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同心築夢:2017台胞青年夏令營北京分營舉行分享會

2017年07月12日 17: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青年鄭家羽在分享會現場揮毫寫下“兩岸一心同心築夢,一帶一路振興中華”。(台灣網 張亞靜 攝)

  台灣網7月12日蘭州訊 (記者 張亞靜)“大陸像是裝滿了抽屜的櫃子,打開每個抽屜都會有不同的體驗,你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文風情與自然風景。不同時期打開不同的抽屜,會驚奇于裏面的巨大變化。”就讀于北京大學的臺灣學子黃宣瑋分享了自己在大陸生活兩年的感受。

  7月11日,2017年臺胞青年夏令營北京分營的營員們來到甘肅行最後一站——蘭州新區,並舉行了專題分享會,回顧了本次夏令營活動的感受與收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大學時曾研究東方美彩創作,所以對甘肅之行非常嚮往。水墨畫大師張大千在敦煌研習多年,我想親眼看看,到底是怎樣的壁畫,讓大師如此癡迷。”來自臺灣師範大學的詹若禾談説,“在參觀了莫高窟與千佛洞後,我感受到強烈的視覺衝擊。印象最深刻的是觀看《又見敦煌》大型室內情景劇,情景交融式的舞臺設計,對於正在學習藝術創作的我,非常有借鑒意義。”

  “《又見敦煌》的演出深深打動了我,互動式的演出好像歷史人物走到我的眼前,演員的每一句臺詞都帶著歷史的厚重感,我是含淚走齣劇場的。”來自靜宜大學的曾敏雰説,她對敦煌的第一印像是荒涼,但理解過後的敦煌是洗盡鉛華的蒼涼。莫高窟的壁畫與佛像,配色之美、線條之細膩令人讚嘆不已。歷史以這種方式呈現在眼前,覺得很近,卻已相隔千年。

  曾敏雰稱,“感謝北京市臺聯給我這麼棒的體驗,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從來沒想過只能在書本中看到的圖片內容就出現在眼前,導遊的精彩解説也加深了我對大陸歷史的了解,如果有機會我想和家人再次來到這裡,一覽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當地的人文景色。”

  同心築夢,共用大陸發展機遇

  分享會上,多位臺灣青年都提到了此行令自己“對大陸改觀”,他們希望今後多到大陸走走看看,避免陷入當地媒體片面報道的誤區。

  在京工作了三年的林芳瑋認為,大陸為臺灣青年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期待大家可以共用大陸經濟發展的機遇,施展才華、實現夢想。

  正在蘭州新區挂職鍛鍊的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陳子云在分享會上致辭稱,此次營員們一路參觀了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鎮,都在如今的“一帶一路”中扮演經濟發展樞紐城市的重要角色,希望未來有更多的臺灣企業、臺灣青年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

  來自靜宜大學的鄭家羽同學還現場揮毫寫下,“兩岸一心同心築夢,一帶一路振興中華”,表達兩岸新願景。

  2017年臺胞青年夏令營北京分營活動於7月6日至12日期間赴甘肅地區,以“感悟一帶一路放飛青春夢想”為主題,向臺胞青年全面呈現古代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以及中華民族為世界和諧共融攜手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讓營員親身感受在新“絲綢之路”的引領下,中國經濟所煥發出的新活力以及“一帶一路”為兩岸青年聯通世界,實現人生理想提供廣闊的舞臺。(完)

  

  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陳子云在分享會上致辭。(台灣網 張亞靜 攝)

[責任編輯:張麗媛]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