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陸生用行動拒絕不友善 臺灣還要繼續“歧視”嗎?

2017年08月08日 08:59:0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8月7日訊  近日,有島內媒體稱“有大陸學生申請赴臺就讀被地方相關部門勸阻”。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5日回應表示,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有關地方相關主管部門就赴臺就讀事宜予以提醒,是在正常履職。是否赴臺就讀,仍然由考生和家長自行決定。

  實際上,香港中評社在不久前的一篇評論中提到,臺灣今年大學陸生名額減半,只有不足千人被錄取,而報名人數連續3年下降,只剩下1906人,比起兩年前的3572人幾乎“腰斬”。該評論直言,陸生赴臺人數暴跌,“原因人人都知”,主要是“政策歧視”,只針對大陸學生的“三限六不”仍未鬆綁;執政當局對大陸採敵視態度、兩岸氣氛不對;以及臺灣的大學含金量低,世界排名“跌跌不休”等等。

陸生

臺灣文化大學法律系陸生代表畢業生致詞。(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大陸學生帶著“枷鎖”赴臺讀書

  “什麼時候可以鬆綁‘三限六不’,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和其他學生一樣,受到公平對待?”在臺灣中原大學會計係學習的大陸交換生楊淩輝,曾于2015年6月在臺灣《旺報》撰文這樣問道。

  臺灣當局自2011年開放陸生赴臺讀書以來,就針對陸生群體制定了種種歧視性政策,讓陸生在臺受到極不公正的待遇。其中最為兩岸民眾詬病就是“三限六不”政策以及陸生被排除在“全民健康保險”(簡稱“健保”)大門之外。

  所謂的“三限”指的是“限制採認高等學校學歷,限制來臺陸生總量,限制學歷採認領域;“六不”指的是“不涉及考試加分,不影響本地學生招生名額,不會編預算提供獎助學金給陸生,不允許校外打工,不能考職業證照,不會有就業問題”等。

  民進黨當初出於政治考慮提出的這項奇葩政策不僅損害陸生合法“權益”,也阻礙了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臺灣《中國時報》曾警告,近年來受“少子化”衝擊,臺灣許多私立大學都面臨招不到學生窘境,“三限六不”實施後,明顯影響到陸生來臺求學意願,更加劇私校經營困境。該報于2015年在題為《吸引優秀陸生才有意義》的短評中批評道,正是因為臺灣對陸生枷鎖般的“三限六不”遲遲不能解除,陸生來臺就學的動力也就很難真正的提升。“三限六不”已經實施4年,第一屆陸生都已經畢業,取消這些“非人待遇”真是刻不容緩了。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表示,民進黨當局應抱持開放態度取消“三限六不”,讓兩岸有更多交流、競爭機會,也要鼓勵境外生留臺工作,促進産業升級。臺灣世新大學校長吳永幹建議臺“教育部”,提出具體誘因並消弭不公平待遇,陸生才會願意來臺。他舉例,“三限六不”應該取消,而且讓陸生納入健保,他們覺得沒有遭到歧視,後續才會有更多陸生願意來臺灣讀書。

  面對兩岸各界批評與質疑,臺當局近年來開始檢討“三限六不”政策並進行了“小修小補”,但仍無法改變陸生被“另類”對待的現實窘境。

  陸生納健保

  在臺陸生遲遲無法平等地享受“全民健康保險”。(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陸生納健保”充滿政治算計讓人“心寒”

  另一個讓在臺陸生群體感到心寒的是被長期排除在“健保”之外,而在臺讀書超過4個月的僑生與外籍學生卻都可以參加健保。

  依照臺灣“健保法”的規定,取得“居留”證明文件才可以參加“全民健保”。但在臺陸生的證明文件上簽的是“停留”而非“居留”,與健保資格不符。這成為陸生在臺無法獲得健保的攔路虎。

  臺當局“行政院”曾提出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將陸生的“停留”改為“居留”,解決這個“基本的”問題,但卻多次在“立法院”遭到民進黨、“臺聯黨”聯手封殺。

  當時,綠營反對的理由竟然是“大陸學生納健保將造成公庫‘虧損’”。然而據臺當局曾公佈的相關數據卻顯示:2012年外籍生每人全年保費14988元(新台幣,下同),當局補助四成(6000元)、外籍生自付六成(8988元),同年外籍生每人平均醫療費用3879元,因此,“自付健保費已可支應醫療費用”。

  2014年,民進黨又堅持陸生儘管加入健保,也不能享受與僑生、外籍生同等的待遇,而要支付全額保費。2015年,民進黨又聲稱“陸生納健保”的“根本”解決方案是修改“健保法”,把原來學生自付六成保費改為全付,其他一直享用健保的境外學生也比照大陸學生提高保費。最終,該方案于去年10月24日由上臺執政的民進黨當局“拍板定案”。至此,陸生在支付高額健保費用外,民進黨當局還成功地把僑外生提高保費的“鍋”甩給了陸生。

  多年來的期盼竟然是這樣的結果,這讓赴臺陸生大為不滿。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當局“教育部”2016年底所作的“大陸學生來臺就學政策影響評估調查”顯示,1082位受訪陸生中,68.76%認為在臺陸生應納入全民健保,也就是説有高達68.76%的陸生反對民進黨的這個版本。首屆赴臺陸生的余澤霖則認為,“健保是陸生權益正常化的起點”“與其説陸生需要的是健保,不如説陸生需要的是尊重和平等”。

  同時,陸生納健保問題在島內長期被綠營抹黑。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大陸學生張逸帆曾于2015年11月26日在臉書貼出題為《你們的健保很好,但我從未向你們乞討》的文章,分享自己對於陸生納健保議題的看法,卻遭罵聲一片,文章遭檢舉下架,最後賬號迫關閉,引發兩岸關注,而張逸帆本人也由此感慨臺灣是“鳥籠民主”。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截至2016年8月,國臺辦共授牌設立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台灣網資料圖)

  大陸為在陸臺灣青年謀劃未來

  與在臺大陸學生感到“心寒”的窘境相反,在大陸學習生活的臺灣學生則是感到了暖暖的“被照顧”感。大陸方面不僅為臺生在大學學習、生活創造便利條件,近年來更為鼓勵與支援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習創業就業出臺了各類扶持政策。

  據了解,自2010年起,臺灣高中畢業生就可憑學測成績申請入讀大陸高校。2013年9月起,在大陸就讀臺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享受與大陸學生同樣的醫療保險待遇。

  就在上個月,教育部印發通知,自2017年10月1日起,放寬臺灣高中畢業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標準,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可直接向大陸普通高等學校申請就讀。

  與此同時,大陸近年來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援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習創業、就業。截至2016年8月,國臺辦共授牌設立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為臺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創新搭建平臺、優化環境、提供便利,為兩岸青年放飛夢想、施展才華提供了重要平臺。

  由兩岸對待對方學生的不同態度與做法,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到底誰才是真正地在為青年世代謀劃未來。

臺生

在陸臺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民進黨製造兩岸對立 陸生赴臺充滿“風險”

  民進黨當局去年520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一個中國原則的核心意涵,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對立,這不得不讓赴臺就讀的陸生及其家長審慎評估“風險”。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島內媒體人王彩鸝認為,換了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充滿變數,陸生揣測臺灣社會將變得較不友善,赴臺讀書的動機減少。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世新大學校長吳永幹也認為,“陸生要不要來臺灣唸書,已經不只是政策問題,更嚴重的是心理障礙。”他指出,現在到大陸會發現一種對臺灣“相當不利”的氣氛已經形成,大陸年輕人詢問師長、家長是否有必要到臺灣唸書時,得到的答覆常常是“現在兩岸關係緊張,你去那裏唸書,回來要幹嘛?”

  其實,早在2013年,臺灣《中國時報》就曾發表題為《愛臺灣?三限六不自縛手腳》的社論直言,如果臺灣提供的是一個對陸生不友善的環境,有什麼道理要鼓勵年輕學子大老遠跑臺灣來就讀呢?如今大陸方面已經進一步尋求改善臺生在大陸就讀的待遇,臺灣還要持續目前的歧視待遇嗎?(台灣網 扶海濤)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