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青年眼中的福建平潭

2017年09月20日 14:46:53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福州9月20日電(記者 宓盈婷)企業管理學士、法學碩士、經濟學博士……“80後”臺灣青年許淯善的履歷令人艷羨。然而,他現在從事的工作卻與他所學的專業相去甚遠。這位曾經的“學霸”如今跨界做起了服裝設計,並將工作室設在了與臺灣隔海相望的福建平潭。

  “畢業後,我放棄了去銀行和大企業的機會,選擇自己創業,原因很簡單,就是出於對設計的熱愛。儘管我沒有太多的專業背景,但這並不妨礙我追求自己的夢想。”許淯善説。

  由於博士就讀于北京,許淯善曾考慮將北京作為創業的起點。不過,理想雖然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面對高昂的場地租金,許淯善的信心一下子被擊潰。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平潭進入了他的視線。

  “在網上看到關於平潭的新聞報道,了解到平潭在吸引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我當時腦子裏就産生一個想法:去平潭看一看。”許淯善説。

  於是,許淯善來了一場“説走就走”的創業考察。一圈考察下來,他做了一個決定:把工作室設在平潭。“平潭的大海太美了,這樣的環境讓人心曠神怡,也有助於激發我的創作靈感。”

  今年5月,許淯善成立了自己的服裝設計公司,落戶平潭臺灣創業園。在他看來,優美的自然環境只是平潭帶給他的第一印象,良好的創業環境則是吸引他留下的動力所在。“辦公場所租金全免,這大大減輕了我們創業初期的資金壓力。”

  來自臺灣的“90後”黃柏豪,目前在平潭臺灣創業園內的一家旅遊發展公司擔任招商經理。公司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臺灣年輕人,他們各施其能,投入平潭北港村的改造中。

  把老舊的石頭房子翻修改造成民宿,開設咖啡館,引進臺灣文創産品……在黃柏豪和團隊成員們的努力下,昔日無人問津的北港村漸漸熱鬧起來,村子裏的外地遊客越來越多,不少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也回來了。

  “平潭正在建設國際旅遊島,這對我們來説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黃柏豪説,發展旅遊既要提升硬實力,也要注重軟實力,“目前,平潭吸引遊客的主要是自然風光,我們希望能夠賦予平潭更多的人文氣息,打造出具有平潭印記的文創産品,那麼將來就會有更多遊客因為平潭的文化而來。”

  儘管來平潭才一年時間,但黃柏豪已經愛上了這個離家鄉僅一水之隔的小島。“過去這一年中,我親眼目睹了平潭一點一滴的變化,儘管現在還不夠完美,但至少每天都在進步,而我也跟隨它的腳步一起前進,這種感覺很奇妙。”

  目前,平潭臺灣創業園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已建有創客工作空間、路演廳、電影院、創客公寓等。此外,包括商事、人力資源、法律諮詢、政策諮詢、財稅諮詢等在內的園區服務體系也已搭建。截至2017年8月底,園區合計簽約入駐機構373個,臺資企業約佔50%。

  辦公經營場所免租金,創業資金扶持,人才補貼,創業融資扶持……近年來,平潭不斷出臺完善相關政策,人才“虹吸效應”逐步顯現,日益成為兩岸青年創業就業的熱土。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