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永葆改革創新的膽識和勇氣

時間:2011-06-16 07:58   來源:新華網

  時下,各地正在進行基層黨組織換屆。作為改革基層黨內選舉制度探索,江蘇、廣東、重慶、四川等地積極試點鄉鎮黨委領導班子“公推直選”。與此同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教育文化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等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沒有改革創新,就沒有當今中國的輝煌成就。當“私家車”、出國旅遊等夢想變為現實,越來越多的人享受著現代化生活的快樂,億萬中國人真切地感受到:“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改革創新,貫穿于中國共産黨90年奮鬥歷程中。馬克思主義來到中國,開啟了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在中國革命、建設、發展中,時時處處離不開改革創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實行“一國兩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等,無不體現著中國共産黨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責任和擔當,也無不彰顯了中國共産黨人銳意改革、勇於創新的膽識與魄力。

  每一次改革,都意味著利益格局的調整;每一項創新,都面臨挫折失敗的考驗。沒有無私的品質,就可能患得患失,在利害權衡中避重就輕;沒有無畏的勇氣,就可能臨陣膽怯,在攻堅克難中畏縮不前。星星之火能夠燎原中華大地,社會主義能夠在一窮二白的中國落地生根、結出纍纍碩果,靠的正是中國共産黨一心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開新天的無私品質和無畏勇氣。

  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精髓,也是馬克思主義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新形勢下有新挑戰,新壓力中有新動力。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需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與時俱進地加強黨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社會管理創新,帶動全社會改革創新,最大限度地發揮全體人民勞動創造的活力與智慧,使黨的事業、國家發展保持盎然生機。

  堅持改革創新,目的是使黨的事業、國家建設永葆生機活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化改革、銳意創新,核心是要做到人民利益至上。無論哪個層面的改革、什麼領域的創新,都應當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堅持把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改革創新得到人民支援,成果由人民共用。

  實踐探索無止境,改革創新無窮期。從建黨90週年的新起點出發,以改革為動力,以創新為靈魂,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産黨一定能擔當新使命、應對新挑戰、創造新輝煌。(記者 黃冠)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劉志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