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高鋼:網路數字技術應以滿足人的資訊需求為核心

時間:2011-11-21 15:38   來源:人民網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高鋼

  在全黨全國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之際,以“推動網路媒體新跨越 促進網路文化大繁榮”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網路媒體論壇今日在武漢隆重開幕。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高鋼出席論壇併發表題為“網際網路推進的資訊創造與資訊共用的社會意義”演講。演講內容全文如下:

  網際網路在中國投入公共服務已經16年。今天,網際網路已成為中國社會運作的基礎設施,網路資訊傳播向著各個區域、各個領域、各個群體擴張滲透;多媒體資訊的和諧整合形成強大的傳播能量;豐富的資訊數據庫成為各種資訊服務的基礎支撐;資訊接受者和使用者同時加入了資訊的傳播與創造;資訊産業的生産線正在向著廣闊的外部産業延展從而推動著資訊生産總體模式的變革;物質世界正在因人類賦予的資訊表述能力而參與人和人之間的資訊交換……這些人類資訊傳播史上未曾出現過的現象已成趨勢,資訊生産的總量與日劇增,資訊交流的障礙日漸突破,資訊使用的效率日益提高。人類個體生命的需求潛能和創造潛能正在被日益深刻地開掘出來。

  今天,我們在體驗著網際網路提供的豐富的服務性功能之際,深切感到,網際網路資訊技術比人類歷史上的任何科學發明都更加廣泛、更加深入地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各個環節和各個時段。

  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正在告別早期公共資訊傳播與私人資訊傳播的初始形態,完成著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多元、從初級到高級的歷史演進,釋放著它推進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發生變革的巨大潛能。

  網際網路不僅是偉大的技術革命者,而且是偉大的社會變革的推動者。

  影響未來網路資訊傳播形態與模式改變的技術是多元的。從已經有的網路技術的社會應用趨勢來看,直接影響資訊傳播形態與模式改變的三大技術已經日益顯現。

  一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它拓展著資訊傳播的自由時空,使得人類之間的資訊交流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得以實現。

  移動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突破著有線網際網路的設施局限,將各個國度各個地區特別是固定網路難以達及的偏遠地區的越來越多的人群網羅到一個統一的網路世界之中。從而推動著人與資訊之間的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人與物質世界的連接。使得資訊傳播得以在全天候、全地域、全時段、全人群中得以實現。

  二是智慧便攜終端的發展,它提供了網路資訊技術多元社會應用的個人平臺。

  各種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以及便攜電腦已經大量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人們常用的資訊設備。這種能夠與移動網際網路連接,具有複雜資訊處理能力,擁有開放作業系統和擴展功能,可以使用多元應用程式的智慧終端,極大地改變著資訊獲取和資訊傳播的結構模式。

  這些與網際網路直接聯接的便攜智慧終端,已經實現了多媒體資訊的整合,借助這種智慧資訊終端,每個社會成員打造起全新的個人資訊的門戶平臺和多元社會關係的交往平臺,完成著個人資訊與公共資訊的集散,個人社會需求的表達與伸張,個人社會關係的擴展和維護,這些網路之上的便攜智慧終端正在把每個社會成員與網際網路的資訊海洋連接起來,與各個網路節點上的其他社會成員連接起來,與人類的文明世界連接起來,擴張著人們的感知時空,提供著人們實現其發展慾望的更大的可能性。

  三是雲計算服務的發展,它將極大推進人類的資訊共用、資源共用、服務共用,在滿足多元社會需求的同時,提高社會的運作效率。

  雲計算的最具革命性的理念在於:將網路連接起來的浩大的數據資源、計算資源、服務資源、設施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協調,形成一個內容豐富、能量強大的資源服務體系,按照社會和用戶的需求進行分配和提供。

  今天,雲計算這種全新的網路電腦技術應用趨勢正在被世界頂級IT企業推進著。針對各種社會應用和專業應用的雲計算服務體系已經日益廣泛地進入了社會服務和商業運作的過程。

  雲計算一方面開掘著網際網路資訊資源的廣度和深度,一方面提高著網際網路資訊使用的社會效率。隨著網路技術的日前廣泛和深入的社會應用,特別是隨著已經呈現端倪的物聯網技術的社會應用,雲計算將日前顯示出它的重大作用和深刻意義,

  移動網際網路、便攜智慧終端、雲計算這三大核心技術最終將形成千姿百態的資訊服務,改變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資訊交流的模式與樣態,從而使公共資訊的提供方式,社會關係的經營方式,社會結構的演進方式發生重大改變。

  在這三大技術的共同作用之下,網路技術平臺的融合絕不止是資訊傳播渠道的合併和相容,網路資訊的共用也絕不止是個體單元的資訊獲取和資訊發佈,它們將是一個改變整個社會資訊創造方式、資訊加工方式、資訊獲取方式、資訊傳播方式、資訊使用方式和資訊經營方式的深刻的社會變革過程。

  網際網路資訊傳播的發展趨勢已經呈現出多元維度支撐的結構特徵:資訊的組合方式,具有時空的多元維度;資訊的採制方式,具有工具的多元維度;資訊的獲取方式,具有終端的多元維度;資訊的使用方式,具有目標的多元維度;資訊的生産方式,具有協作的多元維度。

  這種全新的資訊傳播結構,推動著資訊提供模式、資訊共用模式、資訊創造模式發生著深刻的改變。

  這些改變突出體現在以下方面:

  1、 網融合:資訊集散的全新物理結構呈現

  多元網路之間的融合貫通已成趨勢。網際網路、通訊網、廣電網日益融合,以此形成對人與資訊之間、人群與人群之間的全新的資訊傳輸體系。

  儘管中國的三網融合一波三折困難重重,但是這一趨勢在公眾需求、技術發展和國家意志的推進下已經不可阻擋。

  多網融合的進程將擴大網路覆蓋的範圍,降低網路應用的成本,提高網路應用的品質和效率。

  2、 微傳播:資訊集散的全新基礎單元生成

  微傳播已經開啟了網路資訊傳播的“核裂變”時代。每個人進行公共傳播的能量被開掘出來,這種個體資訊單元的傳播能量經由網際網路連接形成的超越時空局限的網路結構急劇放大。隨著各種資訊終端的普及應用,在民眾需求和市場目標的綜合作用之下,Web2.0技術日益深入地完成著傳統資訊傳播形態下各種資訊專權和特權的分解,推進著基於每個社會成員的資訊創造、資訊傳播、資訊管理和資訊經營的大趨勢。

  基於每個社會成員的微資訊單元正在形成網路資訊傳播的新結構、新方式、新能量。

  3、泛關聯:資訊集散的全新社會能量開啟

  整個網路資訊傳播正在推進著新的社會關聯結構的形成。隨著微傳播單元的數量激增,人們在網際網路上已經超越著時空位置和文化背景,進行著新的社會關係的編織。

  在網際網路上社會關係的營造、維繫、整合、放大的過程,其成本在急劇降低,內涵在日益豐富,效率在極大提升。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聯過程顯示出以下突出特徵:

  1、 每個社會成員社會關係的營造正在不斷超越時空局限,極大擴張著個體社會單元的社會關係的豐富性和深刻度。

  2、 每個社會成員各自的關係群落相互連接,隨時隨地産生著群落輻射群落的立體影響效應。

  3、 網路社會關聯的能量正在以各種方式轉換為現實社會運作的能量。

  4、大協作:資訊集散的全新創造模式形成。

  人類是基於理性主導下的創造活動滿足自身日益增長的物質與精神需求的物種。有序組織基礎上的協作是人類從事大規模文明創造活動的基本形式。這種協作在網際網路連接的世界中,已經有了全新的樣態,它的規模更為浩大,進程更為順暢,效率更加顯著。

  融合性網路技術平臺不僅為基於每個社會成員的智慧創造架設了傳輸平臺,更重要是將提供強大的資訊整合結構,強大的資訊吸納和資訊整合技術將把網路世界各個時空零散狀態的資訊片斷整合為宏大而有序的資訊體系。

  以維基(Wiki)技術為例,它已經讓我們看到人類從事文化創造的全新模式:設定宏大的目標,通過網際協作,將每個生命的創造能量聚集到同一系統的運作中,組織大規模的創造將這一目標不斷完善、不斷實現,其整個創造過程為全社會共用。

  10年前,維基百科聲稱要用全人類使用的語言撰寫“全世界知識總和”的時候,在人們看來似乎還是一個幻想。時至今日,維基百科,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上最大的資料來源網站之一。目前在276種的獨立語言版本中,超過1800萬篇詞條。總登記用戶也超越2650萬人,而編輯次數超越10億次。

  截至2011年6月,共有360453篇條目以中文撰寫。每天有數十萬的網民作出數十萬次的編輯,並創建出數千篇新的詞條。

  中國人在自己的維基平臺上進行的文化創造更為可觀。2005年7月,由潘海東博士主持創辦的互動百科(www.hudong.com)網站面世,到2011年4月,互動百科已經形成擁有524萬個詞條、54.1億個文字、570萬張圖片和337萬註冊用戶的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

  目睹網際網路上千姿百態的智慧創造産物和智慧創造過程,我們看到:

  基於個體生命的創造蘊藏著無限潛能,當網際網路技術平臺把獨立的個體生命的創造元素聚集到具有社會共識價值的公共創造過程之中的時候,這個創造過程就贏得了無限發展的可能與動力。

  網際網路提供的人類智慧創造的平臺正在不斷突破人類已有的創造與協作的邊界,從而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改變社會的存在方式與運作方式,釋放它推進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發生變革的巨大潛能。

  今天的網路數字技術正在以滿足人的資訊需求為核心目標,以擴張個人的資訊交流能力和強化社會的資訊關聯能力為主要途徑,全面調整著網際網路的資訊創造機制、資訊獲取機制、資訊整合機制,和資訊使用機制。

  網際網路平臺所承載的資訊採集技術、資訊導航技術,資訊整合技術,資訊詮釋技術,資訊控制技術正在不斷突破著人們獲取資訊、傳播資訊、分析資訊和使用資訊的時空限制,正在把資訊創造與資訊使用的自由越來越多地給予每個人、每個群體、每個民族、正在推進著人類文明創造與發展的全新進程。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