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利比亞局勢剖析:卡扎菲還剩多少家當?

時間:2011-03-20 16:38   來源:中青網

  利比亞持續近一個月的局勢動蕩逐步向一場內戰演變,忠於卡扎菲的部分軍隊與反政府武裝在多條戰線上反覆進行拉鋸戰,雙方軍事實力對比究竟如何?

資料圖:利比亞政府軍M84主戰坦克駛上街頭執勤。

卡扎菲來到利比亞國家電視臺的視頻截圖照片。新華社\路透社

  外媒:白宮糾結是否對卡扎菲動武

  卡扎菲還剩多少家當?

  1951年利比亞獨立後,地方武裝重組為利比亞皇家陸軍。18年後,經過一場軍事政變,上校卡扎菲率部推翻伊德里斯國王,從此大權獨攬。僅從人力資源上看,規定17歲以上男性公民應服義務兵役的利比亞具有百萬人級別的國防動員能力,然而出於眾所週知的原因,卡扎菲執政後對建立一支現代國防軍缺乏興趣,導致利比亞軍隊的正規化水準明顯落後於周邊國家,甚至沒有設立正式的國防部。

  在利比亞武裝力量中,陸軍居於絕對的主導地位。根據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2009年發佈的數據,利比亞陸軍的常備兵力為5萬人,義務兵與志願兵各佔一半,分散駐紮在全國15個軍區。

  在硬體方面,卡扎菲政權曾因其反美立場受到蘇聯青睞,後者提供的武器被用來裝備10個坦克營、10個機械化步兵營、18個普通步兵營、22個炮兵營以及6個特種作戰營。主要重裝備包括:2025輛坦克和幾乎同等數量的裝甲車、2421門各型火炮。其中,由卡扎菲小兒子哈米斯統帥的第32旅實力最強,被視為政府軍發起反撲的急先鋒。

  就某種意義而言,利比亞陸軍更類似部落武裝的聯合。傳統上,來自該國西部的黎波裏塔尼亞(Tripolitania)地區的三大部落——卡拉法(Qadhadhfa,卡扎菲出身的部落)、馬格拉哈(Maghraha)和瓦法拉(Warfalla)最受當局寵信。

  東部昔蘭尼加(Cyrenaica)地區的諸多部落對此素來不滿,造成東部民眾在此次動亂中率先起義。

  而在西南部的費讚(Fezzan)地區,由於當地人在衝突爆發後多采取觀望態度,局勢相對平靜;或許,這也是中國空軍運輸機選擇在賽卜哈(Sabha,位於費讚腹地)降落並完成撤離人員任務的原因。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