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青年看山東:在這裡抓住成功的機遇

2017年09月01日 21:16:3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交流研討會

  9月1日,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交流研討會在濰坊市國際人才創業中心舉行。(台灣網 陳文韜 攝)

  台灣網9月1日濰坊訊 (記者 陳文韜)9月1日,以“新動能 新機遇 新發展”為主題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交流研討會在濰坊市國際人才創業中心舉行。全國臺企聯兩岸交流委員會副主委、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長洪璽曜,臺灣青年聯合會副理事長林尉丞,濰坊市人大副主任張新強、山東省青春創業行動指導中心負責人魏珂、山東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張波、山東省臺辦魯臺交流中心主任劉元安,濰坊市人社局局長王瑞亮,市委政研室活力辦科長孫垂濤以及臺灣青年代表和濰坊市青年代表共計80余人參會。研討會由共青團濰坊市委副書記陳珊珊主持。

  “提到山東,你會想到什麼?”對尚未來到山東的臺灣青年來説,這裡是山東大饅頭的産地、是范冰冰黃曉明等明星的故鄉、還是儒家的發源地……當他們真正來到山東發展後,山東又會是什麼樣子?研討會上,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紀錄片《夢想在山東》,多位在魯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現身説法,講述自己與山東的不解之緣。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只要你到這裡,就會不由自主地愛上這片土地。

  王俊凱是一名來自臺灣的學霸,曾在美國拿了三個碩士、一個博士學位,最終來到了山東的省會城市濟南,在山東大學做了一名老師。他坦言,一開始從來也沒想過回來山東發展,“山東大學的校長專程來到美國招攬我,他跟我説山東人很實在,所以不用怕被騙,而且這邊的房價也不貴,如果跟北京上海比,這邊的生活壓力不是那麼大。我就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來到這裡,希望可以安心做學術。”

  山東人的熱情好客給王俊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臺灣青年張亞航與山東之間的故事則是因“緣”而起。作為一位美容整形專家,張亞航的父親在臺灣經營一家有名的整形機構,但他卻在美國留學後,選擇在大陸發展。“其實當初又考慮過要不要回臺灣跟父親一起。父親在臺灣非常有名氣,大部分的病人都是衝著父親來的。但我希望我能開展出自己的一片天。”

  十年前,張亞航到大陸的第一站就是山東青島,因為這是奶奶思念了幾十年的故鄉。初到青島的張亞航在一家醫院修習醫術,他把臺灣優秀的服務理念也帶到了這裡。短短幾年時間,張亞航不僅在山東開拓出自己的事業,也收穫了甜蜜的愛情。現在,張亞航已成為大陸頂級的美容整形專家,而山東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讓他生活得安心。“我的下一個計劃是創立屬於自己的美容機構,這不僅是為了家庭,更是為了夢想。”

  青島市臺協會長張新政表示,臺灣年輕人在創業方面有自己的優點,但是“市場在哪”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在大陸,如果你抓住機遇,可能你離成功的時間就會縮短。”

  隨著魯臺經貿交流的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選擇到山東發展自己的事業。研討會上,山東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張波、山東省青創中心負責人魏珂分別就山東省就業創業政策,青年就業創業情況作了詳細介紹。初步統計,在2016年,有8個臺灣青年創業團隊、26名臺灣青年個體工商戶、579名臺灣青年人在山東就業、創業。

  據介紹,山東省針對臺灣青年設立了濟南新材料産業園、青島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等多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自2016年,山東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和支援臺灣青年來魯創業、就業。各市的創業基地不僅會提供創業場所,場地租賃費、水電費等還按規定得以減免;對於經營滿12個月的創業者,給予不低於1.2萬元的創業補貼;如果資金不足,對個人可提供最高額度1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對企業可提供最高額度為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濰坊市人大副主任張新強指出,近年來,濰坊市積極推動兩岸青年創業交流、合作,著力為青年搭建平臺,創造商機,擴大兩岸兩岸青年的受益面,提升獲得感。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能為兩岸青年搭建就業和創業的新窗口,通過這個窗口大家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和合作項目,也歡迎更多的臺灣青年來濰坊追逐夢想,開創未來。

  研討會上,兩岸青年代表還圍繞推介優質合作項目,從不同的專業角度、觀察視野分別作了交流發言。為更好地推動兩岸青年創業、就業,建設互通平臺,與會青年代表在自由交流互動環節,積極發言,獻計獻策,提出很多建設性意見。此外,兩岸青年代表就相關合作項目當場進行了簽約。(完)

  

  濰坊市人大副主任張新強在研討會上致辭。(台灣網 陳文韜 攝)

  

  與會人員一行實地參觀濰坊市國際人才創業中心。(台灣網 陳文韜 攝)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