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都江堰市頂新新建小學簡介

時間:2011-05-24 13:35   來源:中國網

  新建小學創建於1972年,是由當時地處梨園巷的“城關鎮(即今灌口鎮)工農兵小學”和白果巷小學、天乙街小學合併而成,並用白果巷小學對換了城關幼兒園後院的荒地,在荒地上新建了校舍,所以學校開課後就取名“新建小學”。

  1973年秋季學校開課,梨園巷工農兵小學、白果巷小學、天乙街小學全都合併過來,當時畢業班就達到6個,成為附近最大的小學。

  1987年學校由民辦轉為公辦,教師也由民師全部轉成公辦教師。

  1989年,都江堰市教育系統開展“普九”活動,決定在在新建小學兼辦聾啞學校。1989年9月中旬聾啞學校正式開學時,已有8名學生到學校報到。

  1993年,新建小學的聾啞班擴大到兩個,共有學生20多名,教師5人。

  1996年秋季,新建小學又開辦了一個弱智班,招收了6名學生來校就讀。

  2002年弱智班就發展到兩個班,加上原來的兩個聾啞班,特教班達到了4個班,共有學生60余人,並在學生中實行語言康復訓練。2003年,新建小學又推行融合教育,把特教班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調配到普教班裏,與正常孩子一起學習。

  基於以上特殊教育的成績,1996年都江堰市被評為全國特殊教育先進縣,1998年新建小學被評為巾幗建功先進單位,2003年被評為成都市殘疾人之家,2003年12月被評為“十五”期間特殊教育先進學校。

  1992年5月,新建小學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造藝術教育特色”的特色辦學、藝術教育興校的發展之路。

  1993年以來,新建小學先後被評為四滿意學校、都江堰市文明單位、校園文化建設示範校、德育示範校,成都市特色校園文化學校,1998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先進單位,校長鄧惠英也同時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2000年至2003年在年終考核中被評為一級二等學校,2003年又獲得了成都市殘疾人之家、成都市特殊教育先進單位及成都市書法教育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受到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和社會的廣泛讚譽,躋身於都江堰市名校行列。

  2008年5月12日,在“5.12”地震中,都江堰新建小學損毀嚴重。

  2009年9月1日,由頂新國際集團援建新校舍,原都江堰新建小學、都江堰紫東街小學的師生都遷到了這座新校園,更名為頂新新建小學。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