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綠媒酸炒大陸暑假在“統戰臺青” 網友:年輕人在用腳投票

2017年08月03日 09:14:59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尹彥】“暑假統戰熱,中國瘋狂拉攏臺青”。島內親綠的《自由時報》2日以此為題報道稱,大陸利用暑假機會吸引大量臺灣青年赴大陸交流,島內民眾應“注意兩岸政治制度差異,評估風險,審慎決定”。對此,有島內輿論稱,“兩岸年輕人全方位擴大交流,早就該做了!可憐的綠色政客及獨派人士,恐中症病情嚴重,就留守臺灣別去對岸,免得被統戰”。

  《自由時報》報道聲稱,大陸對臺持續加強具統戰意味的民間工作,落實高層核定的“體驗式”交流政策,拉攏臺灣年輕人。這種“體驗式交流”包括到大陸就學、實習、創業等。據國臺辦的公開資料,光是今年7月,大陸各省市至少已舉辦讓臺灣青年參加的13場營隊活動,包含文化、體育等,其他未公開者,則不計其數。

  報道稱,從2015年以來,國臺辦在大陸12個省市設立了41個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截至去年年底,超過6000名臺灣青年前往大陸實習、就業、創業,組織超過1.7萬名臺灣青年參加各類實習就業、創業交流活動。

  對於大陸出臺政策的背景,《自由時報》分析稱,大陸對臺灣民間的“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下階層、中南部民眾及青年)、“一代一線”(年輕一代、基層一線)等方針,是經高層批准,由上而下落實,根源在於國民黨選舉的失敗。大陸意識到,國民黨的這一“間接管道”已不如以往,必須自己動手,造成近年臺灣社會“紅色力量”外顯,國民黨的代理人身份漸被取代。報道聲稱,大陸的策略是將臺灣裂解成“政府”“人民”兩塊;對民進黨當局竭盡所能抵制,對“舊愛”國民黨保有情愫,並未割捨,但重點集中臺灣基層身上,借由兩岸的交流活絡,“統戰”直接深入臺灣基層。

  對於大陸這場“攻心戰”,《自由時報》認為,整體看來,臺灣籌碼太少,而大陸有的太多。報道建議,臺當局不能毫無警覺,“畢竟臺灣的民主、自由並非牢不可破,若以為訴諸理念可以抗衡一切,勢必會輸掉這場軟性戰爭”。

  對於《自由時報》的報道,有島內網友稱,“這是大勢所趨,臺灣年輕人在用腳投票”。“中時電子報”刊登評論稱,有關中國大陸設立5000萬元人民幣“臺灣青年創業專項基金”的消息,在不少臺灣年輕人心中泛起巨大漣漪。雖然指此為“統戰手法”的酸話批評不少,但網路社群論壇中到處“打聽條件”的留言人數顯然更多。臺灣社會就業與低薪的艱困現實橫在眼前。所有“敢挑戰、有勇氣、有能力”的年輕一代精英,終將會問自己:為什麼不走?

  關於臺灣的民心所向,島內資深媒體人徐宗懋2日在媒體上撰文稱,20年前臺海危機時,大量臺灣人爭相移民海外,連貝里斯那樣的小國也爭著要去,現在呢?有聽説誰急著要跑路嗎?如果要跑,説不定還跑到大陸去。他提醒蔡英文一句政治真理:“大多數人都只會選擇跟勝利者站在一起。”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