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防總秘書長:若旱情持續將轉移部分人口

時間:2010-04-01 08:02   來源:央視《面對面》

  央視《面對面》3月28日播出:《劉寧:抗旱救災》,柴靜獨家專訪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劉寧,以下為節目實錄:

  ●西南五省旱情繼續蔓延,旱情到底有多嚴重?

  記者:其實還沒有到最困難的時刻,是這樣嗎?

  嘉賓:還要做一個抗長旱的打算。

  ●不能讓一個群眾沒水喝,靠什麼來保障?

  記者:絕不能讓一名群眾沒水喝,您覺得這句話能保證嗎?

  嘉賓:我覺得應該採取果斷的措施,要堅決地保證。

  ●南北同旱的局面會不會發生,將給抗旱救災帶來怎樣的挑戰?

  記者:最大的挑戰會在什麼地方?

  嘉賓:當然對國家來説是最不希望出現的,但是它出現了,就要採取措施

  ●做好最壞的準備,國家還有哪些緊急預案?

  記者:雲南省現有所有的庫塘的蓄水將全部用完。假如真的出現這樣的狀況怎麼辦?

  嘉賓:人要因旱避災了,要把一些人員要轉移出來。

  記者:截止到今天為止,西南的旱災已經持續了將近六個月,接下來的旱情會怎樣發展?我們會碰到什麼困難?又該怎樣應對?今天《面對面》,我們專訪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

  這是廣西來賓市包村幹部在給山區飲水困難的村民送水(3月25日攝)。旱魔肆虐,乾渴蔓延。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給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和重慶五省區市人民生活和春耕生産帶來嚴重困難。

  災情發生後,西南旱區各級黨委和政府把抗旱救災作為當前重中之重的任務,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加強對抗旱救災工作的領導。五省區市黨政負責人行動迅速、深入一線組織指揮抗旱救災;採取各項有力措施,千方百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力保春耕生産有序進行,確保社會秩序穩定,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受災群眾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萬眾一心打響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攻堅戰。 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劉寧,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水利部副部長。

  曾任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總工程師,水利部總工程師

  嘉賓:這是一個全國的地圖,大家看到這塊紅的,這就是我們用顏色顯現的旱區,就是西南的旱區。

  記者:這是極旱是嗎?

  嘉賓:這個應該説是特大乾旱了,嚴重的乾旱了。你看昆明、雲南這一塊,貴州這一部分。這張圖可能最新的一個情況,原來在旱區還要大一點。

  記者:現在我們看實際上現在這部分,因為我看是輕旱,也可是向這邊有點蔓延,向湖南,包括廣東,是不是説現在旱情有點發展的趨勢?

  嘉賓:旱情現在應該説還在持續當中,2359萬人的人飲安全,因旱人飲安全,現在還存在困難。但是在西南五省,我剛才説的這個數是全國的,西南五省佔了80%,全國1.13億畝的耕地受旱,也是西南地區佔了85%。所以説主要還是在這一塊兒。

  記者:這兩天不是説重慶降水嗎?為什麼説從這個圖上來看的話,還是重旱呢?

  嘉賓:重慶降水是降在了部分地區,重慶的部分地區,比如説這一塊兒,還有四川的一部分,貴州的一部分,這一塊兒降了25到50毫米的降雨,但這個降雨應該説也還是不錯的,當然完全解決乾旱問題,也還不可能。

  2009年入秋以來,持續高溫少雨致雲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五省區市旱情加劇,給群眾生活、工農業生産造成了嚴重影響。

  嘉賓:旱情持續,到現在為止有將近半年的時間了,按照歷史上的降雨的情況分析,可能要到5月份才進入雨季。當然一些情況天氣的變化,還不可預測,還要做一個抗長旱的打算。

  記者:我們在媒體上甚至也看到有一個專家的預測,他説也有可能出現在5月雨季的時候不降水,這樣可能會造成連旱,會有這種可能性嗎?

  嘉賓:這種可能性也應該是有可能的。

  因為隨著氣候的變化,再加上實際上在中國的歷史上,也出現過幾年連旱的情況。

  記者:其實還沒有到最困難的時刻,是這樣嗎?

  嘉賓:已經很困難了。但是也許如果隨著旱情的發展還會更困難,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未雨綢繆,要事先做好用水的計劃。

  記者:我不知道您注沒注意,網上最近有一個照片,很多人都很關注,一個90多歲的老人,很辛酸,因為她每天要走24公里的路,去提水。也沒有路能夠讓水車運上去,所以就這些人如果説抗旱的時間長的話,肯定會比較難支援。

  嘉賓:這也是目前困難之一。由於旱期長,前期採取的措施,包括投入都很大。如果時間還要加長的話,我想無論人員的疲憊,包括物資的匱乏,包括前一段時間累積一些問題都會更嚴峻地顯現出來。

  記者:您現在最擔心什麼?

  嘉賓:我最擔心還是旱區老百姓的人員安全。

  面對持續發展的旱情,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中央有關部門緊急行動,目前,水利部已經向西南受旱五省區市下達中央預算內水利投資經費63.63億元, 中央與地方共投入綜合抗旱資金41.1億元。廣州、成都軍區和空軍、武警部隊積極參與抗旱,共出動官兵3萬人次,組織民兵預備役20萬人次參與抗旱。

  記者:如果現在這樣一個嚴峻的形勢,暫時得不到遏制的話,像溫總理所説的,絕不能讓一名群眾沒水喝,您覺得這句話能保證嗎?

  嘉賓:我覺得應該採取果斷的措施,要堅決地保證。你想想如果中國發展到今天還有老百姓因為喝不上水,或者説是不能讓老百姓在他最需要喝水,當然是可能在旱區,會發生飲水的困難,但是説讓他喝不上水,我覺得那就對不起老百姓了,因為我們現在從水利行業講要強調民生水利,國家來講,講的是以人為本,這是我們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利益所在。事實上建國以來,我們國家因為遭受乾旱死亡的人數幾乎就沒有,就已經沒有因為因旱而死亡,但是在解放前因旱死亡的人數那可是一點也不亞於因洪水而死亡的人數。

  甚至還要嚴重,連年乾旱,連年災荒,都知道闖關東這些事,但是解放以後也遭受了十七八次嚴重的乾旱,但是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説明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在發展,水利設施也得到了進一步地完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再加上這種互助。就像地震似的,採取一些省份支援,我們現在對西南的五省也準備採取這樣的措施。

  記者:怎麼支援?

  嘉賓:現在已經想請十個比較發達的省份,有能力的省份,要對口來支援西南,特別是重旱這幾個省。

  記者:但是我們不太了解,比如説地震時候的支援,你可以建災後的工程,可以給資金的援助,這種抗旱支援是指什麼?

  嘉賓:我們目前主要還是從水利的角度來説的,你比如説我們想請上海、江蘇、浙江這些省份能夠跟雲南採取對口的幫扶支援,看看雲南需要什麼樣的抗旱的物資,需要什麼樣的技術支援。比如説包括抗旱的設備,打井的技術,包括鑽井的一些設備等等,還有一些其他的物資支援。這些也是措施之一,也是我們國家的優越性所在。

  經過各方努力,目前西南地區1893萬因旱飲水困難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已經初步得到解決。其中利用水庫供水解決345萬人,通過拉水送水解決497萬人,通過實施應急調水解決210萬人,通過打井開采地下水解決94萬人,通過人背畜馱、尋找新水源等其他措施解決746萬人。

  記者:我們也看到很多地方不得不大量去開采地下水,這是不得不做的,因為這是要救命的水,不過也有人擔心説,如果説這樣的話,會不會造成地下水超量的開採呢?

  嘉賓:應急的水源取地下水,為了保證人飲安全,或者加人畜的飲水安全,這些水量我想還不至於導致像您所説的地下水超量開採,因為它畢竟是人飲這一塊兒。

  記者:從您的專業角度來説,這些水量是不足以造成太大威脅的,是嗎?

  嘉賓:至少目前還不至於,不會像我們華北平原地區地下水超採,那是因為取上來要進行灌溉,工業用水等等,大量的用水。保證現在的人飲安全,現在解困也就兩千多萬人口,他的飲水量還不至於。

  嘉賓:因旱人飲困難的人口合計,這裡邊區分了城鎮,學校、農村,這裡邊特別分出了山區和半山區。

  記者:為什麼呢?

  嘉賓:因為在西南地區,高山是比較多的,解決他的困難更為困難。

  記者:所以從裏面可以看得到,最集中的還是在山區。

  嘉賓:你看山區有974萬。

  記者:900多萬,明顯要比其他幾個區要高。

  記者:因此我們在前一段時間就採取了臨時解決飲水困難人口,採取了水庫供水,應急調水,打井,拉送水,還有其他的一些情況。

  水庫供水主要是解決哪部分人?

  嘉賓:在水庫周邊這些人口。

  記者:能夠有水的輸送條件。

  嘉賓:有一定的條件。另外在相對不太遠的地方,他可以從水庫里拉水。

  記者:山區半山區怎麼辦?

  嘉賓:就要送水,集中送水,現在一天送兩次水,三次水,老百姓在送水車這個地方再取水,所以這個就要應急地送水。再就是還有更遠的地方,有水源條件,還要打井,這個也是一項很重要的舉措。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