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商周玉如:“蓉漂”15年 耕耘“教育家族”夢想

2017年06月06日 08:11:42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成都6月5日電(記者楊迪、馬牧旺青)2002年,當周玉如拖著兩個行李箱從加拿大來到四川成都時,她的母親還非常擔心她會因為水土不服待不下去,但玉如一待就是15年。她的教育情懷在這片熱土上開花結果。

  高挑的身形、可愛的笑容,即便是一身黑色西裝,也難掩活力——這是記者見到周玉如時的第一印象。作為一個教育集團的“當家人”,她談起公司的理念和規劃時頭頭是道;但當她跟幼兒園小朋友一起時,親和力十足,像一位鄰家大姐姐。

  周玉如生於臺灣的一個教育世家,求學于加拿大。2000年,周玉如父母的育文教育集團看準“西部大開發”的機遇,來到成都創辦了一所私立幼兒園。

  當時,私立幼兒園在成都還不多見,育文率先將傳統國學教育與西方先進的蒙特梭利教育法相結合,形成中西兼備的辦學特色,三年時間就實現了滿班。

  2002年,從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周玉如也來到成都,既是和父母並肩奮鬥,也為實現自己從事教育事業的夢想和情懷——以良好的教育給孩子留下終身受用的無窮“寶藏”。

  “儘管成都當時的發展水準還無法和臺北市、加拿大相比較,但這是一座不排外、很包容的城市,大家願意接受新鮮事物,也有創業奮鬥的激情。”周玉如從幼兒園的英文老師開始做起,一點一滴地積累教學實踐。由她原創的MATE美語教育法,融合了美國、加拿大及臺灣地區的幼教先進經驗,讓英語教學成為育文的一塊“招牌”。

  在周玉如看來,幼兒時期的品德教育和習慣養成,是能夠讓孩子受益終身的。所以,她一直倡導營造“關愛、謙讓、分享、感恩”的學習和生活場景。同時,針對大陸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她還提出將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向家庭延伸,讓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發揮出“1+1>2”的效果。2013年,周玉如被評為成都市青羊區的優秀教育工作者。

  從2000年至今,育文已在成都創辦了兩所幼兒園、一所親子園、一所蒙氏和全腦師資培訓學校,培養了近800名幼童,贏得了良好口碑。

  近年來,周玉如和弟弟從父母手中接過擔子,成為育文的實際管理者。對他們而言,這既是守業,更是創業。一方面,周玉如希望傳承父母留下的品牌口碑和教育理念,不忘初心,讓辦學回歸教育的本質;另一方面,她也看到大陸“兩孩”政策所釋放的巨大機遇。目前,育文的第三所幼兒園已經提上日程,未來還計劃以娛教合一的模式打造“兒童嘉年華”,並開拓國外遊學諮詢及遊學團。

  15年的“蓉漂”生活,也讓周玉如充分感受到這座西部城市快速發展的脈動,並愛上這裡的人與事。她不僅適應了成都麻辣的川菜,也會偶爾與朋友相邀在家裏煮火鍋;她既欣賞四川人的樂觀豁達,也被這裡涌動的創業熱情所鼓舞。在她看來,成都既是休閒之都,更是機遇之都。

  5月23日,“成都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市郫都區菁蓉鎮舉行,周玉如受邀擔任活動主持。這次活動上,她結識了許多來自臺灣的創業團隊,也和他們分享了作為“過來人”的經驗:深入了解當地市場,融入當地生活,才能站穩腳跟。

  “當前,大陸的‘雙創’氛圍很好,政府給予高度重視,政策支援力度非常大。只要有好的項目,不愁沒有平臺和投資。在這一點上,大陸青年人比臺灣青年人幸福多了。”周玉如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