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頂新集團持續關懷災區學校永續愛心

時間:2011-06-01 10:55   來源:新浪網

  2008年汶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頂新集團迅速捐資1000萬元現金及産品屋子,在綿竹設立賑災熱食區區,並決定捐資3000萬為災區建設都江堰和綿竹的兩所學校。2009年學校落成交付,實際花費3800萬元,學校更名為頂新新建小學和綿竹頂新富新二小重建都江堰新建小學和綿竹富新二小。

  學生:"美麗的花朵"綻放美麗笑臉

  5月18日至20日,在地震過後地第三個"六一兒童節"來臨前夕,頂新文教基金理事長滕鴻年和集團工作人員帶著許多物資再次回訪學校,給孩子們帶來了六一節的禮物:餅乾,蛋糕,鉛筆和筆電。老師和學生與頂新集團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顯得十分熟稔,他們共同構築災後生活,雪中送炭的情誼讓彼此成了最親的親人。孩子們端正地坐在在嶄新的教室裏,胸前別著鮮艷的紅領巾,個個喜氣洋洋,接過禮物後都大聲説著感謝的話,還送上自己做的小禮物,剪紙、插畫、卡片等都是他們用稚嫩的雙手親手所作,讓人有一份沉甸甸的感動。歌聲、笑聲瀰漫在校園各個角落,這些"美麗的花朵"臉上綻開美麗的花,顯得非常開心,對著鏡頭一直微笑。

  "美麗的花朵"這5個字是2008年溫家寶總理到新建小學板房學校視察時寫在黑板上的。從此成為學校的座右銘。兩所新建的學校和這些倖存的孩子們,在災後受到了多方的援助和慰問,國家總理溫家寶多次來訪,海協會、國臺辦、海基會、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在學校重建過程中一直給予持續關注。海峽兩岸濃濃的愛心情意,凝聚在堅固美麗的校園中。

  這些孩子見慣了大人物和大明星,對大場面活動沒有絲毫羞怯。他們大方活潑,對著我們主動打招呼,問答起來也應付自如。相信正是外界的持續關懷讓這些災區人民如此之快走出陰影,面向新生活,重新構築未來的夢。

  學校:除了堅固,還有美麗

  走進都江堰頂新新建小學和綿竹頂新富新二小,記者看到,從2009年交付使用,到現在的兩年間,學校新種的植被已經鋪上綠色之衣,生機勃勃。這是學校的一項景觀工程,在環形主教學樓的區域,以中央大樹為圓點,種了很多植物,以滿足學生們在任何一個點上都能看到綠植。這是兩所學校的設計理念之一。

  都江堰頂新新建小學和綿竹頂新富新二小兩所學校的建設是一項 "交鑰匙"工程,從規劃設計,施工監理到後期的裝修維護,乃至教學設備的購買安裝,所有一切均有頂新集團負責完成,學校接過鑰匙即投入使用。學校由來自臺灣的著名設計師姚仁祿先生設計,首先在防洪抗震功能方面加以完善,兩校均按照8級抗震,9度設防的安全標準興建。建築213根柱基中有189根由原來的1.8米至2米加深至3.6至4.1米;基柱箍筋也加大密度,增加鋼筋和混凝土梁,學校建築獨立基礎都放置承載粒石層,這樣使學校堅如磐石,防震能力大大增強。除了能有效防震、防洪外,其設計理念尤其突出人文關懷,展現出空間人文之美,從人性化角度出發,考慮環境育人之溫情,達成最自然有效的生命環境教育。他們不僅把震毀的校舍重新蓋起來,援建過程中所投入的無線大愛與關懷,也將帶來新的教育契機。

  "都江堰的這所小學花費了2600萬,為什麼我們不用這些錢來建5所,8所?因為在地震中學校的不堪一擊已經告訴了我們,我們有責任來把學建設得固若金湯。" 滕鴻年理事長對記者説,"之所以要在學校校名上冠以頂新二字,不是説我們希望加,而是更能夠促使我們讓自己有了一份持續關懷的責任感。"

  頂新:持續關懷,不捨不棄

  頂新國際集團一直堅持"永續經營、回饋社會"理念,除了一如既往的堅持企業的良心外,還堅持為社會奉獻更多,承擔更多企業的社會責任。頂新自來大陸以來,始終堅持公益事業,歷年來,頂新投入到抗洪抗震、扶貧賑災、支助教育、推動文化體育、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等社會公益事業的費用達4億多人民幣。2010年11月,頂新公益基金會正式獲得民政部的批准而成立,從此,頂新的公益事業向更為深度和廣度方向拓展。頂新的公益事業堅持以教育工程、促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扶貧賑災為主導方向。特別是在教育工程方面,已先後在全國援助了27所中小學,頂新的持續關懷、留守兒童關懷等教育公益事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

  對於災區兩所學校的援助他們堅持始終如一,並不是簡單地捐款或是修建教室,而是持續關懷。對援助學校的支助是長期的,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遇到問題,頂新國際集團持續關懷辦公室都會全力給予支援與幫助。在軟體建設方面,對於小朋友們未來長期的發展,頂新投入了大量心血,成立"持續關懷辦公室",對師生持續關懷。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