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創客”北京共話青春機遇共用創業體會

2017年08月30日 09:24:26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記者劉歡)“每一位青年創業者都應有一個夢,在為自己事業打拼的同時,也要為社會貢獻力量,幫助需要被幫助的朋友。”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説,兩岸都處在社會企業大發展的時代中,期待兩岸“創客”能成為社會企業的創業者。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主辦的兩岸青年成長創業論壇,29日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百餘名兩岸青年創業者、精英人士齊聚一堂,以青春機遇為主題,一起分享創業成果、體會和感悟,並圍繞大陸消費升級趨勢下的創新機會與業態展開對話交流。

  “我的青春夢想是通過網際網路改變教育。我始終堅信教育能夠改變貧窮,而網際網路能讓教育更公平。”滬江聯合創始人于傑參與創辦的“滬江”是一個網際網路學習平臺,目標是讓每個學習者都有平等學習的機會。從8個人、8萬塊和8張轉椅,到如今數千名員工,他始終奮鬥在網際網路改變教育的道路上。

  于傑説,“網際網路+”時代是知識青年創業的偉大時代。臺灣青年可以主動連接大陸市場,利用“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機會,與大陸青年攜手合作,共圓創業夢想。

  創業公社港澳臺及國際事業部總監、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會執行長鄭博宇説,很多臺灣創業者來到大陸,如果不“接地氣”,不知道這裡需要什麼,只是想著這個東西在臺灣做得不錯,拿來這裡也許能再火一把,那麼結果很可能大失所望,甚至血本無歸。

  “合適的項目在合適的地方有合適的人群,可以在大陸發展得更穩,這是‘接地氣’的體現。”鄭博宇説,希望來大陸發展的臺灣創業者不要單打獨鬥,而應找到合適的大陸合夥人,結合兩岸優勢,“進入、融入、找出路”。

  大陸消費升級,為兩岸創業者創造了巨大的機會與市場。鄭博宇認為,消費升級不只體現在物質上,也反映在體驗上,如今人們願意花更多錢來購買體驗性産品和服務。消費升級還要有對應的族群,針對性地解決人們的痛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