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攜手共築中華民族精神底座

2017年07月07日 08:25:36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兩岸攜手共築中華民族精神底座--寫在全民族抗戰爆發80週年之際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題:兩岸攜手共築中華民族精神底座——寫在全民族抗戰爆發80週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李寒芳、陳鍵興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2週年,亦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0週年。在這個特殊時間節點,兩岸同胞共同回顧中華民族從屈辱中奮起的往事,不但為了紀念歷史,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後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1937年7月7日夜,宛平城的戰火硝煙,拉開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全民族抗戰的序幕。

  抗戰是全民族的抗戰,臺灣同胞沒有缺席。早在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強行佔領臺灣,臺灣同胞就前仆後繼,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抗日鬥爭。“七七事變”爆發後,至少有5萬台灣同胞本著“欲救臺灣,必先救祖國”的信念,奔赴大陸投身全民族抗戰的洪流。

  在臺灣、在大陸,英勇的臺灣同胞同侵略者殊死鬥爭,半個世紀中共有65萬名臺灣同胞犧牲罹難。1945年抗戰勝利,祖國的寶島終於回到母親懷抱。這段血與火熔鑄的歷史,正説明瞭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透過歷史風雲,兩岸同胞當深刻體會到,大陸和臺灣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我們的興衰榮辱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兩岸唯有正確認識這段歷史,才能為國家和民族構築起厚重的精神底座。

  但令人不齒的是,當前“臺獨”勢力在島內大肆推行“去中國化”分裂活動,抹滅臺灣先烈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甚至對日本殖民統治百般粉飾、大唱讚歌。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僅是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公然否認,更是對兩岸同胞巨大民族犧牲的嚴重褻瀆。近日,民進黨當局主導的教育機構拋出一份新課綱,在高中歷史部分強化切割“臺灣史”與“中國史”,再次暴露了“文化臺獨”的險惡用心。

  回首“七七”,兩岸應有共同認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關係到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覆巢無完卵,國破家必亡。歷史啟示兩岸同胞,民族弱亂是兩岸同胞之禍;民族強盛是兩岸同胞之福;民族復興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所有中國人生存、發展、幸福、尊嚴的可靠保障。

  回首“七七”,兩岸當共同牢記這段從苦難到輝煌的歷史,弘揚抗戰精神,攜手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我們重溫兩岸同胞同仇敵愾、共禦外侮的記憶,從中觀照現實,深刻體認到分裂是中華民族之害,“臺獨”是兩岸同胞之敵。兩岸各界當從歷史和民族的高度看待兩岸關係以及面臨的問題,戮力同心防範風險、排除干擾,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這一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

  當前,雖然兩岸關係形勢嚴峻,但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復興大勢浩蕩,不可阻擋。在紀念全民族抗戰80週年之際,我們由衷希望兩岸同胞上好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歷史課程,增進國家民族認同的同心力、向心力,攜手推動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