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最是江南好風景——“兩岸文化聯誼行”首進江蘇

2017年07月17日 08:20:0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百餘位兩岸文化、教育、新聞等領域知名人士,日前齊聚江蘇,參加由中華文化聯誼會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情係江南 精彩江蘇——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短短8天時間,兩岸嘉賓走進昆山、蘇州、無錫、淮安、揚州、鎮江、南京等地,參觀歷史文化遺存,走訪文化藝術機構,體驗獨特民風民情,交流文化發展經驗。

  讓館藏文物活起來

  “一個博物館有兩件東西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值得觀眾觀看的藏品,一是怎樣用展覽等方式呈現給觀眾。六朝博物館在這方面讓人耳目一新。”在參觀完南京的六朝博物館之後,兩岸文博界的嘉賓就“文博機構如何讓文物活起來”進行了對口交流,臺灣代表團團長、臺北歷史博物館前館長張譽騰先生在發言時如此表示。

  張譽騰認為,博物館不應該是簡單的展品陳設,而須建立用展品講故事的脈絡,將各個層次的觀眾吸引進來。除此,還應該在展品與觀眾之間建立某種聯繫,真正讓文物活起來,只有這樣,觀眾才會在這裡獲得共鳴和感動。他還建議兩岸文博機構多利用現代科技,活化典藏文物,更多地服務社會。

  交流會上,南京市博物館總館館長曹志軍介紹了過去3年中,南京市整合文博資源、實現資源共用、活化文物功用的做法。他説,過去南京各文博機構大多各自為戰,館藏文物只在自己的館內展出。藏品數量上的貧富差距,導致有些機構因藏品太多展不過來,有些機構因藏品稀少陳列內容常年不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3年前,南京市博物館總館成立,有效整合文博機構的館藏藏品和展廳資源,各大文博場館的“鎮館之寶”從此告別“宅居生活”,在全市範圍內實現交流互展。

  “文創發展要建立在文化的基礎上,不能空中蓋樓;擁有文化內涵,才能發揮更好的創意。”在南京,兩岸文化界人士還就“文創推廣的社會責任”進行交流,臺中市文化局前局長林輝堂發言時這樣表示。林輝堂認為,在城市、街區發展文創産業的過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也很重要,要不斷地為發展文創宣傳造勢、出臺扶持政策,這樣才能讓文創有發展空間,也讓更多人了解、接受。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教授林炎旦認為,兩岸的文創産業發展既有合作的先天優勢,又有發展的相似需求。接下來要思考的是,兩岸優勢怎樣達到有效匯聚和完美對接。

  以傳統文化為根基

  “臺灣和大陸在書畫藝術發展方面各有所長,要推動中華書畫藝術向前走,臺灣不能缺席。中華文化的發展,是兩岸及全球華人的共同責任,需要大家一起推動。” 參觀完江蘇省美術館,兩岸嘉賓就“中國書畫的創新與發展”舉行座談,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名譽教授江明賢發言時這樣表示。

  座談會上,兩岸知名書畫界人士均表示,中華書畫藝術的發展要以傳統文化為根,只有在堅定本源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發展創新。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張興來認為,創新是為了更好地繼承。長期以來,江蘇省美術館都與臺灣美術界保持良好的交流、合作,兩岸在中華書畫藝術的傳承上有同樣的擔當和責任。臺灣明道大學講座教授陳維德表示,藝術創作當然要創新,但是要在有本有源的基礎上。以本源為基礎去創新,既不失原有的韻味,又擁有新的精神面貌,這才是最可貴的。他希望,兩岸可以在這個方面形成共識,共同推動中華文化藝術的發展。臺中市政府參事陳志聲認為,中華書畫藝術傳承千年,擁有非常厚實的底蘊。兩岸書畫家應以中華文化為底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增進交流、共同發展,使中華書畫發展再創輝煌。

  “中華書畫藝術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的根,要對中華文化有自信和擔當。未來,希望兩岸交流不中斷,共同為中華文化的創新與發展作出貢獻。” 江蘇省臺辦主任楊峰表示。

  共促兩岸融合發展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7月14日晚上,兩岸嘉賓唱起歌謠、攜手共舞,為本屆“情係”活動畫上圓滿句號。

  自2001年以來,中華文化聯誼會與各省、自治區政府合作,先後舉辦了14屆“情係”活動,已有上千位臺灣文化界人士參與,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品牌項目。

  此次參加“情係”活動的嘉賓,有從第一屆開始就參加的老朋友,也有頭一次參與進來的新朋友。在他們看來,與其説“情係”是一次大型的兩岸文化聯誼活動,不如説是一年一次的家庭和親友聚會。因為,經過多年的發展,“情係”已經成為兩岸文化、藝術界人士的一個共同的“家”,“家人”之間已經培育出了濃濃的“情係之情”。

  “從這次‘情係江南’活動,我們看到了中華文化的優美。”臺灣代表團榮譽團長、華視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周蓉生説,文化是需要仔細維護和愛惜的,我非常敬佩大陸各級政府對保護文化所做的努力,使後人可以永久地體會中華文化之美。

  江蘇省文化廳黨組成員、江蘇文化聯誼會副會長劉愛華説,這次“情係江南”活動進一步加深了蘇臺兩地之間的了解,增進了相互感情,為蘇臺開展更為深入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文化部港澳臺辦副主任、中華文化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健鋼説,在這次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中,兩岸嘉賓祭媽祖、賞崑曲、辦文化沙龍,交流兩岸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想法,建立起深厚綿長的友誼。這也是“情係”活動的初衷,通過活動相遇相識相知,讓我們得以共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遠意蘊,共促兩岸融合發展。

  “讓我們一道努力,與親情共鳴,與文化同行,與時代共贏。” 李健鋼説。(記者 吳亞明)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