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領導幹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容含糊

時間:2011-04-24 12:48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儘管執政環境複雜,但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全民共識,是領導幹部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旗幟鮮明的充足底氣

  在不久前召開的上海市紀委六次全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在談到幹部隊伍中的一些傾向性問題時指出,黨員領導幹部要贏得群眾信任,必須嚴於律己,必須從嚴治黨。他要求各級幹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其辭,在執行法律法規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不講條件,對幹部隊伍中違反原則的利益訴求不遷就照顧,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不漠然視之”。

  這一要求,引起了許多幹部的共鳴。近年來,隨著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紮實推進,人民群眾對幹部選拔、反腐倡廉等工作的滿意度不斷上升,對黨員幹部隊伍的總體評價不斷提高。但是,在幹部隊伍作風總體改善的同時,另一面的問題也必須引起各級領導者的高度警覺。例如,一些地方和部門的幹部隊伍渙散鬆懈,領導幹部黨性原則不強,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缺乏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在人民群眾中毫無威信可言,甚至被那些“意見領袖”牽著鼻子走,人云亦云、主動為其提供“陣地”;有些領導幹部尸位素餐、墨守成規,凡事難字當頭,遇到困難繞道走,繞不過去説説怪話、發發牢騷,矛盾越積越多、困難越積越大;還有些領導幹部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事不聞不問,對涉及自身利益的雞毛蒜皮卻不惜興師動眾,以致出現了在人員招聘、幹部選拔等工作中“你來我往”、“按蘿蔔設坑”、“官官相護”、“利益共謀”之類怪事。

  更需要引起足夠重視的是,有的領導幹部對社會上否定黨的領導,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主張西方的多黨制、全盤西化等錯誤思潮和言論警惕性不強,疏于防範,反應遲鈍,處理不及時,給這些錯誤思潮和言論留下傳播空間;還有的領導幹部政治紀律性不強,對中央路線方針政策挑肥揀瘦,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明拖暗抗,一味強調自己主政區域的特殊性,以“自我例外論”另搞一套,甚至公然與中央的規定反其道而行之,損害中央權威,破壞國家政令的統一與暢通。

  凡此種種,儘管大都屬於苗頭和傾向性問題,但都是腐蝕我黨肌體、敗壞黨的作風、損害幹群關係的消極腐敗現象,暴露出某些地方和部門治黨不嚴。“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些苗頭和傾向性問題,如果任其蔓延,必將危害黨的事業和生命。領導幹部在這些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面前絕不能含糊其辭。

  應該看到,我們現在是全球化、資訊化的開放環境中執政,尤其是在“自媒體時代”執政,人人都握有麥克風,人人既是資訊的接受者,同時也是資訊的傳播者。境內外的各種資訊交流實時便捷,各種思潮和言論借助新的資訊傳播工具和手段,傳播力、穿透力、發散性強。有益的、無益的、有害的資訊傳播和接受都比以前要快得多,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也比以前要多得多。隨著我國進入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加速期和社會矛盾的凸顯期,各種社會矛盾、階層矛盾客觀存在,相互交織,錯綜複雜。同時,儘管我們依法治國的理念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同,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自覺性也大為提高。但是,少數領導幹部的腐敗行為,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我們有時出現的行政失誤、執法失誤和司法紕漏,也給敵對勢力的惡毒攻擊、肆意抹黑留下了口實。

  同時,還應該看到,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的綜合國力已經躍上了一個大的臺階,絕大多數的人民群眾得到了發展的實惠,享受到了發展的成果,生活水準和品質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煥發出強大生機和活力。人心思定,人心思穩,人心思發展。這是社會主流民意。我們的執政資源也比以前要豐富得多,雄厚得多。因此,儘管執政環境複雜,還存在一些已知的或難以預知的風險隱患,但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全民共識,是領導幹部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的充足底氣。人民群眾也不樂見領導幹部在大是大非面前含糊其辭。

  領導幹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含糊其辭,首先就是要堅定黨性立場,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切不可被那些嘩眾取寵的“歪理邪説”所迷惑。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複雜因素增多。領導幹部尤其要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面對複雜情況時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多做爭取人心的工作;要善於在複雜環境下運用執政資源,講究執政藝術,通過爭取廣大群眾的支援擠壓和消除敵對勢力的活動空間。

  其次,要進一步改進作風,切實解決事關百姓利益的急事難事,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腐敗問題。對損害群眾利益或者視制度為兒戲大搞暗箱操作的幹部,必須堅決查處;對那些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幹部,經批評教育仍無改觀的,要及時予以調整。

  同時,要狠抓專項治理。那些已經司空見慣的“牛皮癬”似的消極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問題,必須集中精力、咬住不放,持之以恒加以攻堅,不達目的決不收兵。在治理過程中,要注意舉一反三研究制度漏洞,及時亡羊補牢。各種制度設計要依靠群眾,真正做到嚴密、好使、管用。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