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知識競賽輔導

時間:2011-04-24 12:32   來源:《北京日報》

  中國共産黨已經走過了90年不平凡的歷程。在這90年裏,我們黨肩負著中華民族的希望,緊緊依靠和緊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幹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古老的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我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黨的誕生與中國革命的新階段

  自1840年到中國共産黨誕生前的80年間,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中國人民曾經進行過多次不屈不撓的鬥爭,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但事實證明,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改良主義,舊式的農民戰爭,資産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其他種種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華民族期待著新的社會力量尋找先進理論,以開創新的革命道路。

  中華民族的希望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産黨的身上。1919年的“五四”運動造就了一批具有共産主義覺悟的骨幹,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工人階級也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這就為中國無産階級政黨的創建準備了幹部條件。1920年春,陳獨秀、李大釗等開始醞釀建黨,在共産國際的幫助下,先後在上海、北京、武漢、長沙、廣州、濟南等地建立了黨的早期組織。1921年7月,中國共産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以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為奮鬥目標的統一的無産階級政黨。中國共産黨登上中國政治舞臺後,中國革命進入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階段。1922年7月,黨召開了二大,制定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指明瞭中國革命的正確方向。在黨的領導下,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國出現了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群眾革命運動也開始發展起來。“二七”慘案後,工人運動暫時轉入低潮,使黨進一步提高了對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

  1923年6月,黨的三大在廣州召開,主要議題是討論共産黨員加入國民黨問題,決定共産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有共産黨員參加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通過的宣言草案對三民主義作了重新解釋,包含了新的內容和新的革命精神,後人稱之為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的政綱同中國共産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在基本原則方面是一致的,因而成為國共合作的共同綱領。國民黨一大事實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改組了國民黨,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隨後的一年多時間裏,在國共兩黨的共同努力下,創辦了黃埔軍校,建立了國民革命軍,統一併鞏固了廣州革命根據地,尤其是以“五卅”運動為標誌的工農運動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1927年4月,蔣介石公開發動反革命政變;7月汪精衛集團實行分共,國共合作破裂。大批共産黨員和革命群眾被屠殺。大革命遭受失敗。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