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高校師生交流周”登場 閩臺師生比拼技藝創意

2017年05月24日 07:00:1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圖為活動中一名女同學頭戴學生自製的VR設備體驗虛擬現實場景。 徐 林攝

  近日,以“光臨”為主題的第六屆“兩岸高校師生交流周”活動在福建廈門登場,來自臺灣清華大學等高校的60多名臺灣學生與廈門高校學生一起,通過閩臺大學生48小時短片大賽、兩岸畢業設計作品同臺聯展等活動,交流學術,擴大合作,收穫友誼。此次活動由廈門理工學院數字創意與傳播學院主辦。

  “在這次活動中,兩岸師生既可以吸取對方作品的創造精神,也能學到彼此如何辦展的經驗,我覺得很有收穫。”談及感受,來自臺灣的曾威霖同學這樣表示。

  據悉,自2011年4月以來,“兩岸高校師生交流周”已成功舉辦6屆,先後有3000多位師生參與,並在兩岸積累了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017畢業設計作品聯展”是本屆“交流周”的重頭戲,匯集了廈門理工學院數字創意與傳播學院2017屆400多名畢業生的65個畢業設計作品以及臺灣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臺灣銘傳大學設計學院與傳播學院的精選優秀作品。

  此外,深受兩岸高校學子歡迎的“閩臺大學生48小時短片大賽”今年繼續舉行,以“你所不知道的集美大社”為主題,由兩岸高校學子自由組隊,在48小時內完成影視拍攝并剪輯出3—5分鐘的視頻短片,通過青春視角展示僑鄉集美獨有的風情與故事。

  通過短短5天的相處交流,兩岸學生增進了彼此的了解,收穫了深厚友誼。

  臺灣銘傳大學大三學生楊琪均是第一次來到廈門交流訪學,她説這次的經歷非常特別,對她很有幫助。“這次到大陸來,我可以進一步了解兩岸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創意想法,視野會更開闊。”

  廈門理工學院大一學生林毓宏表示,她與臺灣同學共同創作的短片《夢回大社》獲得了這次短片大賽的一等獎,通過這次合作,她從臺灣同學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他們非常嚴謹,一些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他們都能處理得非常好。另外,他們會經常到外面看一看,用自己的方式去體驗世界,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廈門理工學院數字創意與傳播學院院長郭肖華表示,廈門理工學院數字創意與傳播學院是福建省首批實施閩臺高校“分段對接”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學校之一。通過學生赴臺分段學習、聘任專職臺籍教師、臺灣學界業界導師赴廈門教學講座、講課和項目合作開發等方式,著力打造數字時代文化創意産業高端人才。臺灣銘傳大學大陸教育交流處處長詹仕鑒認為,本次交流活動,能讓不同環境中的兩岸學生彼此激發創意靈感,希望以後能夠繼續加強合作,定期舉辦兩岸交流活動。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