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卡扎菲獲勝將讓西方顏面掃地 美國要對利比亞出手

時間:2011-03-20 16:37   來源:環球時報

  “阿拉伯曆險記”需要代價

  西方輿論顯然不願接受這樣的失敗,要求迅速對卡扎菲採取行動的調子明顯佔據上風。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説,10天前,當卡扎菲被聚集在的黎波裏周圍的反對派包圍時,反抗的人潮似乎不可阻擋。但現在獨裁者正在反撲,並影響到其他國家。巴林也卸下溫和的偽裝,採取武力行動,並邀請沙特和阿聯酋部隊進駐。《金融時報》説, “阿拉伯之春”正遭遇到冬天的威脅,西方將為沒幫助利比亞反對派後悔。即便我們限制對利比亞出口,俄羅斯、中國和印度也會填補我們的空白和合同。

  也有一些議論更為謹慎。《華盛頓郵報》援引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會長哈斯的話説,軍事干預反而會使美國和歐洲惹火上身,卡扎菲不久即可完全恢復對全國的控制。德國《焦點》週刊説,沒有軍事介入,利比亞的“起義”將失敗。但報道同時提醒, “阿拉伯曆險記”的代價可能比在波斯尼亞和科索沃更高。

  17日,動蕩仍在中東多國持續。巴林逮捕6名反對派領袖。此前一天的“清場”行動造成5人死亡。在葉門,示威者與政府支援者發生衝突.至少20人受傷。法國17日譴責敘利亞對示威者使用暴力。

  英國《每日郵報》17日説,利比亞危機表明,西方國家的目標並不統一,對本國利益的著力點也未達成一致意見,而且美國的領袖作用也存在缺失。報道稱,自二戰之後,西方從未表現得像現在這樣軟弱和分裂。奧巴馬打著“是的,我們能”的旗號走入白宮,現在卻將其外交政策的立場設定在了“不,我們不能”。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