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學者討論兩岸統一:“維持現狀”只是蔡英文的掩護工具

2017年08月16日 16:15:57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徐亦超】由大陸民間智庫中一智庫、海峽兩岸網以及河南美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三屆港臺文化戰略交流研討會15日在河南省省會鄭州舉行,來自大陸及港臺的數十名老、中、青三代學者與會。以不同的視角深入解讀兩岸“維持現狀”與“武統”、“和統”之間的邏輯關係。此次研討會重點討論了非軍事角度的兩岸統一以及兩岸三地青年如何在反分裂勢力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等問題。

  與會的專家學者均認為,兩岸同屬一中,統一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必然方向,但要切實把握好統一的時間點,破除臺灣老百姓對於統一的心理障礙,真正達到兩岸“心靈契合”的完全統一,而絕非僅僅是形式上的統一。而蔡英文當局目前所謂的“維持現狀”,不可能維持太久,只是兩岸關係走向當中的一種過渡階段。

  與會著們也表示,大陸永遠不可能允許臺灣分裂出去,“不放棄以非和平方式完成祖國統一”不是針對全體臺灣人民的恐嚇,而是對於“臺獨”分裂勢力的震懾與警告,是兩岸最糟糕情況之下的一種真實表述,應當竭力避免這種最糟糕的情況發生。

  而從整個臺灣未來發展的角度看,這其實也是對廣大臺灣民眾的一種善意提醒。那就是要自我醒悟,勇於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要被島內的“臺獨”分裂勢力和某些別有用心的綠營政客所裹挾綁架。與會學者們普遍相信,只要充分做到“在地發力”,臺灣島內愛好和平的民眾適當發聲,就會對“臺獨”産生一定的遏制力。

  針對蔡英文口中經常提及的所謂兩岸“維持現狀”,與會者大多則認為,這根本是一個偽命題。臺灣島內的“現狀“在過去20年整體呈現出一種”退變“的趨勢。這只是蔡英文上臺前後的為自己製造的一個掩護工具。臺當局在所謂“中華民國憲法”裏不斷夾藏私貨,打著“一中憲法”的旗號,行瓦解“一中憲法“之實,破壞兩岸的”一中基礎“。但也有學者認為,”維持現狀“是兩岸走向統一的過渡階段,要足夠重視在此階段出現的問題,通過彼此互信,為統一做好準備。

  另外,有與會者也提到了美日勢力介入的因素,認為在兩岸和平的進程中,只有“維持現狀”,美國等國才能最大程度地賣軍火給臺灣,也才能符合這些國家的最大利益。因此臺灣無論是“急統”還是“急獨”,在他們看來都需要“拉回”。從這個角度上講,這種“維持現狀”是消極的,只符合島內某些政治勢力以及美日等國的利益,對兩岸關係的實質內涵缺乏積極意義。

  至於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被民進黨單方面破壞,導致兩岸關係出現嚴重倒退,甚至有可能演變為“冷對抗”的可能,本次研討會的召集人、大陸資深臺海評論家畢殿龍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與島內政黨輪替的政治現實有關。民進黨當局試圖通過不同手段試探大陸的底線,並不會延續國民黨馬英九前當局的兩岸政策。而蔡英文想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臺灣民眾不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這肯定是踩過紅線,大陸方面絕對不會接受。

  河南財經大學教授代振華則表示,兩岸目前互信嚴重不足,官方和民間都很重要。臺灣方面要做到“知中”,臺灣很多專家現在舉的例子還是大陸改革開放之初的例子,對大陸明顯缺乏了解。而臺灣當局的政策也沒有延續性和整體性,不能對前任的政策概括承受,這一點對大陸的心理影響很大,負面觀感強烈。

  對於一向頗為敏感的““武統””議題,與會者們都表示,相信“武統”是迫不得已的最後選項。““武統””的聲音之所以在大陸民間輿論場中有所抬頭,完全是島內民進黨執政當局認為造成的,民進黨當局一系列的文化教育和宣導,都刻有深深的“去中國化”烙印。““武統”論”是針對島內分裂勢力的存在,絕非廣大臺灣民眾,而只要“獨派”一天存在,大陸就一天不會申明放棄武力,臺灣問題涉及到中國國家的核心利益,這既是對促進和平統一的保障,也是一種善意的警示。

  最後,與會的學者專家也達成了以下共識:一個對兩岸和平統一絕望的大陸絕非臺灣民眾之福。另一方面,儘管目前兩岸交流暫時出於低谷狀態,“臺獨”分裂勢力甚囂塵上,兩岸認同感不升反降,這並非是我們對和平統一絕望的理由。

  與會者們均認為,和平統一的前景並未完全喪失,如果以文化力、經濟力和軍事力三種實力來説,兩岸統一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前兩種。兩岸統一很大是憑藉是文化、教育、歷史等方面的導引和凝聚,是兩岸經濟文明趨同的結果。而兩岸目前低迷的狀態和疏離感臺當局製造的是一種人為狀態,兩岸通過努力自然也可以逆轉,和平統一仍是兩岸民眾的首選。而也只有這種統一,才能實現兩岸民眾內心最深處的“心靈契合”,這種統一的成本對兩岸雙方來説都是最低的。

  此次研討會還對兩岸媒體互相傳播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臺灣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和大陸中西部城市和省份的比較優勢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實現互利雙贏,共同發展進行了討論。會上也就如何加強兩岸及港澳青年的實質性交流,提出了很多頗為新穎的建議。

  下一頁   [延伸閱讀]   大陸軍機頻繞臺是大國吵架出出氣?綠營要“告洋狀”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