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共産黨為什麼能吸引青年大學生

時間:2011-06-20 09: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據中組部公佈的數據:2009年全國發展新黨員297.1萬名,其中大學生118.5萬名,佔新黨員總數的38.5%。在廣大大學生心目中,加入中國共産黨已成為人生的重大選擇。黨對大學生有強大吸引力,已成為大學生成長的顯著特點。

  共産黨為什麼能吸引青年大學生?

  中國共産黨的奮鬥歷程和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是吸引大學生的根本基礎。黨的90年奮鬥歷程是一種強大的和持續的引導力量,光榮的傳統、歷史的偉業,時時轉化為現實的教育資源,感動和激勵著大學生。大學生成長中親身體驗的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更增強了黨的吸引力。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驗、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等現實,使大學生們由衷感到:“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標誌性事件,宣示了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地位與卓越能力,我們為生活在這個時代而驕傲和自豪。”從教育部今年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來看,89.6%的大學生對“黨的執政能力進一步加強”表示“非常樂觀”或“比較樂觀”。黨領導的中華民族振興的現實,奠定了“黨在我心中”的堅實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黨吸引大學生的真理之光。黨對大學生的吸引力,源於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先進性,源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理論魅力。如有的大學生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先進性,成為個人成長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使黨成為大學生探尋真理、實現價值的必然選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使黨的理論立足中國、引領潮流、貼近大學生實際,成為大學生追求進步的真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成為黨吸引大學生匯聚到黨旗下的真理之光。

  對大學生一直以來的重視、關心和信任,是黨吸引大學生的內在動力。黨對大學生一貫給與的高度重視、寄予的殷切期望、賦予的重大使命、提供的成長舞臺,得到大學生的高度認同、積極回應和衷心擁護。黨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國高校招生人數從1977年的27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657萬,滿足了廣大青年進入大學校園的願望。著力提高高等教育品質和人才培養品質的多項措施,獎學金、學生貸款、特殊困難補助等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民生工程”政策措施等,激發了大學生的感恩之情、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形成了黨吸引大學生的內在動力。

  對未來發展遠景的科學規劃,是黨吸引大學生的感召力量。黨中央作出的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強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對“十二五”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前景表示樂觀。有關調查顯示:98.1%的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一步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86.8%的學生對“本世紀頭二十年中國能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表示“非常樂觀”或“比較樂觀”。大學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更加堅定,據武漢大學等高校調查,2011年初有入黨意願的在校大學生達79.2%。擔當社會責任,把個人價值實現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潮流,成為黨吸引大學生的強大感召力量。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劉志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