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青年大陸“跑”展會覓商機:要參與大陸的進步

2017年05月14日 08:41: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80後”臺灣青年許維家,8年來到大陸參加各式展會,為自己公司的硅膠製品尋商機。經過多年努力,他的公司已經在兩岸擁有約100處的分銷店。

  在第十三屆深圳文博會上,許維家所在的“喜朋創意”展位亮出清朝人物造型的酒瓶塞、青花樣式的隔熱墊、故宮鼎器紋的筆電等商品,吸引海內外採購商前來諮詢。

  “由於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對於臺灣而言,大陸是比較容易進入的市場。”許維家大學畢業後就到大陸發展,多年來“轉戰”各種展會。在“跑會”的路上,他發現大陸城市裏由臺灣人開設的奶茶店越來越多,身邊的青年朋友也會選擇到“陸資”的金融、服務類企業工作。

  “臺灣文創産品相對多元化,大陸市場加上臺灣創意,我認為這個模式有市場。”在許維家心裏,大陸展會的舉辦秩序越來越好,消費者專業度也逐漸提高,“過去大家首先關心價格高低,如今關注材質的使用情況。市場需求在變化,我們也要跟隨發展腳步”。

  問及家人是否支援自己在大陸發展,許維家笑道,“所有父母都希望兒子留在自己身邊,但是不支援也沒辦法,如今發展的方向就是這樣,未來選擇到大陸工作的臺灣青年只會越來越多。”

  無獨有偶,銷售陶瓷工藝品的臺灣青年劉家齊,每年約有三成時間都在大陸“跑”展會。天津、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佈滿了他的足跡。9年來,他已經跑了超過200場展會。

  “在大陸‘跑會’落地轉化率高,能為自己的商品開拓更多商機。”劉家齊説,“跑會”的收益約佔其公司全年總收益的三成,目前在大陸已經有10家經銷商,還在大陸的電商平臺開啟銷售渠道,“不來大陸‘跑’展會,連發展機會都變少”。

  “大陸如今整體服務讓人感到驚艷,科技發展變化太大。”劉家齊稱,過去他在大陸交易還是用現金或者刷卡,如今一部手機“走天下”,直接就用手機支付,“大陸在起飛,我們要過來參與進步”。

  劉家齊透露,他正密切關注大陸政策的變化,以便調整自己的經營模式,“我非常關注大陸的新聞和資訊,否則很難跟隨這邊的進步”。

  在海峽兩岸都非常出名的“霹靂布袋戲”首次亮相深圳文博會,35歲的臺灣青年劉元豪負責宣傳該文創産品,主攻大陸市場。6年間,他跑了許多大陸舉辦的動漫展和文化展。

  “霹靂布袋戲的文化起源於福建,在臺灣逐步興起,目前發展到在電視上播映。大陸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劉元豪稱,在大陸“跑”展會有利於品牌的推廣。

  “原本大家都不會考慮離開臺灣,但如今身邊的青年朋友會考慮上海等大陸城市,因為機會很多。”劉元豪稱。(作者 蔡敏婕)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