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周寧在第六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上的致辭

2017年07月28日 20:49:0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助理周寧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助理周寧出席第六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並在開幕式上致辭。(台灣網 何建峰 攝)

  台灣網7月28日蘭州訊 (記者 何建峰)28日,第六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論壇以“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與法治保障”為主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助理周寧出席論壇並在開幕式上致辭。

  以下為周寧致辭全文:

在第六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上的致辭

周  寧

2017年7月28日,甘肅蘭州

各位來賓、專家學者: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美麗的古絲綢之路重鎮蘭州,隆重舉行第六屆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我代表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向本屆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論壇的兩岸專家學者致以誠摯問候!

  本屆論壇以“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與法制保障”為主題,高度契合兩岸同胞關切,對在新形勢下積極運用法治方式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溫故知新、鑒往知來。全面認識法治在兩岸關係進程中發揮的獨特作用,對我們把握論壇主題,可以提供有益的啟示。

  今年是兩岸打破隔絕狀態30週年。1949年以來,兩岸同胞長期天各一方,骨肉分離。情理和法理不容人為藩籬,長相阻隔。30年前,兩岸同胞要交流、要合作的強烈願望,匯聚成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衝開了兩岸封閉38年之久的大門。30年來,兩岸同胞凝心聚力,推動交流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排除各種干擾破壞,探索出一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這股蓬勃動力來源於“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也植根于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法治基礎。

  ——我們始終鼓勵和促進兩岸同胞自由往來,制定《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建構兩岸交往秩序,妥善處理兩岸交往中的法律問題,開啟兩岸同胞探親訪友、旅遊觀光,開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領域交流,逐步形成不可逆轉的兩岸大交流格局。1987年至2016年,兩岸人員往來累計達1.2億人次,2015年達到歷史高峰985萬人次。

  ——我們持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合作,頒布《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認可臺灣地區民事法律、民事判決和仲裁裁決,切實保護臺灣同胞合法權益,鼓勵和促進廣大臺灣工商企業和基層民眾來大陸投資興業,深度參與大陸經濟社會發展進程。1987年至2016年,大陸方面累計批准臺灣同胞投資項目10萬個,實際使用臺資658.4億美元;兩岸貿易額累計達到2.2萬億美元,2014年達到歷史高點1983億美元。

  ——我們一貫主張通過協商談判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在體現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上,建立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制度化協商談判機制,相繼達成27項協議,實現兩岸直接雙向“三通”,開啟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雙方還建立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聯繫溝通機制,匯聚民意,管控分歧,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

  實踐證明,兩岸同胞攜手開創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是一條謀求同胞幸福之路,是一條通向民族復興之路。兩岸同胞共同付出的心血、共同收穫的成果、共同積累的經驗都彌足珍貴。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去年以來,臺海局勢發生重大變化,“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同胞民生福祉受到衝擊和影響。面對兩岸關係嚴峻複雜的局面,我們鄭重申明,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繼續堅持在“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基礎上,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更加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落實“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持續擴大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廣大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在大陸學習實習、就業創業、投資興業和安居樂業提供更多便利,不斷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

  ——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其中首次以專章形式納入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加強兩岸人文社會交流的目標舉措,為我們在新形勢下統籌把握大陸自身發展的優勢和機遇、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鋪平了道路。

  ——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對臺灣同胞投資實行負面清單管理,一體適用大陸擴大對外開放等政策措施,有利於臺資企業更好地把握國家和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國務院修改《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取消臺灣同胞來大陸簽注,實行卡式臺胞證,有關部門相繼出臺數十項便利臺灣同胞往來大陸、求學就業、旅行住宿、居家生活等政策措施。如為臺灣學生註冊學籍建立檔案、制發就業派遣證,接受臺胞在北京上海廣東福建等12個省區市高校、公立醫院等事業單位擇業,開放在大陸工作的臺胞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擴大開放民事訴訟、設立辦事機構等法律服務市場,將臺胞納入社會保險體系等。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隨著兩岸關係的深入發展,法治將在更廣範圍內保障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在更深層次上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這就需要我們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去思考如何推進和保障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在座各位同胞,都是兩岸交流的參與者、推動者。希望大家緊緊圍繞論壇主題,集思廣益,建言獻策,為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作出新的貢獻。

  最後,預祝論壇圓滿成功!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