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字號:
2009年5月11日國新辦就中國防災減災工作舉行新聞發佈會

  時間:2009-05-11 14:13    來源:中國網     
 
 

  陳文俊: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明天是我們國家第一個防災減災日,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為了能使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國的防災減災工作現狀,我們今天請來了民政部救災司司長鄒銘先生、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程殿龍先生,中國地震局震害防禦司副司長杜瑋先生和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陳振林先生跟大家見面,向大家介紹中國防災減災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各位關心的問題。現在先請鄒銘先生介紹情況。

  2009-05-11 09:32:36

  鄒銘: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眾所週知,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分佈地域廣、造成損失重。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以及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的資源、環境和生態壓力加劇,自然災害風險也進一步加大,防災減災的任務非常繁重。

  2009-05-11 09:55:14

  鄒銘: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始終把保護公眾生命財産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減災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作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總體目標的重要保障。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興利除害相結合,防災減災並重,治表治本兼顧,政府社會協同,推進減災事業不斷發展,全面提高全社會為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禦和防範能力。

  2009-05-11 09:55:45

  鄒銘:
  一、防災減災法制和體制機制取得重要進展

  我們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防震、防洪抗旱、防震減災、防沙治沙、氣象、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規30余部,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減災規劃》、《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等一些減災的專項規劃,建立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災害分級管理、屬地管理為主的減災救災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2009-05-11 09:56:19

  鄒銘:
  二、國家綜合減災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我國在減災工作中統籌考慮各類自然災害和減災工作的各個方面,充分利用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的減災資源,實施了一系列的減災工程,構建了災害監測預警預報網路,建立了搶險救災的應急體系,加強了減災科技支撐,建立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了基層社區的減災能力。

  2009-05-11 09:56:45

  鄒銘:
  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防災減災事業

  我國高度重視社會力量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建立災情和災區需求資訊發佈機制,完善社會動員機制,統籌安排政府資源和社會力量,形成了優勢互補、協同配合的抗災救災格局。通過稅收減免等措施,積極支援慈善事業發展,推動捐贈工作的日常化和社會化,鼓勵並引導志願服務參與減災行動,開展全社會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高公眾防災減災的意識和技能。

  2009-05-11 09:57:04

  鄒銘:
  四、國際減災合作得到了積極推進

  我國本著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參與減災救災領域的國際合作,建立完善國際減災合作機制,加強國際減災救災能力建設,並在重大自然災害中與有關國家相互提供援助和支援。今年初國務院正式將每年的5月12日確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設立防災減災日是以全體國民為對象,開展經常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於喚起全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有利於將防災減災納入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推動全民學習和應用防災減災知識,掌握自救與互救的技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損失。

  2009-05-11 09:57:25

  鄒銘:
  今天5月12日,是我國首個防災減災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減災委員會、民政部、國家有關部門確定了一系列宣傳和教育活動,同時對各地、各部門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做出了具體的部署和安排,活動日結束後,我們也將對活動的開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進行認真總結,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方式制度化、經常化,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

  2009-05-11 09:58:50

  鄒銘:
  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對我國減災事業的發展狀況作了全面的介紹。我們熱切盼望全社會都來關注防災減災,共同參與防災減災,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2009-05-11 09:59:11

  陳文俊:
  謝謝鄒司長,下面歡迎大家提問。提問之前,還是按慣例請同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09-05-11 09:59:25

  中央電視臺記者:
  請您介紹一下去年512以來民政部所做的防災減災工作?

  2009-05-11 09:59:38

  鄒銘:
  明天就是“512”地震的一週年,回顧這一年,我們除了完成地震的應急搶險、受災群眾的生活安置恢復重建、社會捐助一系列的工作之外,按照既定的部署和對去年應對兩場巨災,就是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所得到的寶貴經驗和值得反思、改進的一些問題,減災委的各成員單位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就民政部和減災委辦公室所做的工作,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

  2009-05-11 10:01:39

  鄒銘:
  第一,我們在減災和災害應急管理的體制、機制、法制方面,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我們積極推進了救災條例的起草。目前這個工作進展很順利,已經向社會公示,徵求意見近一個月,我們希望能夠儘快出臺,並且頒布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救災方面的法規條例。二是進一步完善了中央和地方對災害分級管理的機制,這包括救災資金的分級負擔、災情分級管理等等一系列工作。三是較大幅度地提高了救災補助標準。

  2009-05-11 10:02:41

  鄒銘:
  第二,我們加強了災害的應急準備工作,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針對去年應對兩場巨災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修訂國家自然災害救助的應急預案,並且要求地方相應修訂各級應急預案,同時要求在城鄉社區建立應急預案,保證災害應急工作有章可循。

  2009-05-11 10:05:09

  鄒銘:
  二是加強了災害資訊系統建設,今年6月1日開始啟用新的到縣一級的災害損失統計制度和新的軟體系統,同時加強了基層災害資訊員的培訓,今年開始由國家人力資源與勞動社會保障部批准的新的災害資訊員職業的資格鑒定工作已經全面展開,今年將在13個省進行試點,爭取年內培訓3-5萬名基層災害資訊員,爭取兩到三年內培訓30萬名。

  2009-05-11 10:05:34

  鄒銘:
  三是加強救災物資儲備制度的建設,包括調整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的佈局,今年已經跟發改委聯合做了規劃,全國中央級的救災物資儲備庫由10個增加到24個,這個規劃正在順利實施。再有,加大救災物資儲備的數量和品種,建立物資調運和儲備的管理資訊系統,加強救災物資的標準和儲備庫建設規範的研究,我們今年準備出臺13個救災物資行業標準,2個救災物資儲備庫的建設標準,並且以實物儲備和能力儲備、協議儲備相結合,加大物資儲備量,提高災害應急的反應能力。

  2009-05-11 10:08:28

  鄒銘:
  第三,加緊實施一批對提高國家綜合減災能力和救災應急體系具有重大影響的重大項目,這包括對全國災害高風險地區進行風險普查和減災能力調查,包括中央到縣四級災害應急指揮體系建設項目,也包括衛星減災應用方面的重大項目,今年將加快實施。

  2009-05-11 10:10:32

  鄒銘:
  第四,大力推進社區減災工作,因為減災基礎在社區,只有社區減災能力提高了,我們災害的損失才能有效降低。這方面主要包括評選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加強社區一級的減災預案的制定和演練工作,大力興建避難場所,儲備必要的救災物資等。

  2009-05-11 10:13:02

  鄒銘:
  我們將繼續努力,因為面對災害的嚴峻形勢,我們無論怎麼準備都不為過,我們將繼續按照已有的規劃、方針和政策,繼續努力工作,為真正減輕災害損失做出我們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謝謝。

  2009-05-11 10:14:09

  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
  我想向地震局的官員提出一個問題。現在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一年了,在汶川地震發生的時候,大家都討論很多的問題,就是關於預警。有人説,地震發生之前沒有及時提供早期的預警。現在地震之前的早期預警方面取得了多大的進展?可以提前多少分鐘進行預警?現在提前的時間量有沒有進一步減少?

  2009-05-11 10:14:43

  杜瑋:
  關於地震預警的研究和探索,從全世界的範圍來看,經歷的時間也並不是很長。據我所知,現在全世界已經投入實際運作的預警系統有日本氣象廳在兩年前建成,一年多以前投入運作的。墨西哥也曾經建過一個規模比較小的預警系統,主要是針對海洋裏發生比較遠的地震。在中國,早期預警工作研究已經進行了多年,也在小範圍內做過一些實驗性的技術系統,但是離實用化應該説還有一點距離。

  2009-05-11 10:16:36

  杜瑋:
  汶川地震以後,國務院也非常重視地震的預防,包括地震海嘯預警系統的建設。我們組織了大批的專家在這方面集中開展攻關工作,有望在近些年內就啟動建設一個能夠覆蓋地震多發地區的實驗性的地震預警系統。所謂的實驗性,主要是指這種預警系統建立起來以後,可能還不能馬上做到對於每一次地震都提供出有效果的、對公眾的避震和緊急防範都起到直接作用的預警資訊,可能要有一個運作、實驗、調整、完善的過程,但是有關方面的建設已經在醞釀之中。至於預警時間長短的問題,有賴於這個預警系統所針對的地震發生的目標,據我所知,在海洋當中發生的地震,對大陸陸上人口比較密集城市和地區的影響的預警,可以做到預警時間相對長一些,能做到分鐘級的,兩三分鐘甚至一兩分鐘的樣子,如果陸地發生的地震,對震中地區的影響的預警,可以提供預警的時間可能只是以秒來計的,十幾秒、幾秒的時間。

  2009-05-11 10:20:36

  杜瑋:
  儘管可以期望獲取預警的時間可能是非常短暫的,但是我們認為,這種預警系統對於減少人員傷亡和減輕損失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會不遺餘力地推進這方面技術的發展,促進它在中國多地震地區能夠得到應用。

  2009-05-11 10:23:17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提給地震局的,汶川地震中有大量民房倒塌了,新的《防震減災法》對農村民房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今後對提高農村民房的抗震能力有哪些進一步的設想和舉措?第二個問題是地震局和氣象局在地震後分別投入了多少資金添加一些新設備,預計會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今年四川汛期會不會發生洪水?如果有的話,大概會發生在幾月份?

  2009-05-11 10:23:38

  杜瑋:
  關於第一個問題。中國的農村地區大量農民自建住宅,抗震能力相對不足,在地震災害當中損失比較嚴重,這是一個長期積累下來造成的,也成為全面提高中國防震減災能力的一個難點問題。中國政府也一直在致力於解決這個難題,來達到全面提高我們國家防震減災能力的目標。在2006年,國務院專門召開了一次會議,來部署全國開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這項工程實施以來,在各地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並且在幾次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當中,這些工作成果也經受了考驗,取得了很好的減災實效。

  2009-05-11 10:24:10

  杜瑋:
  其中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截止到2008年底,已經在全區的農牧民住房當中建成了152萬戶抗震農居;在雲南省截止去年底,通過這項工程的實施,也已經完成了43萬戶的抗震農居。其他各省,目前大多數都是採用試點示範工程帶動的方式來進行,建成的抗震農居也達到了幾十萬戶。據我們初步統計,這個工程實施以來,受益的農戶已經達到了二百多萬戶。

  2009-05-11 10:28:09

  杜瑋:
  這些已經建成的抗震農居,在新疆2005年烏什6.2級,2007年特克斯5.7級,08年于田的7.3級和烏恰6.8級等等地震當中都經受了地震的考驗,也包括去年的汶川特大地震當中,在四川的德陽和甘肅的隴南這樣一些重災區,已經建成的抗震農居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夠保持基本完好或者輕微受損。包括宏觀烈度達到十度的四川綿竹市的鹽井村有57戶抗震農居遭到了嚴重破壞,因為地震作用異常強烈,但是沒有造成倒塌,減少了人員傷亡,實現了減災的效果。

  2009-05-11 10:29:43

  杜瑋:
  總結這些教訓,今年5月1日已經開始實行的新修訂的防震減災法當中特別增加了關於農居抗震的相關制度,今後各級政府都會按照法律的要求,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堅持政府引導扶助、農民自願、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經濟實用、抗震安全、統籌安排、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快推進城鄉建設規劃和農村建房的抗震管理,加強農村民居實用抗震技術的研究開發,加大農村建築市場的建築工匠抗震技術的培訓,建設農村抗震防震的技術服務網路,來開展農村民居抗震工程,我們也有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能夠使我們國家農村民居的抗震能力相對薄弱的現狀有一個根本的改變。

  2009-05-11 10:38:40

  杜瑋:
  關於第二個問題。事實上,我們在汶川地震前後,我國《防震減災規劃(2006-2020)》正在按步就班的實施當中,汶川地震之後,我們及時總結了汶川地震給我們的經驗和啟示,對這個規劃和項目做了必要的調整。2008年底已經啟動了一項中國地震背景場探測工程,總投資達到4億多元人民幣,通過這項工程的實施進一步擴充、完善、加強我國地震監測和研究的能力。

  問題的其餘部分請氣象局的同志來回答。

  2009-05-11 10:40:38

  陳振林:
  我來回答一下第三個問題。氣象設施在去年的地震中也遭受了嚴重的損害,地震發生之後,氣象部門迅速展開災後重建工作,應該説進展非常順利。隨著今年汛期的到來,四川省也好,其他震區也好,氣象部門各項監測、預警、服務的設施已經充分做好了應急準備,針對今年可能發生的災害性天氣和氣象災害做好監測預警和服務工作。

  2009-05-11 10:41:20

  陳振林:
  大家知道,地震過後,災區對各種氣象災害的反應特別敏感,防禦特別脆弱,各項災後重建措施對氣象服務提出了很高的需求,因此做好地震災區的氣象服務和氣象災害防禦工作,被列為中國氣象局全年的工作重點之一。

  2009-05-11 10:41:46

  陳振林:
  今年四川震區雨季較往年偏早,大家也注意到了最近降雨過程正在發生。我們也預測,不排除整個夏季汛期一些突發性的強降水和強對流天氣的發生。因此在每天早晨中央氣象臺全國天氣大會商當中,預報員都把地震災區的天氣作為一項必須關注的內容,中央氣象臺和四川省,還有其他震區的當地氣象部門保持上下聯動,同時我們也和水利部門、國土資源部門密切合作,做好因強降水、突發性強對流天氣造成的山洪、泥石流、地質災害以及對病險水庫造成的影響和危險,另外對雷電也好監測預警工作,盡最大可能減少和避免生命財産的損失。

  2009-05-11 10:42:22

  陳振林:
  針對突發性的強對流天氣,我們將密切監視,做好短時臨近預報和預警,而且充分利用各種社會力量將預警資訊發佈到基層,徹底解決發佈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最大程度地減少生命和財産損失。

  2009-05-11 10:43:28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剛才提到今年的雨季會比較提前,而且當前已經從南至北陸續進入汛期,請問國家防汛總指揮部,目前對於防汛形勢的總體評估以及對防汛形勢的主要部署有哪些?特別是對四川地震災區的防汛工作以及減災工作,會做出哪些具體的安排?謝謝。

  2009-05-11 10:45:37

  程殿龍:
  我國是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災害造成的損失也很大,洪澇災害歷來被中華民族視為心腹之患。今年的汛期,從我國南方到北方陸續到來,從降雨的過程來看,現在只是4月17到20日,我國中東部地區有一次大範圍的強降雨,再就是最近兩天,山東的部分地區有一次強降雨過程,對濟南這次也是一個考驗,降雨的強度,全市平均日降雨大概達到90毫米。濟南市區部分低窪地帶有短時的積水,但是應該説交通、供水、供電等沒有造成大的影響,這次濟南基本上正常應對了過去。

  2009-05-11 10:47:55

  程殿龍:
  南海在5月份有兩個熱帶風暴生成,但是沒有登陸,對我們陸地沒有影響。到目前為止,我國沒有發生大的洪澇災害,目前大江大河大湖的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之下。但是對我國來講,今年的汛期剛剛開始,客觀地講,我國幅員面積大,地理、氣象方方面面的條件都非常複雜,應該説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發生。為什麼這麼説呢?我國洪水的發生是有一定規律性的,從時間層面來講,我國洪水、颱風、山洪災害大多數是發生在汛期,我想這就是洪水規律的一個體現。洪水的發生有它的特殊性。什麼意思呢?一場洪水在哪個江河,什麼時間,量級有多大,持續多長時間,都有各異性,甚至差異都很大,所以特殊性也很大,給我們的防禦上增加了很多的難度。

  2009-05-11 10:49:27

  程殿龍:
  另外,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極端的天氣災害事件有增加的趨勢。從洪水發生的規律來看,我國一些大江大河多年沒有來大洪水了,所以後期發生大洪水的機率也在增加。打一個比方,就像我們買彩票一樣,70%、80%的額度都賣掉以後,大獎依然沒有出現,後期中獎的概率就在增加,洪水的發生就是這個概念。

  2009-05-11 10:52:05

  程殿龍:
  我們客觀地分析,目前無論從工程的防禦體系還是應急管理的能力來看,方方面面還是有薄弱環節。所以我們認為,今年防洪的形勢是嚴峻的,任務也很艱巨,從防汛抗旱工作安排部署上講,寧願把形勢估計得嚴重一些,把困難考慮得大一些,這樣有利於準備工作做得更充分,有利於我們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2009-05-11 10:54:01

  程殿龍:
  因此,無論哪個地區發生洪水,我們都要做好準備,每個江河都要做好防禦大洪水的準備,每個地區都要做好抗大旱的準備,這是我們的國情。我們防汛抗旱工作有一句話,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

  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減災工作,我們水利部對今年的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總的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這次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成果轉化到防汛抗旱當中去。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防為主,堅持以避為先,突出抓好監測預報、災害預警和工作預案幾項工作。科學防控、依法防洪,採取綜合措施,第一位是保證群眾的生命安全,也為我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防洪安全的保障。

  2009-05-11 10:55:13

  程殿龍:
  今年水利部派了十個組,分赴各大江河重點地區進行汛前檢查,就是要督促、動員我們全國各地做好汛前準備,重點是落實地方行政首長責任制,帶動各項工作做好充分準備。通過我們充分的準備,我們在汛期要突出做好江河的防洪、水庫的安全度汛,颱風的防禦,山洪災害的防禦,要通過應急管理機制的完善,來保證各項應對工作的落實。

  2009-05-11 11:00:40

  程殿龍:
  關於四川震區的防汛問題,我再給大家補充幾句。因為四川震區正好處於長江上游、嘉陵江支流和閩江支流地區,這個地區是發生洪水頻率很高的地區。今年從前一段時間看,長江上游的來水是比常年偏多兩成。洪水一般發生在七、八月份,對嘉陵江來説還有一個特殊性,有個專業術語叫華西秋雨,這一帶九、十月份也是發生洪水的地方。我們水利部肯定是重點關注的地區,因為去年地震對這個震區水庫、堤防包括堰塞湖都進行了應急處置,這一年來也進行了除險加固,應該説今年比去年更有信心做好災區的防汛抗洪工作。為災區的恢復重建,為災區建設美好家園,做出我們的貢獻。謝謝大家。

  2009-05-11 11:01:27

  中國日報社記者:
  請問我國目前已經初步建立的立體災害監測系統還存在著哪些薄弱環節,需要有待健全?另外我國是一個災害品種繁多的國家,請問有哪些新舉措能夠提高防災減災的預警能力?謝謝。

  2009-05-11 11:04:12

  陳振林:
  大家知道,70%以上的災害屬於氣象災害,所以做好氣象防災減災、做好氣象監測預警可以説是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俗話説是消息樹的作用。針對氣象災害防禦當中,無論是從監測到預警,到服務,存在著薄弱環節,氣象部門近年來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2009-05-11 11:05:45

  陳振林:
  一是大力提高氣象災害防禦的基礎能力方面的建設,我們近年來組織實施了氣象監測與災害預警工程,推進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資訊發佈系統的建設,努力提高預測預報的準確率和精細化水準。另外也充分利用各種媒介作為手段來提高預警資訊發佈時效和覆蓋面,徹底解決氣象災害預警資訊中存在的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2009-05-11 11:07:13

  陳振林:
  針對我國雷電災害影響重的特點,近年來也加大了對雷電的防禦工作,特別是對中小學和廣大農村地區的防雷工程的建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別是在去年地震發生之後,地震災區簡易住所都是防震力量非常薄弱,而且在當年雷電災害發生也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確保了四川地震災區沒有因雷電造成傷亡。

  2009-05-11 11:08:01

  陳振林:
  二是推進氣象災害防禦法制和機制的建設,我們加快制定並推動出臺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專項預案,還有國家氣象災害防禦規劃,不斷地將氣象災害防禦納入法制化和規範化的軌道。通過機構調整,中國氣象局還不斷強化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三是加強部門聯動,形成防災減災合力。我們針對全年各種災害發生的可能和各個部門的需求,加強合作,盡最大可能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同時也加強各地區的合作,做到預案聯動、資訊共用、措施聯動,同時加大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力度,積極推動以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和全社會參與的整個氣象災害防禦機制的建立。

  2009-05-11 11:10:08

  陳振林:
  四是強化氣象災害防禦隊伍的建設,我們充分利用各種社會力量,多渠道發展氣象災害防禦隊伍特別是基層氣象災害防禦隊伍。這兩年也加大了氣象部門氣象資訊員隊伍的建設步伐,現在已經達到了37.5萬餘人,這支力量對基層的災害防禦工作確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009-05-11 11:13:15

  陳振林:
  五是加強氣象災害防禦的國際合作。中國氣象局利用風雲氣象衛星廣播系統為亞太地區防災減災、氣象災害的防禦提供了技術的支援,同時我們利用多邊和雙邊的合作機制,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的氣象防災減災技術的管理經驗,努力提升我國氣象災害防禦水準。

  2009-05-11 11:13:58

  杜瑋:
  我就這位女士提出來的災害立體監測的問題補充一點情況。關於地震的立體監測的問題,過去是比較困難的,大多數的觀測手段只能分佈于地表。在近些年來,我們對立體監測也更加重視,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的進展。一方面是我們更多地利用了國內外現有的空間對地觀測資源,特別是國內,包括北斗衛星系統和減災環境小衛星星座等資源開展相關的研究,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籌劃專門發射一些能夠觀測與地震發生可能有關聯的地球物理和空間物理參數的專門的觀測衛星,這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最後,大家也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難,地震都是發生在地下很深的十幾公里的地方,對地下的觀測,我們確實辦法有限,但是也利用各種機會開展工作。最近在汶川地震斷裂帶的鑽探工程,這是我們國家一項重大的科學工程,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在積極參與。利用四口深鑽在龍門山斷裂帶部署比較深的地下深井觀測的手段,進一步豐富地震立體觀測的科學發展的能力。謝謝大家。

  2009-05-11 11:15:10

  鄒銘:
  我補充一句。所謂災害的立體監測體系,主要是空、天、地,加上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地面觀測、地理觀測和海洋觀測來組成的,這是一個能力的問題。除了能力要加強之外,還要推進數據的共用、資訊的共用,這樣才能真正對國家綜合減災能力的提高,加強災害預警監測水準,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們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新舉措,也是圍繞著加強能力,比如説地面觀測站點的加密問題,比如説多發一些對地觀測衛星,對災害的發生進行及時的、全氣候的時間解析度和空間解析度更高的監測,提高我們獲取資訊的能力。二是通過機制和體制的創新,推進數據和資訊的共用。

  2009-05-11 11:21:01

  陳文俊: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2009-05-11 11:21:33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2009年5月8日國新辦就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09年4月30日國新辦就我國加強人感染豬流感防控工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09年4月29日國新辦就推進上海建設“兩個中心”的情況舉行發佈會       2009年4月21日國新辦就2008年中國智慧財産權保護狀況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09年4月16日國新辦就09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09年4月8日國新辦就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圖片
發改委:期待臺灣為陸資入臺提供良好環境條件
商務部:積極組織大陸有實力企業近期赴臺採購
國家質檢總局與福建省出臺政策措施助力海西建設
兩岸攜手抵禦金融危機 國臺辦宣佈八項惠臺新政策
商務部國臺辦就陸企赴臺投資或設立非企業法人發通知
週報:馬英九任職週年信任度高 蕭萬長切除肺部腫瘤
第八屆“網上看河南”活動
策劃:馬英九任職滿週年 各界滿意其兩岸關係作為
週報:馬英九滿意度創新高 陳水扁三度絕食遭罰
週報:江丙坤請辭馬英九慰留 陳水扁夫婦被追加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