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國家氣候中心專家解析近期南方強降水頻現原因

時間:2010-05-18 13: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4月29日至5月17日,中國南方地區出現4次大範圍強降水天氣過程。中國湖南、廣東等11個省區遭受不同程度暴雨洪澇災害,局地還發生了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分析近期中國南方強降水的氣候成因,國家氣候中心專家17日表示,主要是由於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來自熱帶海洋的暖濕氣流異常強盛。 

 

  4月底以來,中國南方地區多次出現強降雨過程,具有過程頻繁、雨量大、短時強度高、極端性強、影響範圍廣、致災重的特點。湖南、廣東等11個省(市、區)遭受不同程度暴雨洪澇災害,局地還發生了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

  分析近期中國南方強降水的氣候成因,國家氣候中心專家認為,首先,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2009年至2010年歐亞地區秋冬季積雪異常偏多,極地冷空氣南擴明顯異常,導致去冬今春中高緯地區冷空氣異常活躍,不斷南下影響我國,且冷空氣路徑偏東。5月以來冷空氣活動依然頻繁,尤其是5月3-7日,中國從北至南受到一次明顯的冷空氣活動的影響。

  其次,來自熱帶海洋的暖濕氣流異常強盛。2009年6月以來,熱帶太平洋發生了明顯的厄爾尼諾事件,並於2009年12月發展到峰值,根據峰值特徵確定為中部型厄爾尼諾事件,峰值強度列1951年以來已發生厄爾尼諾事件的第4位。受本次厄爾尼諾事件的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總體偏強且西伸明顯,因此不斷有暖濕氣流從西北太平洋地區向我國中東部地區輸送,並與來自中高緯地區的冷空氣交匯,造成中國中東部地區降水偏多。

  此外,進入5月以來索馬利亞越赤道氣流開始建立,使得由南半球越過赤道並轉向經過孟加拉灣、中南半島向中國南方的西南水汽輸送加強。來自熱帶海洋的暖濕氣流水汽向中國南方輸送,與南下的冷空氣主要在我國江南至華南地區交匯,對流旺盛,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強,形成強降水。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