: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周培源: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科協主席

  錢學森: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錢偉長: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

  孫孚淩: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合會副主席

  朱光亞: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

  葉選平: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茅以升: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李蒙: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林文漪(女):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

  華羅庚: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3.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2人

  鄭天翔(鄭庭祥):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賈春旺:原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國家安全部部長、公安部長

  4.部級正職20人(包括後升任國家領導人,按畢業年限排序)

  羅隆基:原森林工業部部長

  喬冠華:原外交部部長

  何東昌:原教育部部長

  林宗棠:原航空航太部部長

  艾知生:原廣播電影電視部部長

  李緒鄂:原航空航太部部長

  張皓若:原國內貿易部部長、原四川省省長

  伍紹祖:原國家體委主任

  陳士能:原輕工業部部長、原貴州省省長

  葉如棠:原建設部部長

  汪恕誠:原水利部部長

  張福森:原司法部部長

  田成平:原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部長、山西省省長、青海省委書記、省長

  周濟:原教育部部長、中國工程院院長

  解振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原國家環保總局局長、環境保護部部長

  蔣南翔:原教育部部長

  康世恩:原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石油化工部部長

  周小川: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張奚若:原教育部部長

  韓長賦:農業部部長、原吉林省省長(據人民網)

  領導人們的清華故事

  清華園裏走出了無數學者大師,還有眾多政治偉人。尤其是一些政壇領導人,他們曾就讀于水木清華,“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如今仍然心繫母校,有的常去探看,有的回到清華大學任職、執教,都成就了母校一段段佳話。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當年的清華大學老校歌激昂猶在。

  今天,清華學子即將迎來母校百歲誕辰。這所于辛亥革命當年建立起來的學校,植根中華民族的沃土之上,在崢嶸歲月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精神和優良的傳統。“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百年來,清華園被青年們稱為“令人神往的知識聖地”,從中走出的各領域領軍人物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一些政壇領導人,他們曾就讀于水木清華,“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如今仍然心繫母校,有的常去探看,有的回到清華大學任職、執教,都成就了母校一段段佳話。

  近日,《環球人物》雜誌記者走進清華大學,找尋這些領導人的足跡,為您講述他們的清華故事。

  輝煌校史跌宕起伏,經世治國人才濟濟 世紀清華與民族共命運

  3月的清華大學,草坪微綠,百花待放。這座令中華學子十分嚮往的高等學府,已經走過了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即將在4月24日(清華將每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定為校慶日)迎來百年華誕。

  環球人物雜誌記者來到清華時,這裡到處瀰漫著節日般的氣氛。無論是在莊嚴雄偉的大禮堂,還是在典雅肅美的老式教學樓,迎接校慶的彩色標語和橫幅隨處可見。各個學院的宣傳欄上,都張貼著校慶活動時間表或倒計時牌,一名經濟管理學院的大四學生告訴記者:“我為自己是一名清華人而自豪,也為能親眼見證這一歷史時刻感到榮幸。”

  用“庚子賠款”建校

  100年春華秋實,100年薪火相傳,清華園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蘊含著一個故事、書寫著一段傳奇、鐫刻著一種精神。回顧百年崢嶸歲月,清華大學始終與民族共命運、與時代同進步。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于1911年建於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每年向美國派遣100名留學生。原因在於1900年(庚子年),八國聯軍佔領了北京紫禁城皇宮。第二年,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向西方聯軍賠款總額高達9.8億兩白銀,其中美國分得3200多萬兩。1904年,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承認賠款“實屬過多”,同意“退還”部分“額外”賠款,並要求退款必須為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之用,企圖從知識上和精神上“影響”未來的中國精英階層。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學校于1925年設立大學部,除留美預備班外,又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29年,留美預備班取消,第一屆大學生也剛好畢業,才有了嚴格意義上的清華大學。

  心繫國難,勵精辦學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清華和北大、南開三校南遷,先到長沙共同組建長沙臨時大學,後遷至昆明,改校名為“西南聯合大學”。在前後8年極其艱難的環境中,全體師生以“剛毅堅卓”為校訓,心繫國難,勵精辦學,“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方面均有傑出表現。

  抗戰勝利後,曾遭日寇蹂躪的清華園已是滿目瘡痍。清華師生以高昂的熱情投入到學校復建工作中去。解放戰爭時期,清華校園中的進步力量日益壯大,在中共清華地下黨的引導和影響下,組織了一系列愛國運動。

  新中國成立後,高等教育進行了一系列調整。清華由一所綜合性大學變為多科性工業大學,原有的文、理、法學院基本全部調整到他校,綜合實力受到一定影響。不過,清華還是克服重重困難,為新中國工業化建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建設者,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儘管“文革”期間,清華的正常秩序受到嚴重影響,教學、科研等工作幾乎陷於停頓狀態,但隨著動亂結束,尤其是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清華大學取得了飛速發展,逐步確立了“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辦學模式,目前已成為一所設有理、工、文、法、醫、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正向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昂首邁進。

  大師雲集,領導人輩出

  清華園裏走出了無數學者大師,還有眾多政治偉人,他們如同璀璨的明星,散落在清華大學綿延起伏的校史長河中,撫今追昔,令人感慨萬千。

  清華老校長梅貽琦曾説:“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水木清華,辦校伊始就人才濟濟。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為學校奠定了“中西相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的基調,潘光旦、朱自清、聞一多、吳晗、梁思成、金岳霖等赫赫有名的清華學子在這裡演繹傳奇人生,還有才子佳人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傳世愛情。

  在自然科學方面,清華培養的人才更是數不勝數,而且在各自領域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如鄧稼先、錢三強、楊振寧、李政道、竺可楨、高士其等等。梁啟超曾讚嘆道:“清華學子,薈中西之鴻儒,集四方之俊秀,為師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遊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這正是對這些棟樑之才的真實寫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大學,用一個世紀的滄桑和風采,築就了中華民族崛起的脊梁。新中國成立後,從清華大學走出的不僅有科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如“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周光召、火箭技術專家王永志等,還走出了許多政治領導人,擔任省部級以上職務的幹部就有300多位,其中國務院各部部長100余人,省委書記、省長80余人。他們在中國的政壇上大放異彩,也為母校清華續寫了更多佳話。

  胡錦濤、吳邦國、曾培炎等領導同志,因工作關係常回校看看

  3月27日,天氣格外晴朗。環球人物雜誌記者懷著崇敬之情,再次專程走訪了清華園。

  記者此次的目的地是清華的水利館,這裡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當年學習和工作的地方,那時叫水利工程系,如今叫水利電力工程系。清華人習慣把某某係的教學樓稱為某某館。水利館有兩個,一個是舊水利館,建於1933年,現在是水電係的實驗室;一個是新水利館,建於1955年,現在是教學樓。

  記者面前的新水利館坐落在清華大禮堂的左側,正在裝修,樓前堆放著很多建築材料。整座樓從空中看呈“工”字形,中間部分四層高,兩邊三層,紅磚紅瓦。進入樓內,看到大部分裝修已完工。每座教室大約五六十平方米,墻上有塊巨大的黑板,新瓷磚地面顯得非常光亮。

  樓上裝修一新,幾乎看不到一點舊時的模樣,但在一樓中央大廳裏,記者發現了一些搬不走的大型教學機械,從中仍不難看到水電係“往昔的一些影子”。

  “5字班”年齡最小的學生

  1959年9月,來自全國各地的2079名學子走進清華園,進入12個係的33個專業學習。其中,年僅16歲的胡錦濤被分在了水利工程系。

  由於這一屆學生在1965年畢業,因而被稱為“5字班”。

  包括胡錦濤在內的“5字班”的學生,應該算是“幸運的一屆”。因為他們前面避開了1957年的“反右”和1958年的“大躍進”,後面躲過了1966年開始的“文革”,得以完整地接受了6年制本科教育。

  這一屆還趕上了一位好校長。時任校長是我國著名教育家蔣南翔先生。據土木建築系1965年畢業的一位老同志回憶,當年蔣校長帶著一批清華學生在河北“蹲點”。一個下著大雪的午後,老校長把同學們叫到自己住處聊天,並諄諄教導説:“有一個口號説‘清華是培養紅色工程師的搖籃’,這句話是不全面的。應當説,我們不僅是培養紅色工程師的,我們也是培養黨和人民各項事業接班人的,包括將來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也將在你們當中産生。”

  胡錦濤和夫人劉永清當時是水利工程系同年級學生中年齡最小的兩位。他倆品學兼優,待人真誠,與同學們相處得十分融洽。在校期間,胡錦濤是出名的高材生,大學6年,除一門功課4分外,其餘全是滿分5分。

  胡錦濤不僅成績好,而且多才多藝。入學沒多久,他即被選入清華大學文工團舞蹈隊。清華每次重大文藝活動,都必然有他的身影。無線電電子系1965屆畢業生靳東明,也是文工團舞蹈隊的一員。據他回憶,“1960年暑假後,文工團搬到16宿舍。各隊和各係一樣,配備政治輔導員,單獨成立黨團組織。”胡錦濤就是他們舞蹈隊的團支部書記。

  文工團要求很嚴,平時照常上課,隊員一定要品學兼優、素質全面。“如果在文工團期間有功課為3分,學校會要求學生回班,以保證學業。幾年下來,我們‘5字班’在舞蹈隊集中住宿的幾個人學習成績都比較好。”靳東明説,“隊員們每天早晨在16宿舍門口的小路上練功。每次排練之後和演出之前,隊員都要喊一個口號叫‘戰鬥、勝利!’”由於學校對文工團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很緊,隊員們常常開會。“全隊集中到一個宿舍,上下床都擠滿了人,學習、討論、辯論。”

  清華舞蹈隊排演的,都是一些振奮精神、鼓舞鬥志的舞蹈。1964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週年,首都文藝工作者歷時2個月,創作排練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清華大學選派了100名學生參加,其中就有胡錦濤。在10月1日當天,胡錦濤又被選入清華大學遊行隊伍,參加首都各界群眾國慶大遊行。國慶節後,胡錦濤把參加《東方紅》排練和遊行的感受寫成一篇文章,題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毛澤東思想的頌歌工人農民戰士學生座談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發表在1964年10月6日的《人民日報》上。

  就是在這一年,胡錦濤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並擔任學生政治輔導員。蔣南翔校長從1953年開始就力推政治輔導員制度。他要求從政治覺悟高、學習成績好的高年級學生黨團員中挑選人才擔任該職務。這一制度建立10週年時,蔣南翔有感而發:“這是為國家培養黨政幹部的有效途徑,將來在清華的畢業生中會出現一批部長、省委書記、副總理。”歷史證明了蔣南翔的遠見。

  擔任政治輔導員後,胡錦濤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解決思想上的疑惑。為此,他推遲了畢業時間。1967年10月28日上午,他和1966屆的畢業生一道,在清華大學大禮堂參加了畢業分配誓師大會:“我們堅決響應毛主席的偉大號召,到基層去,到農村去,到工廠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最艱苦的地方去,和工農結合在一起,沾一身油污,滾一身泥巴,把自己改造成為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一代新人!”

  畢業後,胡錦濤被學校留在水利系參加科研工作。1968年,他走出清華,到位於甘肅的水電部劉家峽工程局參加了工作。

  清華園裏憶當年

  在甘肅,胡錦濤從一名技術員,成長為甘肅省建委副主任。此後,儘管職務不斷提升,肩上的擔子越挑越重,但他和清華大學老師、同學的距離並沒有拉遠。

  1984年5月24日,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錦濤回到母校,與當年水利工程系的畢業生座談。他結合自己的經歷,鼓勵大學生們“順應時代潮流,做推動社會前進的促進派”,勉勵他們“處理好國家和個人的關係,投身實踐,把自己鍛鍊成黨和國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2001年3月,在清華大學校慶90週年前夕,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在中南海聽取了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等人關於學校工作的彙報。他希望清華總結辦學的優良傳統和經驗,培養更多的治學、興業、治國的優秀人才,為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作出貢獻。這一年的4月29日,胡錦濤陪同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等領導同志,來到清華大學,出席建校90週年慶祝大會,並參觀了清華科研成果展。在新水利館二樓,胡錦濤還與當年的同學們座談,回憶那些難忘的歲月。

  2002年2月22日上午,胡錦濤陪同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布希到清華大學發表演講。在清華主樓大廳,胡錦濤先發表講話,向布希等介紹了自己的母校及校訓:“清華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享譽中外的學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清華學子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奮鬥不止……”在講話的最後,胡錦濤強調:“青年是國家的希望、世界的未來,希望中美兩國青年能夠推動中美友好關係的發展,加強交流,增進友誼,互相學習,促進世界和平和經濟的發展。”

  這一年是清華水利工程系建係50週年。在校慶前夕,胡錦濤和水利工程系1965屆校友一道,向母校捐贈了一座名為“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雕塑。如今,這座雕塑就坐落在新水利館門前。

  2002年歲末,剛剛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不久的胡錦濤,在臺盟中央走訪時,見到了臺盟中央名譽副主席陳仲頤。他緊緊地握住陳仲頤的手,對大家説:“我在清華大學水利系學習時,上過陳老師的課。”師生情誼溢於言表。

  2008年5月10日,在訪問日本期間,國家主席胡錦濤等驅車前往松下電器公司參觀。在會見來自清華大學的松下獎學金獲得者時,胡錦濤熱情地稱其為“我的學友”,然後還説起自己的女兒也曾就讀清華大學。他還發表講話鼓勵青年學子們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將來為祖國作出更大貢獻。

  “做輔導員不吃虧!”

  和胡錦濤一樣,還有許多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國家領導人,如吳邦國、曾培炎、彭珮雲等,他們也有不少機會回到清華大學,或參加外事活動,或視察校園、指導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曾于1960年到1967年在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現為電子工程系)就讀。

  2011年3月7日一早,吳邦國走進當年學習和工作的地方位於東主樓北門外的電子工程系舊館。見到守候在這裡的張克潛老教授,吳邦國迎上前去,緊緊握住他的手。走進係館,站在中國無線電電子學事業奠基者、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創始人之一孟昭英的塑像前,吳邦國感慨地回憶道,當年孟先生雖然被打成“右派”,但是大家對他很佩服,這麼大一位教授,實際動手能力也特別強,連燒玻璃之類的工作都很擅長,總是親力親為。

  如今,當年的電子系已搬進了新的係館偉清樓。樓前“熱烈歡迎吳邦國學長回係視察”的紅色橫幅迎風飄揚,老中青幾代電子系師生在大門兩邊夾道歡迎。吳邦國頻頻合掌致意,與圍在身旁的老師、同學們一一握手。在這裡,吳邦國終於見到了惦念已久的恩師吳佑壽院士,還有曾與他一同做過學生政治輔導員的丁曉青教授。故人相見,分外親切。在偉清樓門口,吳邦國與電子系師生合影留念。他説,能回到自己原來學習和生活過的地方,看到很多老師、當年做輔導員時曾輔導過的同學和現在的學生,看到86歲高齡的吳佑壽院士身體還是那麼健康,整個電子系也呈現出奮發向上、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感到非常高興。

  隨後,吳邦國走進清華大學老圖書館閱覽室,安靜的閱覽室立刻沸騰了。同學們紛紛站起身來,對仰慕已久的老學長報以陣陣熱烈的掌聲。吳邦國看到一名女生正在讀航太航空方面的書時,讚嘆説,中國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有14位是清華的校友,清華人在國防軍工各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老學長,他還問了同學們一個問題:“現在來圖書館上自習是否還提前搶位置?”同學們告訴他:“是,每天很早來到圖書館,座位就已經基本滿了。”吳邦國滿意地點點頭,他説:“這就是清華的學風。清華一直保持著這樣一個傳統,具有很好的讀書環境,正是如此才培養出了這麼多的優秀人才。”

  一名正在讀研的同學希望從老學長那裏了解一下輔導員的工作。吳邦國風趣地説:“做輔導員不吃虧!”他告訴這位同學,做輔導員工作可以密切地和學生們聯繫,他和過去帶過的學生們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至今仍然保持著聯繫。更重要的是,做輔導員的經歷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對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學會與人、與社會打交道,對一生的成長都很有用。

  在視察的最後,吳邦國説,“我是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和校友的雙重身份來到清華的。作為校友,在百年校慶前夕回到母校,見到老師、同學和年輕一代的清華學子,感到非常高興;而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來到清華,既對清華的百年校慶表示衷心祝賀,同時也對清華師生寄予很高的期望……衷心祝願清華大學發展得更好更快,為中國實現從大國走向強國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也曾就讀于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1962年畢業,是吳邦國的師兄。2000年6月7日,國家確定西部大開發戰略後,曾培炎應邀回到母校給老師、同學做報告,他説:“在清華校風、學風熏陶下培養起來的治學之道、為人之道,奠定了我一生做人、做事的基礎。無論在哪個時代,清華的師生都是將個人的價值與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現在,同學們要參加到西部大開發中來,這個精神值得鼓勵……”曾培炎還多次回清華大學視察工作,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3月24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彭珮雲,194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曾留校擔任清華大學黨總支書記。2009年4月28日,她回校參加98週年校慶時回憶説:“我1947年來到清華學習,當時我是地下黨支部書記、地下黨總支委員。之所以選擇社會學,是因為我有志於解決社會問題。我一直在實踐中學習和理解社會,最開始組織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後來參加工作,也一直懷有解決社會問題的信念,在工作中追求社會學的實踐精神。”

  朱鎔基、華建敏、周培源等領導同志,從昔日的清華學子成為清華導師難忘母校課堂

  在清華園中,他們曾是青年學子,吸納知識,砥礪人格,終於成為經世治國之才。但心中難以割捨的“清華情結”,吸引著他們回到母校,擔當起“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成了清華大學的老師。其中,最受人關注的就是朱鎔基、華建敏等人。

  班上的“業務尖子”

  1947年,年僅19歲的湖南伢子朱鎔基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就讀于電機係電機製造專業。在當時報考清華大學的眾多湖南籍學生中,他的考分最高,平均成績在80分以上,一進校就拿到了獎學金。

  因為喜愛文科,英語又好,朱鎔基剛進清華時“老想著轉係”,不過沒轉成,這也促使他下決心在工科埋頭鑽研起來。朱鎔基的同窗好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回憶説,朱鎔基學習很用功。當時,電機係的功課在全校是最難的,他卻應付自如,是班上的“業務尖子”之一,當過“課代表”。他待人誠摯,在同學中很有威信。

  朱鎔基非常熱愛文學。郭道暉記得,1948年的一天,他偶然從北平一家報紙副刊上讀到一篇署名“容基”的文章,作者正是朱鎔基。“那篇優美的散文題為《談愛與憎》,文中援引了高爾基的小説《母親》、曹禺的話劇《北京人》和托爾斯泰小説《復活》中論愛的格言,可以看出他當時的文學根底和志趣。”因為寫得一手好文章,朱鎔基還常開玩笑説,自己做官是“誤入歧途”。

  在清華園裏,朱鎔基結識了一群大師級的教授,每次回想起當年的情景,都感覺值得回味。“朱(自清)先生為人廉潔、謙虛。我清楚地記得他在同方部(清華大學小禮堂編者注)講話的樣子,音容宛然。”“我們很喜歡去張奚若先生家裏,坐在地上,聽他縱論天下,大罵國民黨。”1992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鎔基在參加電機係60週年院係慶祝會時,題寫了“為學與為人”的贈言。

  學習之餘,朱鎔基癡迷唱戲,曾在清華京劇隊當過票友。巧的是,清華電機係58屆畢業的師妹、後來與他結為伉儷的勞安也唱得一口好戲。朱鎔基的孩子也都和清華有緣。朱鎔基曾在同學聚會上説:“勞安在清華就讀時,在校醫院生下了我們的第一個孩子女兒燕來;勞安在進行畢業論文答辯時,肚子里正懷著第二個孩子兒子云來。”

  學生運動的旗手

  清華園不僅是朱鎔基收穫知識與愛情的地方,更是他增強能力、樹立信仰的地方。1999年3月,以“人權衛士”自居的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訪問中國時,朱鎔基對她説:“我參加爭取和保障人權運動的歷史比你早得多。”他説的事,就發生在他上清華時。

  1948年4月,由於南京國民政府發動內戰,物價飛漲,民生凋敝,北平各校掀起了“反饑餓、反迫害”的“四月學運”風暴,清華等校的師生員工舉行了連續半個月的罷課。為保護校園安全,清華的學生們成立了“護校糾察隊”,朱鎔基是隊員之一,和郭道暉等人一起夜間輪流值班,拿著棍棒守護校園。

  1948年秋,清華大學的十來位湖南籍同學自願組成了一個“過共産主義生活”的小集體“明齋117室生活小組”。朱鎔基積極參與進來,並很快成為組織的骨幹之一。小組生活的內容是組織讀書會,學習從解放區傳來的文件和馬克思主義理論,還辦了一份油印報《曉露》。朱鎔基負責撰稿、發消息,還因為字寫得工整漂亮幫著刻蠟板。在《曉露》上,他和清華的同學們發表過吳晗、張奚若教授為青年所寫的文章,還撰寫了《歷史的道路》等文章,回顧“五四”以來的學生運動,以及清華、北大校園裏的民主生活和爭人權爭自由的鬥爭,還用紅油墨印出毛澤東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新民主主義論》等書,供全校同學學習,在讀者中名聲大噪。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打響。據當時的電機係黨支部書記李叔平回憶,朱鎔基是支部裏第一個自願報名參軍的人。他作為班長,代表本班同學在全校大會上作了慷慨激昂的發言,還援引蘇聯小説《恐懼與無畏》中的情節,説明勇敢是可以鍛鍊出來的,為了保衛祖國,革命青年應當不怕犧牲,無所畏懼,抵抗美國的侵略。後來,黨組織考慮到工作需要,沒有批准他參軍,並於1951年1月推薦朱鎔基擔任學生會主席。

  當時正值抗美援朝期間,朱鎔基不但要指揮、開動龐大的“學生會機器”,還要隨時在大禮堂召開全體學生大會,發表演講,動員和組織同學積極參加活動。他組織全校同學參加“五一”大遊行,聲援浴血奮戰的志願軍將士;動員同學踴躍參加捐獻運動;還同清華大學的校委會與青年團聯合製定了“全校愛國公約”等。後來,朱鎔基任上海市長、市委書記時,有人誇他組織能力強、口才好,他説:“這是在清華當學生會主席時鍛鍊出來的。”

  1951年,朱鎔基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他一直十分珍惜在清華的同窗情誼,他所在的51屆電機係,確實也是英才輩出,光院士就有4位。朱鎔基曾在多個場合提到這個集體的優秀,並深深為之自豪。清華這片沃土,是朱鎔基厚積薄發、成為棟樑之才的根基。飲水思源,朱鎔基在母校建校80週年的時候寫下“水木清華,春風化雨,教我育我,終身不忘”的詞句。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