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梁柱:黨的理論創新重在全面理解與善於總結

時間:2011-04-24 13:4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今天上午,著名黨史專家、北京大學梁柱教授做客人民網理論頻道,以“建黨90年黨的理論創新”為題,與廣大網友進行線上交流,這是“建黨90週年理論系列訪談”的第一場。在紀念建黨90週年之際,如何學習好、運用好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將理論武裝化為物質力量?對此,梁柱表示,關鍵在於全面辯證地把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理論文獻,並加以貫徹落實、轉化運用;同時,也需要進一步總結經驗。

  貫徹落實、應用黨的方針政策的過程中,要善於全面分析。梁柱表説,我們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理論有了很大的發展,有了新的理論形態。但是,理論要變為實際,我們要學,學了就要用,如果不用,這個學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在貫徹裏面首先就是要全面理解我們黨的基本方針政策,這是非常明確的,是馬克思主義的要求。

  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我們是始終堅持黨和國家的基本制度的,可以説從黨的十三大到十七大都是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和多种經濟所有制共同發展,這是很好的。因為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是堅持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的保證。我們都知道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講到改革的時候一再説明,我們的改革是社會主義的改革,而不是資本主義的改革,我們的改革要堅持社會主義的兩個根本政策,兩個根本點,這是保證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鄧小平是深刻理解社會主義的。

  多种經濟形式共同發展。這是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出發的需要。我們生産力還很低下,中國有13億人,就業是很大問題,當今所有制是容納不了的,所以説在初級階段我們要糾正過去做的錯誤,搞單一的公有制,允許多种經濟發展,這是我們應該堅持的。堅持這個也不能否認這多年以來,包括領導幹部對我們黨的代表大會確定的基本方針,對鄧小平一再告誡的兩個根本原則有些淡忘了!有些人熱衷於在改制的名義下搞私有化,當然,國有企業能不能賣?可以。我們也不是並購別人的,不是不能賣,但是就是説公有制主體地位是不能動搖的,我們經濟發展的重點應該保證公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但是有些同志對這個沒有熱情,而是把經濟起飛的希望繼承在私有經濟上,這就違背了我們黨代表大會規定的基本經濟制度和經濟方針,我們在實踐裏要全面理解、全面貫徹。

  我們是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同時又是多種分配形式,包括資本分配、生産要素分配很多種。這些年由於各種原因,我們不能不看到出現的嚴重的兩極分化,貧富懸殊越來越大。我們不能培養懶漢,一定的差距是允許的,在哪個社會也不可避免的,但是貧富懸殊過大就會帶來社會不安定,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出現,除了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以外,更多是我們工作上、是我們所有制結構上的問題。

  所以,鄧小平晚年他退休以後心繫分配問題,短短時間裏講了6次。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講過,如果我們改革出現了兩極分化,我們改革面臨重大考驗。但是,無産階級革命家不回避問題,當現實出現問題的時候,鄧小平堅持了實事求是,敢於直面現實,提出兩極分化自然出現,他對於這個問題可以説是語重心長,憂心忡忡啊!他説這樣發展下去,我們就有可能落到資本主義去,這樣發展下去,我們就有可能引起許多人不滿意,這個革命就很可能是大動亂!所以他就提出要以一切的辦法和方案和一切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今天中央非常重視民生問題,要關心民生問題,我們重視社會建設的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關注民生問題。所以説,理論創新很大一個問題就是要全面理解、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防止片面,片面了就容易走向歧路。

  貫徹落實、應用黨的方針政策的過程中,要善於總結經驗。不是任何事情不允許你犯任何錯誤,這樣的人還沒有誕生過,錯誤是難免的,小錯誤很難避免,大錯誤我們要儘量避免,改革開放我們走的路子是對的,要沿著發展社會主義方向發展,即使是這樣,我們會不會有些挫折?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呢?這是難以避免的。所以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就一再強調了我們要總結經驗,要走一步總結一步,走一段回過來總結經驗,對了就堅持,錯了就改,他特別提出要擅于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我們在做的過程中的經驗要擅于總結。所以説,我們接受黨的光榮傳統,敢於接受真理,任何一個問題的出現,中國共産黨都有能力依靠人民群眾來解決它。所以,要總結經驗,同時也要在總結經驗中進一步完善我們的理論和方針政策。

  理論方針政策不是一時完成的,鄧小平就説過,我們改革開放這一套起碼要經過30、50年才能穩定下來,在這個過程裏面,都是不斷探索、不斷完善的過程,我們通過實踐經驗的總結,總結好的經驗,發現問題再加以解決,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我們理論和我們的方針政策,使得我們在前進道路上能夠克服困難、戰勝困難、完善自己發展自己。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