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共産黨黨員應如何正確處理“爭”與“讓”?

時間:2011-05-10 13:47   來源:人民日報

  6月30日,江西省井岡山市廈坪鎮基層黨員幹部在井岡紅旗雕塑下宣誓,重溫入黨誓詞。“七一”來臨之際,前來江西井岡山祭奠革命先烈的黨員幹部絡繹不絕。他們重溫入黨誓詞,學習井岡山精神,迎接黨的89歲生日。新華社記者 馬平攝

中共一大會址的外觀是典型的上海石庫門民居。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黨的生日即將到來。當此之際,每個黨員都不妨捫心自問,是否為黨的肌體貢獻了細胞的活力?如何為黨的使命更好地履職盡責?

  黨把黨員放到不同崗位上,就是為了讓我們在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之際豁得出來,在各自崗位上為黨和人民事業貢獻全部智慧和力量。正在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為黨員更好履職盡責指明瞭努力方向。每一名黨員,都應當以此為契機,在本職崗位上、平時工作中爭當優秀。同時,爭的另一面還有讓。那麼,爭什麼,讓什麼?該怎麼爭,怎麼讓?

  爭難事,讓易事。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中,有急難險重事、棘手事、麻煩事、吃力不討好的事、幹好無功幹不好有過的事、打基礎作配角當綠葉的事,皆屬難事,不好幹、難幹好,有的人不想幹、不願幹、不敢幹。也有輕巧事、方便事、簡單事、順當事、速見成效事、易出成績事,皆屬易事,好幹、易幹好,很多人都想幹、願幹、搶著幹。作為黨員,就應當爭難讓易,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如果拈輕怕重、挑肥揀瘦、畏難怕險、急功近利,工作就難有新局面、新進展,那黨員的價值和作用又在哪兒?

  爭奉獻,讓利益。奉獻,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在張揚個人利益的時代,黨員應當更多奉獻,謙讓利益。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黨員必須更多奉獻,攻堅克難。可以説,沒有奉獻,就難有成就。凡利必爭,就缺少團結。奉獻,當然意味著要犧牲時間、消耗精力、失去利益,卻也同時收穫充實、享受快樂、昇華情操。共産黨人就應當身體力行,甘於奉獻。凡事問回報、精算計、求索取,不是黨員該幹的事。

 

編輯:劉志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