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我們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吹風會,今天大家看到我們請來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先生,特別請盧主任過來跟大家見面,介紹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與走向,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提問。出席今天吹風會的還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副主任程國強先生,因為今天是新聞吹風會,大家提問的機會和互動的機會比較多,甚至有記者朋友們可以提問兩次。現在,首先請盧主任介紹有關情況。
2011-09-28 09:25:17
盧中原:
各位新聞媒體界的同仁,大家好。我一會兒按照國新辦的安排,談談大家關心的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一些問題。
我先談十幾分鐘對一些比較關心問題的主要看法,給大家提供一些背景性的情況,然後請大家提問。
2011-09-28 09:55:18
盧中原:
一、經濟增長處於短期回調狀態,最近國際上爭論比較多的是中國會不會硬著陸,我們的研究證明中國經濟增長現在是放緩,是一種短期的回調。但是這個回調仍然處於正常的範圍,全年預計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仍然會在9%以上。什麼叫做正常範圍?經濟增長速度,應該在一個合理區間內上下波動,這個合理區間是由經濟體增長潛力決定的,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根據改革開放30年來平均增長速度推算,增長潛力大概在9-10%。
2011-09-28 09:57:23
盧中原:
30年來經濟波動區間比較合理的範圍應該在8-12%,宏觀調控主要通過財政金融、國家中長期規劃使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能夠大體穩定在這個合理的區間,圍繞著9-10%的趨勢線上下波動,只要不高於12%,不低於8%,我們認為這種波動都是正常的。中國經濟正在短期的回調,但是回調仍然在合理的區間,仍然圍繞著中國長期增長的趨勢線在小幅波動。所以,對硬著陸的擔心是不必要的。宏觀調控的目的,説老實話,就像一個熨斗一樣,熨平經濟增長的波幅,避免大起大落,突破合理區間的上限或者下限。
2011-09-28 09:58:31
盧中原:
另一個方面,中國經濟速度稍微放慢一些,是我們主動調控的結果,符合我們宏觀調控的意圖,我們希望經濟增長速度稍微慢一些,慢一些有利於控制物價總水準的上漲,有利於推動我們經濟結構的調整,減少能耗和排放。如果經濟增長速度很快,就非常容易造成過熱,過熱的時候誰還注意排放和節能呢?誰還把注意力放在結構調整上呢?所以我們希望速度慢一些,達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的目的,同時速度放慢一些,也有利於控制總需求,同時有利於控制物價上漲的壓力。
2011-09-28 09:59:54
盧中原:
中國經濟即使回落到9%或者略低於9%,在全世界仍然也是非常快的,據我了解,土耳其上半年達到10.6%,超過了中國,中國在世界上因為體量很大,所以只要能夠保持在9%左右的增速,就能對全世界經濟增長的復蘇起很重要的拉動作用。
2011-09-28 10:00:54
盧中原:
二、中國經濟增長將來會不會大幅度回調?我認為中國的經濟基本面可靠,另外支撐中國中長期增長的要素組合是比較優良的,但是成本上升的壓力越來越大,導致經濟增速會逐步放慢。因此,我們必須在轉型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來增強新的發展動力。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從需求來説,工業化、城市化都在快速增長,老百姓消費住房、消費汽車,這是新的消費熱點,持續活躍,新的區域增長極不斷涌現,市場規模迴旋餘地非常大,我們投資需求非常旺盛。從供給上講,過去大家知道我們資金長期緊缺,現在資金一點都不缺,比較寬裕,同時勞動力供給也比較充裕,大家説這種情況可能發生變化,但是未來五年我們仍然是勞動力供給充裕的時間。
2011-09-28 10:02:31
盧中原:
因此,有了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的巨大的要素組合優勢,中國可以在國際貿易中得到競爭的比較優勢。這是我們支撐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有利因素,基本面可靠。但是我們也看到,勞動力成本上升,地價上升,資源環境使用成本上升,人口老齡化不斷地明顯,這確實是我們傳統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在逐漸喪失。
2011-09-28 10:04:47
盧中原:
同時,東部沿海有一些發達省份,增速在幾年前已經開始放慢。由於他們的經濟體量比較大,他們增長速度放慢一定會拉動中國整體增長速度的逐步放慢,這一點是不可避免的。雖然中西部的經濟增長非常快,大大的超過了東部這些省份,但是因為他們的體量比較小。因此,儘管他們能夠延緩中國經濟放慢的進程,但是中國經濟增長放慢的總趨勢在未來是會越來越明顯的。大家可能會説,會在哪一年出現呢?根據我們中心專家的分析,大概在“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速度會比“十二五”放慢一些,以後還會逐步放慢,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們看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增強轉型的緊迫感,我們要看到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合理區間會縮小。這是非常理性的一種看法,我經常給中西部的領導們和企業家們講,我説一定要看到這種趨勢,儘管你們現在增長比東部快,但未來中國整體上一定會放慢,放慢了怎麼辦?我們要尋找新的動力,就要靠改革、結構優化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2011-09-28 10:05:45
盧中原:
三、解決中國發展中的問題,我們仍然需要保持適當快的速度。現在我們把速度一下子降的很低,確實也承受不起。但是我們不必過於在乎速度的放慢,速度放慢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通過結構優化進步和體制創新,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品質、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就是説,增長速度降低了,但是老百姓實際收入的增長並沒有降低,得到的實惠可能比速度快的時候更多,這也是需要我們努力的。因此,保持適當快的增長速度,是因為我們現在還處於發展階段,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我們還不可能像發達國家那樣3-4%的增長速度,經濟效益就很高,我們的速度高,效益才能出來。因此,如果速度大幅度的下跌,我們的利潤和經濟效益也會大幅度的下跌。如何改善民生呢?必須要靠效益提高,我們看到這是一個客觀的制約。
2011-09-28 10:07:42
盧中原:
儘管到2016年新增勞動力的供給會減少,但是在未來的五年,每年還有800-900萬新增勞動力就業,我們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增長速度的話,這麼多的就業是無法吸納的。前不久在歐盟介紹中國“十二五”規劃的時候,我説歐盟增長戰略提出叫“包容性增長”,我們中國“十二五”提出叫“就業優先的戰略”。如果我們要吸納這麼多的就業,我們要保持適度快的增長速度,這是中國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重大的挑戰。但是,我們又不能長期的維持那麼快的速度,所以我們要有一種平常心來看待速度的逐漸放慢,放慢沒有關係,如果放慢的同時能夠提高我們的品質、效益、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得到好處。在那個時候,如果經濟增長速度低了,不等於中國經濟發展不成功,如果增長的品質和效益提高了,協調性、可持續性和人民得的實惠都在提高和增加,我們速度放慢,這個經濟體的成長也是非常成功的,我們應該有這樣一種看待問題的視角。
2011-09-28 10:09:58
盧中原:
從最近幾年的努力情況來看,我們爭取達到這樣一種狀態,比如2010年農村每人平均純收入實際增長了11%,比城市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快3個百分點。因此,在2010年城鄉收入差距就縮小為3.23:1,比2006年3.28:1縮小了。而且勞動者報酬在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最近幾年上升了4個百分點,扭轉了過去初次分配當中,勞動者收入增長偏慢的狀態。但是總體上看,我們對收入分配狀況的改善幅度還不夠大,還不夠理想。因此,在“十二五”期間保持一種好的態勢,使人民群眾得實惠、收入分配狀況繼續改善的勢頭能夠鞏固、擴大,不要逆轉。
2011-09-28 10:14:09
盧中原:
四、客觀地看到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是很多的,有的是相當嚴峻的。我們歡迎國內國外各界,包括媒體界的同仁持客觀的批評和善意的提醒態度,歡迎批評、歡迎提醒,以幫助我們更加清醒的審視我們自己,來推動我們的轉型和改革。我們到底面臨哪些風險和挑戰呢?我理了理:第一,現在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在增加。世界經濟的復蘇又出現了波折,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出現了曲折,尤其是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始終影響全球經濟的一個重大變數。中國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確實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我認為這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2011-09-28 10:15:08
盧中原:
第二,國內的通脹壓力仍然很大。現在面臨的國內外的貨幣流動性偏多,同時輸入性通脹和國內成本上升的壓力長期存在。如果我們採取偏緊的貨幣政策,把國內的貨幣流動性管住的話,勞動力成本上升和國際上輸入的通脹壓力仍然是需要長期面對的一個問題。
第三,國內油荒和電荒仍然演化,表明瞭我們的改革是非常緊迫的,包括能源的供給體系和資源價格的改革等等都還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第四,小型、微型企業的經營環境趨緊,現在他們面臨最大的困難是成本上升,再加上融資困難,所以小型、微型企業面臨的生存和發展現在壓力很大。
2011-09-28 10:15:49
盧中原:
第五,中國結構轉型壓力加大,而且時不我待。經濟增長放慢一般是結構轉型的好時期,同時我們又面臨著國際上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産業革命的挑戰,如果我們不抓緊結構調整,可能就會落後。
第六,地方財政金融風險開始顯露,主要表現為地方債務和地方的融資平臺。現在中央政府正在採取一些措施加以規範、清理,力圖使地方政府債務得到有效地控制,使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能夠規範發展。不是説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一概要取消,關鍵是要建立一個良性的迴圈機制。此外,我們還有一些其他的具體問題,一會兒留給大家提問。
最後我要説一個看法,短期的宏觀調控需要繼續改進,但是我們考慮基調還是以穩為主,暫時不需要進行大的方向性的變動。中長期的改革和轉型是更需要加大份量的。根據研究預測,如果發展方式轉變比較順利,到2015年,在“十二五”末期間,中國的結構會比較合理,中國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強度都會達到主動承諾的目標。同時,增長速度也仍然可以保持比較快,城鄉人民群眾得到的實惠,我們以實際收入增幅表示,與經濟增長可以大體同步。如果增長、轉型力度不夠,那麼我們很可能達不到這樣的目標。所以短期宏觀調控基調可以保持不變,但是增加針對性、穩定性,中長期的結構調整和改革轉型還要加大力度。
2011-09-28 10:16:37
盧中原:
以上就是我向同仁們、各位先生、女士們報告的基本看法。下面歡迎記者朋友們提問。
2011-09-28 10:18:37
華清:
提問的時候,大家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1-09-28 10:19:02
中央電視臺記者:
一段時間以來,歐美經濟第二次探底的跡象已經開始顯現,而且新興經濟體也遭遇通脹的壓力,這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請您具體談一下,現在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另外,您覺得對中國經濟宏觀走勢會帶來什麼影響?第二,最近在很多渠道,比如在網路上看到溫州臺州的民營企業家因為資金鏈斷裂,很多人都逃走了,很多人都説這是貨幣政策從緊的結果,學界也呼籲要調整貨幣政策,您對此有何看法?
2011-09-28 10:19:13
盧中原:
我先從第二個問題回答。第二個問題,就是小型、微型企業經營環境趨緊,小型、微型企業更多的是民營企業,這種現象在溫州一帶出現,確實值得我們關注。我認為,目前小型、微型企業遇到的問題主要不是貨幣政策趨緊造成的,主要是因為金融體系、資本市場、銀行體系不適應民營經濟和小型、微型企業發展造成的。我們回想一下2009年採取了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在那個時候民營企業也是反映資金非常緊。現在採取趨緊貨幣政策採取,他們感到非常困難,關鍵是金融體系、銀行體系、資本市場體系不適應他們發展的需要。比如擔保、地方性貸款數額非常小的一些信貸需求,我們的銀行體系不夠完善,資本市場也還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我們希望在這方面加快改革,加快金融創新,在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風險的前提下,儘快滿足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和融資的需要。
第一個問題,關於歐美經濟出現反覆,經濟復蘇不夠順利,對中國今年的影響我個人認為不會産生太大的影響了,因為今年已經進入第四季度,儘管他們的復蘇會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和不穩定影響,但是更多的是表現在明年。比如如果美國的經濟繼續不景氣,美國可能實施量化寬鬆政策,或者是變相的量化寬鬆政策,國際上正在爭論這個問題,這個出臺可能會對中國經濟産生影響,主要表現在明年。對於今年來説,如果出現的話會有一個時間滯後。但是我們對這種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因素,要做好防範。我的感覺就是加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防範國際經濟環境出現大的波動。
謝謝。
2011-09-28 10:19:54
新華社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年初溫總理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了“穩物價、保增長、調結構”等目標,請您介紹一下相關的進展情況,最好是有關的經驗和不足,以及教訓方面。另外,針對您剛才講的問題,現在學界有一個爭論,在調整經濟結構的同時,一定要犧牲經濟增長速度嗎?第二,8月份CPI同比增長6.2%,有一定的回落,但是其中非食品因素對CPI貢獻率是4個百分點,這在以前很少見。今後非食品因素對CPI的影響會出現什麼?未來的通脹形勢會怎麼樣?謝謝。
2011-09-28 10:22:18
盧中原:
你這兩個問題還是第二個問題比較容易回答,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
當前中國經濟物價總水準逐步回落呈現出比較好的態勢,但是非食品價格在裏面起到的往上頂的作用開始顯現,這正如前面我給大家介紹的那樣,中國在中長期發展當中的成本上升,以及外部輸入因素對中國物價上漲的壓力會存在,儘管我們在短期的把貨幣、財政擴張因素緊住了,但是成本上升的壓力也還是存在的。非食品價格上漲對物價總水準的影響正是深層原因的體現。當然外部輸入因素也會産生影響,最近國際油價和大宗礦産品價格趨降,這對於我們來説是一個好消息,有利於非食品價格上漲壓力的減緩。但是在未來很難説,因為國際市場的波動,不確定性很大,我開始説過,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穩定性,始終是我們要面臨的挑戰。
食品價格將來會不會再次成為通脹的推高因素也是值得我們關注。因為根據我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的研究,現在有三類産品的價格容易上漲,一類就是勞動生産率增長較慢的農産品;二是不可貿易的,比如房地産,這沒有辦法通過國際貿易調節;三是資源類。這三類産品是物價上漲壓力比較大的。因此,我們要始終關注當前的食品價格壓力減緩,未來我們要謹防再次反彈,僅僅靠簡單的貨幣政策不夠,應對成本上漲和輸入性通脹壓力需要靠結構調整、財政政策,有時候還需要競爭政策來加以調節。
2011-09-28 10:23:01
盧中原:
關於第一個問題,因為綜合性比較強,時間又比較短,我很難充分展開。我們在這三個目標上,“控物價、保增長、調結構”中,控物價的目標我個人認為現在已經開始見到比較明顯的效果,根據年初的分析,我們始終認為7月份達到頂點,8月份開始回落,現在看來我們的預測是被證實的。但是現在仍然在高位,因此今年“穩物價”的任務仍然不可掉以輕心。“調結構”和“穩增長”是不是一對矛盾,在特定條件下是矛盾的,比如2009年我們為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那時候是第二位的。在經濟增長比較平穩,甚至是趨緩的時候,“調結構”應該是第一位的。因為這個時候需求不那麼過熱,優勝劣汰是好時機。因此,我們結構調整是有所進展,要抓住這個時機,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因為“十二五”第一年要使它有所見效,在後四年壓力就會減小。是不是調結構就要以速度的放慢為代價,就是必須犧牲速度,我個人認為速度如果超過剛才我給大家介紹的合理範圍,我們就必須犧牲掉,否則就談不上調結構。但是,如果在合理範圍之內,談不上犧牲,沒有什麼犧牲的問題。就是保持適度的合理增長,放緩沒有關係,我們抓緊這個時機,加大結構調整力度。
謝謝。
2011-09-28 10:26:51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
剛才談到GDP增長速度的問題,國外一直比較納悶,比如今年我們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十二五”把五年增長從7.5%放緩到7%,為了調整結構,但是回過頭來説,今年好像定了8%,我們可以理解今年8%,明年7.5%,後年是7%、6.5%。但是回頭看“十一五”計劃的執行,我大概忘記了第一年2006年是12%以上,2007年是14%以上,2008年金融危機來了,我們“保8”,最後是10%以上,我就想最後到底起什麼作用,如果説預測性的話就沒有所謂的“保8”,因為這個“保8”是政府動用所有的資源來“保8”。現在談經濟增長率,我們知道放緩下來肯定有利於調整結構,但是政府是不是想真的放緩呢?
第二,我們加入WTO已經10週年了,回顧這10年帶來了很多好處,壞處比我們想像的少,但是國外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看法,這兩天好像吳敬璉先生也提出改革放緩了,特別是國企,國家壟斷這塊。我看過“十一五”計劃,其中有25個目標,大概有5、6個數字目標都達到了,包括7.5%,非數字目標,包括改革有關的科學發展觀、改變生産方式,説實在的,多數沒有達到,包括改變貧富懸殊、改變過度依靠投資,很多問題並沒有完全轉變。請您回答這兩個問題。
2011-09-28 10:28:33
盧中原:
我們提出“十二五”規劃,五年規劃的目標還有年度經濟增長的目標,首先我要説明是預期目標,不是過去計劃經濟時期概念當中的指令性目標。預期性目標是一種吸收了社會學術界看法的一種預測,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走向、展望,具有前瞻性、指導性,就是大家提出這樣一個預期,不是指令,帶有引導性,能不能達到呢?不要求一定達到,預期的意思就是給大家一個奮鬥的目標、一個信心。比如2008年、2009年全世界非常悲觀的時候,中國提出“保8”,這種信心的感召力是平常提出的7%、8%完全不同的。它的作用在於它是一種預期,預期代表著一種信心。當然如果説把目標調低了,是不是信心就沒有了,也不是,因為我們希望比較低一些,實際增長肯定會高於它,這種預期也看到了實際情況。因此,當我們把預期目標定的相對低一些的時候,給速度膨脹的慾望適當的降一下溫,所以預期帶有這種導向性。
許多外國朋友也是這樣批評我們,説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説,中國的計劃都是失敗的,因為你的速度都超了,沒有達到你們的目標。所以我們要正確理解這個目標,這個目標是預期性、導向性的、資訊展示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不是説必須達到的。從這個目標理解我們就可以理解國家定的預期目標和實際目標的差距。我們也希望我們的速度能夠在合理的區間內,我剛才給大家報告過,因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還是很大的,你想把它強行壓到潛力之下,那也是一種不符合客觀實際的,政府不能強行的壓下去,也不能強行的拖上來,這就是我們所説的問題。
2011-09-28 10:30:11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
如果預期合理的話,因為我們的計劃是7%,但是8-10%,那麼我們制定計劃的科學性在哪兒?
2011-09-28 10:32:30
盧中原:
我剛才跟你説了,預期就是當你經濟比較偏低的時候,定一個略高一點的目標,鼓舞大家的信心。當整體經濟增長熱勁兒比較高的時候,定一個偏低的目標,這是一種導向,希望我們把注意力和資源更多的用到結構調整,比如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方面來,不要再去追求速度,是帶有一種導向的作用。所以,我們對速度的科學與否要從預期、導向和間接性的角度理解,不是簡單的説實際經濟運作與它完全符合就算是成功。
2011-09-28 10:32:59
盧中原:
第二個問題,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當中並沒有提出“國退民進”的口號,正確的提法應該是在中共十五大和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對國有經濟實行戰略性結構性調整”,這是最完整的提法。因此,我們對國退民進的爭論沒有完整的判斷,中國的政策從來沒有説國進民退,或者國退民進。溫總理在今年三月份“兩會”答記者問的時候説過,不存在國退民進的問題,也不存在國進民退的恩問題。我們在中共十五大和十五屆四中全會上已經定的方針沒有變。另外,我們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格局;毫不動搖鼓勵、引導、扶持非國有經濟的健康發展。這是我們的基本制度,不會動搖。因此,社會上對國退民進的爭論表現在一些領域、一些個案,並不能得出國退民進的結論和我們的政府就要是這種導向。比如剛才提到小型、微型的民營企業抱怨融資困難,這並不是貨幣政策歧視它,因為貨幣政策是個總量政策,因為金融體系、銀行體系不健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很難迅速傳導到民營經濟,因此我們要想我們的問題出在哪兒?我們要疏通資本市場,完善為中小民營企業服務的金融服務體系,而不是國退民進的爭論所能解決的
2011-09-28 10:34:02
盧中原:
在我們金融體系改革當中,我們既定的目標就是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也包括多種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業,這方面的進展一直在往前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我們把地下的高利貸、錢莊浮出水面變成小額貸款公司、不斷發展小額貸款抵押擔保公司,發展地方性的股份制銀行,特別是面向農戶和面向小型、微型企業服務的,像農村信用合作社、地方性商業銀行等等,在這方面,這些年正在往前推,因為金融風險漏洞很多,我們需要不斷地完善。因此,我們説在探索中不斷的擴大金融體系,為小微企業服務的渠道。
這是我對您的問題初步的回答,因為如果展開的話會佔用很多的時間。
2011-09-28 10:35:15
中國日報社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您剛才談到現在歐債危機困難中國經濟不確定的國際因素,我想進一步問一下,如果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的話,您覺得中國政府會不會採取一些措施進行挽救?如果中國政府採取措施進行挽救的話,應該如何救?第二,目前銀行債務問題已經開始顯現,一些銀行也計劃通過發行債券或者其他的融資手段。您認為中國銀行體系出現危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存在這種潛在的危機的話,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避免?
2011-09-28 10:36:21
盧中原:
第二個危機,個人認為還是不存在的,我為什麼老願意用我個人認為,因為我們是一個研究機構,請各位記者朋友們注意,我們不是政府職能部門,我們講的都是我們研究的一些看法。因為研究人員往往是個體勞動,都是課題組每個同志負責一部分內容,因此我們習慣用“我個人認為”,請大家諒解。
我們先説歐債危機,歐債危機的演化要做充分的預估。目前一些南歐國家發生國家主權債務危機,中國已經採取了一些行動,比如購買這些國家的國債,幫助這些國家擺脫困境,這也是我們幫助自己的很重要的舉措。此外,我們也要由此來審視自己的國際收支,相關的資本流入,以及相關的主權債務,是不是處於風險可控的狀態。特別是“十二五”規劃當中,請你們注意一下,在提出主要目標的導語當中提出“主要目標要突出兩個銜接”,其中有一個就是要與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重大部署相銜接。這句話表明我們對“十二五”這五年之間再發生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甚至是衝擊有了充分的準備了,這種準備就是吸取了2009年的經驗,也吸取了現在歐債危機的演化的經驗和教訓,我們要相機抉擇。
2011-09-28 10:37:30
盧中原:
現在國內銀行出現了相關問題。我記得前不久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先生已經説了,中國銀行壓力測試有比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我想這表明主管部門正在做這方面的防範工作,這是積極的步驟,這比我們搞研究的説要有力的多。同時從我們研究角度來看,銀行的風險控制從微觀的角度來説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包括一方面要滿足小型、微型企業融資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們確實要防範在金融創新當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漏洞,避免可能出現的壞帳、呆賬。此外,還應該通過改革幫助地方政府、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有正當的渠道獲得融資,這樣來幫助銀行降低風險。
2011-09-28 10:39:50
人民日報記者:
第一,剛才您提到了世界經濟存在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確實越來越多,這在國際資本市場反映比較強烈。您前面提到了穩物價的目標,就是宏觀調控措施也已經初見成效,而大家都知道,今年以來中央一直把控制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現在既然國際經濟形勢起了變化,控物價的成效基本看到了,是不是意味著下一步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和指向有所調整,因為大家看到了增長的問題有一些凸顯出來了,我們國家是一個外向型經濟,對外經濟依賴性比較強的一個國家,所以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企業困難確實已經比較凸顯出來了。第二,房地産市場其實一直也比較微妙,雖然投資沒有下很多,但是房價的逐漸回落,有一種僵持的狀況,使人産生很多的擔心,也就是説,中央政府想調控房地産市場的目標是否能夠實現?另外,房地産市場,如果看看像日本、香港的經驗,幾乎沒有“軟著陸”,都是“硬著陸”,要麼就是漲的很高,要麼就是一落千丈,在這種情況下,特別是現在的這種情況下,對中國經濟會不會有什麼影響,會不會雪上加霜,會不會對中國調整結構帶來影響?謝謝。
2011-09-28 10:41:38
盧中原:
根據我們現在的分析,我們的基本看法是明年中國經濟增長還會小幅回調,比今年的增長速度還會繼續放慢,但是仍然在合理區間。所以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經濟增長速度仍然在合理區間,同時通貨膨脹水準也已經控制在預期目標左右,明年總體物價上漲的壓力會比今年有所減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宏觀調控基本指向暫時不需要進行大的調整,但同時要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因為宏觀調控就是相機抉擇,情況一變化,我們就迅速出招,就是一個熨斗,高的時候往下熨熨,低的時候往下拖拖。因此,宏觀調控基本走向通常要看經濟發展的基本走勢,基本走勢沒有發生逆轉,調控基本指向也不會發生大的調整。但是針對性和靈活性,以及預見性,我個人認為還是要增強的。
2011-09-28 10:43:45
盧中原:
關於房地産市場,比如房價銷售量處於一種僵持的狀況,將來還會對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産生什麼樣的影響?確實是我們明年需要繼續關注的問題,今年執行的結果,前不久我們分析形勢的時候聽到的情況和你説的大體類似,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有一種擔心,我想堅持對房地産調控的基本政策還會進一步見效。同時,我們還應該完善滿足人民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供給,否則,需求如果剛性很強,限購、限價都可能會僵持著。因此,我們還是更多的要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改善房地産調控,我的意思是勞動者,包括新引進來的流動勞動者,還有投資者,他們要有一些基本的住房需求,還有改善性的需求,這些需求都沒有滿足。因此,現在房地産市場的需求非常強烈,銷量和房價總是僵持著,反映著一種供需狀況,需要我們進一步分析,增加供給,包括用地、資金等等,以及政策導向,甚至在規劃都要有非常明確的導向,來抑制投資和投機性的需求。否則,基本生存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以及投資、投機性的需求結合在一起,僅僅通過限價和限購恐怕很難得到根治,但是這些方法和措施在必要的時候,力度該加大還要加大,因為這是非常特殊的一種基本生存必需品,所以政府還必須負起比較多的責任。
我個人認為,我也關注一些學者對限價、限購的爭論,我想在這種特殊的消費者市場上,政府的措施還是要堅持,並且進一步完善下去,根本是要增加基本的生存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供給,來改善整個住房的市場發展狀況。
謝謝。
2011-09-28 10:45:08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記者:
很多澳大利亞人現在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因為他們都想知道明年、後年中國還是和現在一樣需要購買那麼多鐵礦石嗎?您的看法怎樣,比如明年、後年,或者五年以後中國還是會像現在一樣,從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進口那麼多東西嗎?
2011-09-28 10:47:39
盧中原:
這從短期來看,我個人認為,不代表某一個機構的看法,特別不代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看法,所以我還是要強調,請大家諒解,研究人員的習慣就是個人認為。對澳大利亞和巴西這樣一些大的礦石需求,我個人認為短期內主要取決於國際市場的價格變動,不取決於中國的發展需求,比如價格很高,我們就沒有辦法進口那麼多,如果價格降的很多,我們可能進口的就多,短期主要取決於國際市場的供求變動。中長期內取決於中國經濟轉型的程度,中國現在的能耗還比較高,需要通過一段時間,減少對化石能源的需求,但是需要比較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個人認為我們的需求是穩定的,與澳大利亞、巴西這樣一些大國的貿易關係互補性非常強,我們完全有需要穩定澳中、巴中的貿易關係,增強我們的互補性。
謝謝。
2011-09-28 10:49:31
日本經濟新聞社記者:
我想請問關於人民幣匯率的問題。有些專家認為人民幣升值是控制通貨膨脹的有效手段,中國應該推進人民幣升值,您對此有什麼看法?人民幣升值給中國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帶來的影響,您怎麼評價?謝謝。
2011-09-28 10:50:36
盧中原:
關於人民幣升值的問題,我覺得大家關注的有點單一了,因為現在中國人民幣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問題,就是進一步市場化,讓它能夠更靈敏的反映供求關係的變動。中國政府很明確的方針就是人民幣匯率的改革遵循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因此,它升不升值,什麼時候升值,還是應該貶值,這完全要由市場決定。大家都在爭人民幣升值,把問題簡單化了,事實上我觀察這些年,人民幣的波動情況,在某一個時段內是下跌的,這正符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應該走的方向,就是市場化。但是從中長期來説,一個國家的幣值是根據經濟增長和經濟實力決定的,經濟實力走強,這個幣值必然堅挺,也走強。因此,我們承認人民幣幣值在中長期內是一個上升的態勢,這表明國家經濟實力增強了。但是短期一個國家匯率的變化完全取決於供求關係的變動。在短期內爭論中國人民幣應不應該升值,把問題簡單化了,把中國的官員、企業家和學者逼到一個墻角,讓他們只去關注升值,我認為這是片面的,應該關注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彈性,在上下波動當中,沿著中長期上升曲線找到自己合理、均衡水準,這才叫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是會升值的,至於升多少,我個人認為是由市場決定。
2011-09-28 10:51:15
盧中原:
我們的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能不能承受,我想對於一般貿易企業來説,就是完全在中國自己本地加工原材料,再出口,這叫一般貿易。一個國家的幣值升還是降,對一般貿易影響比較明顯。對於加工貿易,就是原料進口,加工完再出口,這部分人民幣幣值的升值沒有用,為什麼?因為進口原材料是用美元計價,或者是用歐元計價,是用一種硬通貨計價,跟人民幣升值沒有關係。出口市場訂單都是固定的,行銷網路也是固定的,所以人民幣升值,對這部分出口也沒有影響,這部分佔中國全部貿易量的50%。所以,我們對人民幣升值影響中國貿易、影響中國出口、影響中國經濟轉型和通貨膨脹的分析是比較簡單的,沒有看到實際影響,它的實際影響並沒有那麼多,比如資源價格和土地價格,還有環境治理的代價,這樣一些價格還偏低,包括在一些企業當中勞動力成本沒有達到市場均衡水準。因此,我們單純提高人民幣匯率可能導致的就是一些企業老闆延長工人的工時,而不給他們加班費,不給他們漲工資,這樣就抵消了人民幣匯率升值帶來的好處,這就是中國面臨的難題。在中國需要改革,資源價格形成體系,需要貫徹勞動合同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讓勞動力的工資成本、福利成本上升到合理的市場均衡水準。現在這些方面在許多的企業是被壓低的。
2011-09-28 10:53:05
盧中原:
人民幣升值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中國現在要改革資源價格形成體系,落實勞動合同法,使我們的成本回歸到市場均衡水準,與人民幣升值的作用是等價的,就是要素價格信號都趨於市場化,達到均衡水準。否則,單靠人民幣匯率升值帶來的問題,就是一些企業會延長工人的加班工時,而不給加班費,來消化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成本上升。
2011-09-28 10:55:42
中國對外貿易雜誌記者:
近年以來各國央行,包括俄羅斯、墨西哥、韓國等都在大批增加黃金儲備,其中沒有中國的聲音,而黃金在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外匯儲備比例佔到70%以上,我國的比例只有1.6%,持有美國國債的比例卻有36%,剛才您也提到了,我們還要買歐債。但是,在現在貨幣越來越不安全的今天,我們應該有理由認為適當的提高黃金儲備是符合國家利益的,為什麼外匯不去購買黃金儲備,而要買歐債、美債幫助發達國家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
2011-09-28 10:56:49
盧中原:
其實我們用外匯儲備來買歐債、買美國國債也不僅僅是為了行使國際主義,幫助別人,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記得1998年當時買美國的國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亞洲金融危機衝擊的時候,國內市場需求很低迷,投資回報率很低,我們那個時候的外匯儲備買美元的國債可以年收益率達到5%,這是合算的,所以我們要對買美國國債要有一個歷史的分析,現在在不斷地貶值、收益率降低,給我們帶來很多新的難題,我們還要考慮全球化。美國國債的購買和外匯儲備增加是國際分工導致的結果,不是我們國家想這樣就這樣的,或者是我們不想這樣就不會這樣的。50%是加工貿易,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前些年我國加工貿易佔比高達57%,現在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們要把加工貿易佔比降到50%以下,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為什麼我們費了這麼大的勁還有將近佔50%的加工貿易?這是我們在國際分工當中的分工地位決定的,我們的資源相對便宜,勞動力成本相對便宜,國內迴旋餘地很大,國內市場規模很大,有巨大的內需,所以跨國公司主導國際分工和全球化,決定了要把産業轉移到中國來,這種情況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因此,大量的出口,跨國公司不在本國計算,他計算在中國的出口當中了。所以,導致了我們的外匯儲備很多,貿易順差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不這樣就可以做不到不這樣,因為全球化對我們産生很大的制約。比如我們要減少美元的國債,那麼美元的國債會大幅度的下跌,這對於我們持有的這麼多的美元的國家來説也是一種損失。當然,我們該調整還是要調整,要使我們的外匯儲備多元化,這也是國家既定的方針,包括我們買黃金、戰略性資源,這些東西也不是我們想買多少就買多少,比如買黃金,黃金價格一下子上漲的很高,我們的收益率又受到影響。所以,在全球化的情況下,中國的外匯儲備調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非常嚴峻的挑戰,我們需要非常巧妙的思考,是買還是不買,買多少,賣多少,這是個問題,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需要我們非常巧妙的思考,去選擇非常巧妙的手段。
謝謝。
2011-09-28 10:57:39
中國對外貿易雜誌記者:
這不涉及到收益率回報的問題更多是外匯儲備和資産安全問題。
2011-09-28 11:02:25
盧中原:
收益率和資産安全是密切聯繫的,沒有保值,就不安全。
2011-09-28 11:02:53
中國對外貿易雜誌記者:
資源不足和能源不足是政府最大安全的問題。
2011-09-28 11:03:03
盧中原:
你這個觀點我們在研究界都是普遍共識的,我是不持異議的,就是我們怎麼達到這樣一種狀態,怎麼合理的調整,這是需要非常藝術的思考,非常藝術的手段,而我們現在還缺乏這樣的人才,我們需要培訓這方面的人才,要求技術性非常強,非常藝術,藝術性高到技術性人才已經具備的話,藝術性還是要加強學習的。
謝謝。
2011-09-28 11:03:19
法制晚報記者:
第一,大家現在都在説通脹,您剛才談到中國面臨著很大的通脹壓力,下一步政府應該如何應對這種通脹壓力?或者近期會不會出現一個大的通貨膨脹?或許有沒有這種可能性?第二,儘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控制物價方面,而實際上物價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消費者的感覺是物價還在不斷地上漲,作為普通消費者應該如何看待?政府在控制物價方面,下一步應該採取哪些具體的措施?第三,請問您如何看待近期的金價下跌?謝謝。
2011-09-28 11:03:52
盧中原:
關於通脹壓力的問題,剛才我們已經作過分析了,就是今年從現在來看,消費價格指數已經開始回落,但是仍然在高位,因此全年仍然不可放鬆,把物價控制在預期目標內的努力不能放鬆。未來的通脹壓力,明年會小於今年,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未來的五年可能會略高於過去的五年,這是中國面臨的物價走勢新情況,主要是因為成本上升和外部輸入性因素的影響。因此,未來在控制通脹方面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要更為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因為財政政策在治理通脹當中對於低收入群體和影響最大的這部分人的補貼是最直接的。同時引導結構調整也是最直接的,而貨幣政策往往效果比較間接,偏于總量調控。在未來控製成本上升和輸入性通脹,我認為更多的用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形成更為積極的配合。這個積極不是擴張的意思,而是配合的程度更高,兩種政策需要發揮更多政策的時候可以起到這個作用。
此外,競爭性的政策,包括鼓勵各種各樣的民營經濟、社會資本參與競爭,包括聯華早報的先生很關注壟斷行業的競爭,使我們的成本下降,沒有競爭就沒有成本下降,就沒有服務改善,我們在物價上不能寄希望於緊縮貨幣供應的閘門,一定要關注結構調整和競爭,競爭是從根本上壓低物價的方法。當然有人説,互相惡性競爭導致強買強賣,那是市場秩序的問題,政府該出手就出手,維護市場秩序沒有二話,但是不干預價格,我們要打擊強買強賣,假冒偽劣,以次充好,欺行霸市,該出手一定要出手,不能含糊。現在政府有的時候摸不情,價格總水準通過財政貨幣政策、競爭政策控制下來,具體的市場秩序,政府要嚴格行使職能。當然具體的價格決定政府儘量少干涉。
2011-09-28 11:04:27
盧中原:
這個問題很專業,我只是提出一些比較粗淺的看法。金價的下跌和上漲不確定因素受國際上的非經濟因素的影響太多。我們在看待金價的時候,除了研究正常的市場供求之外,一定要更多的關注背後非經濟因素,你才能在戰略選擇上決定該不該選擇黃金儲備,什麼時候選擇,選擇多少。如果選擇,我們怎麼應對非經濟因素帶來的危險,最簡單的是國別風險,一些國家發生動蕩,政權更疊,導致金價的大幅度波動, 而且一個國家的動蕩會演化為地區的動蕩,就會導致金價大幅波動,對我們的選擇提出非常多的新的挑戰,我們現在觀察經濟問題,往往有許多非經濟因素在裏面,因此需要我們有更廣闊的視野來觀察,有更為週密的手段。
2011-09-28 11:06:41
中國新聞社記者:
剛剛聽您講了幾個問題,需要您能補充講一下。第一個問題,剛剛大家談到很多,一個是現在融資對於中小企業的影響,第二個是人民幣上漲對於出口型企業的影響,目前最基本的問題,就是現在中小企業究竟面臨的狀況是什麼?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有沒有針對這個專門進行調查,現在各種説法都有,有的説中小企業出現倒閉潮,也有説狀況很好,最基本的判斷您是什麼判斷?
2011-09-28 11:09:34
盧中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專門作出地區性的調查,沒有發現倒逼潮,只是融資困難是比較突出的。而且融資困難比較多的發生在中小企業,他們搞了自己主業外的那些事,比如他去搞資本運作,搞房地産投資,被套進去了。真正的搞實業的這部分感受難度最大的是成本上升,這是有別的部門做的更廣泛的調查。所以,我們把這兩個結合在一起看,中小企業現在面臨的問題,就像我剛才概括的是經營環境趨緊,第一位是成本上升,其次才是融資困難。這兩個加在一起導致了他感到生存和發展遇到了很大的難題。但是沒有出現大批的倒閉潮,在我看到的材料裏面沒有。
2011-09-28 11:10:23
中國新聞社記者:
因為我們以前談通脹大家聊的比較多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今天您提到一個競爭性政策,您根據提到現在有三塊:農産品、資源性價格、房地産,是三個比較容易的領域,您能不能講講在這三個領域競爭性的作用如何發揮作用的?
2011-09-28 11:11:52
盧中原:
比如農産品的競爭性作用現在看來,我覺得主要是在農産品的生産和流通環節,過去我們提到“公司加農戶”,個人認為公司加農戶不能解決分散的小農戶銜接大市場的問題,因為公司的談判力量太強,這就涉及一個競爭的問題。現在我們叫“農超對接”,就是直接和超市零售企業銜接了,我們在農超對接的當中也要防範超市變成了大公司,來強壓農産品價格壓低。讓農産品上升給生産者帶來的實在好處,不要在流通環節被盤剝了。
從資源類産品來説競爭就很明顯了,大家老是抱怨資源性産品國際壟斷性很高。説老實話,國家政策非常明確,這些壟斷行業、公共事業都鼓勵社會本,包括外資進入,但是現在反映是具體操作上還有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也不斷地出臺細則,以後我們還是需要打破這些這些障礙,這些方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包括房地産,有些“地王”大家也反映很多,如果通過壟斷資訊和通過內幕交易,這是一種非常惡劣的壟斷,我們也需要打破它,通過公開透明的公平競爭,來營造一種好的環境,把價格壓下來。
2011-09-28 11:13:30
中國新聞社記者:
最後一個問題是改革的問題,目前大家都聊到一點,我們行政力量在於資源分配上的干預和介入還是比較多的,一方面您今年強調了很多市場機制,包括人民幣匯率形成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在談房價限購的時候,您也覺得比較合理,未來我們如何看待市場分配資源和行政力量介入兩者之間的關係呢?
2011-09-28 11:14:37
盧中原:
我們具體舉保障性住房的問題。這裡各地有很多新的創造,改變了我的一些傳統看法,以前我以為保障性住房就是社會保障性質的,政府去干預,不需要市場力量。而有支付能力的群體,就在市場去買,由市場決定房價。現在這個劃分比較機械了,地方的創造已經有些市場和政府干預結合的模式,包括保障性住房當中的一些低收入群體之外,把廉租房刨除。可以賣給低收入者或者中低收入者的保障性住房,叫共有産權,共有産權有一部分是保障性定價,一部分是市場價格來定。如果你買這部分,錢不夠,比如共有産權4成由政府出資,6成由你自己付,如果你的錢不夠,你只出3成,7成由政府來付。當你經濟改善以後,你把剩下的7成買下來,變成全部的自有産權。就是共有産權納入市場機制,與政府保障的一種結合。我們希望各地有越來越多的探索,幫助我們這些研究部門總結出新的比較可行的政策。
謝謝。
2011-09-28 11:15:05
經濟日報記者:
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提出在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仍然強勁,請盧主任介紹一下這些動力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2011-09-28 11:17:18
盧中原:
開始的時候我已經説過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基本面從供給、需求兩個方面來看,它的動力是很強的。如果再明確的説一下,從供給方面來看,我們的資金相對寬裕,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還可以維持幾年,從需求方面看,我們城市化、工業化在加速,老百姓消費在升級,以住房和汽車為消費熱點的非常活躍,至少持續十年,甚至二十年,城市化加速期可能持續20年到30年,再加上國內的市場需求很大,迴旋餘地很大,所以我們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都非常旺盛,比如城市化可以拉動幾億農民進城,這所帶來投資和消費需求在發達國家,包括像巴西這樣城市化水準高達50%的水準,是遠遠沒有的。從政策層面來看,宏觀調控這些年基本不傷基本面,再加上我們的改革,使我們的活力進一步增強,使我們的壟斷盡可能被打破,讓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更多的進入創造財富的領域。
另外,大家一心一意謀發展,這個勁頭太強了,所以有這樣一種共識,我們中國可以運用很多的新技術,包括新能源,中國可以跨幾個省運用一種新能源,你們想想,我們一個省相當於一個國家的範圍,我們幾個省可能相當於幾個大的國家的範圍。因此,我們技術創新的成本會迅速的降低,會迅速推廣新産品,我們技術創新的市場前景、市場需求非常巨大,中國未來發展的動力、技術創新的動力也是非常強勁的。從這幾個方面理解中國經濟增速儘管回調,我個人認為不會很低,增長強勁可以持續至少有幾年的時間。
我再重復一遍,根據我們的預測,在未來幾年,就是在“十三五”以後我們經濟增長速度會逐漸放慢,但是仍然在非常快的增長區間,在國際上我們仍然處於最快的國家行列。
謝謝。
2011-09-28 11:17:46
華清:
今天上午新聞吹風會開得很好,很熱烈,有11位記者提了將近30個問題,我們盧主任也是一一的作出了回答,感謝記者們的參與,也特別感謝盧主任。今天上午的吹風會到此結束,明天上午我們再見。
2011-09-28 11:19:57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