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楊莉,1969年出生,渝中區人。早年曾作為文藝兵,上老山前線為戰士們演唱,轉業後成為一名歌手。1998年赴港深發展,2005年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成立,她擔任該黨總裁助理。
感言
作為一名中國人,竭盡全力促進兩岸統一,既是我的工作目標,也是我的使命。
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參訪團4月22日至28日在重慶參觀交流。在渝期間,參訪團一行參觀了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西部現代物流園、璧山區臺商工業園、重慶師範大學等,深入了解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在渝臺商現狀。
説來也巧,就在3月份,“逐夢他鄉重慶人”臺灣尋訪組來到位於臺北市的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總部,採訪了擔任該黨總裁助理的重慶妹子楊莉。
曾作為一名文藝兵,走上戰火紛飛的老山前線,為戰士們歌唱;退伍後一度走紅重慶演藝圈,後來卻南下學醫;機緣巧合,前些年成為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助理……這位土生土長的重慶妹子,人生經歷曲折而富有傳奇色彩。
無心插柳,成一名文藝兵
楊莉是重慶市渝中區人,1969年出生。她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早年是學聲樂的,後來也改行學醫,成為重慶歌劇院專業醫生。
楊莉從小能歌善舞,頗有藝術天賦。
她中學就讀于重慶二十九中,高考前參加了西南師範大學(後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西南大學)音樂學院以及四川音樂學院的專業課考試。考完後待在學校繼續復習,準備迎接7月份的高考。
恰在此時,成都軍區文工團來重慶徵兵。楊莉陪一名學聲樂的朋友去報名,無心插柳柳成蔭,她自己最後竟然被考官相中了。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主考官注意到了坐在臺下的我,問我會什麼。不知天高地厚的我隨口答道:‘什麼都會。’於是被叫到臺上,表演了一番唱歌、跳舞、彈琴,然後就得知自己通過了初試。”楊莉回憶道。
復試是在江津,同樣十分順利。
一直到政審的時候,母親才知道有這回事,極力反對,希望她參加高考,進入醫科大學學習。但楊莉決意要走自己選擇的路,最後説服了母親。
1986年底,楊莉正式成為一名文藝兵。
在老山前線,常熱淚盈眶
沒多久,楊莉所在部隊文工團接到命令,開赴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山前線。
老山前線條件十分艱苦,文工團住的地方以前是馬廄,沒有窗戶,睡的床就是一張木板底下墊三塊磚。文工團的小分隊幾乎天天要去演出,慰問戰士們。
危險時時相伴,炮彈在身邊不遠處爆炸是尋常事。天性潑辣又能吃苦的楊莉迅速克服了恐懼情緒,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最前線的戰士們長時間待在陰暗、潮濕的貓耳洞裏,更危險、更艱苦,相比之下我們的境況算是好的了。”這位重慶妹子感嘆道。
有時,一些高地上不去,文藝兵們就通過電話“直播”演唱,給戰士們鼓舞士氣。
在戰地醫院演出的經歷同樣震撼人心。在這裡,楊莉深深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更從一個個傷員平靜而堅毅的眼神中,感受到了當代軍人為了國家勇於衝鋒陷陣的非凡意志。
楊莉經常站在病床前為戰士們唱《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風采》等歌曲,因為太過投入,經常唱著唱著就熱淚盈眶。
遠赴港深,結識知名臺商
楊莉在老山前線呆了一年半時間,其間曾獲個人三等功,以及多次嘉獎。
回來後不久,她轉業了,被分配到重慶歌劇院工作。其間,在重慶“十佳歌手”大賽中獲獎,成為重慶飯店的簽約歌手。
楊莉説,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歌手出場價已經不低了,一晚上能掙幾百元,而那時候幾百元相當於普通工薪族一個月的工資。再後來,隨著名氣漸增,她演唱一個晚上掙兩三千元也只是平常事。
到1997年為止,演出、掙錢,一直是楊莉生活中最主要的內容。
楊莉坦言:“那幾年賺錢不少,但總感覺生活中好像沒了目標,缺了點什麼。”
1998年,她向重慶歌劇院請了長假,接受母親的建議前往香港學習針灸。每到週末,就到深圳,和那邊一幫重慶籍歌手聚會。
2000年的一天,楊莉在深圳參加一個聚會時,結識了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知名臺商張安樂,隨即應邀前往其創辦的深圳韜略集團工作。
深圳韜略集團是一家大型臺資企業,生産的頭盔在全球市場上佔有高達48%的份額。
願盡全力,促進國家統一
楊莉並不是作為一名高管人員“空降”到深圳韜略集團的,她一切從零開始,甚至連茶水妹都做過。在長達半年時間裏,身心俱疲,有時還委屈得直掉眼淚。
從小家境良好的楊莉心裏一直有股傲氣,而在這裡,這種傲氣被現實粉碎了。有時候,她真想一走了之:“我到這裡來,難道是給別人端茶倒水嗎?”
但是,重慶人骨子裏那種倔強、不服輸的精神,讓她堅持了下來。
在實際工作中展現出卓越才能的她,大約在一年後終於得到重用,成為張安樂的助理。
2005年,張安樂在臺灣地區牽頭成立了中華統一促進黨,該黨前身是“保衛中華大同盟”,宗旨是對抗臺獨勢力。張安樂任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楊莉任總裁助理,協助管理黨內日常事務。
天性熱情的楊莉還有另外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政治義工。在臺灣,她經常義務為從大陸赴臺打工者等弱勢群體維權,盡心盡力幫助他們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
前些年到臺灣後,楊莉回重慶的次數比較少了,但她始終惦記著家鄉的親人和朋友,不管有多忙,隔一段時間總要和仍在重慶的父母視頻聊天。
“我永遠是一個重慶人,我那雷厲風行、火辣直率的性格,正是家鄉烙印在我身上的深深的符號。作為中國人,作為一名在臺灣地區的政治義工,如今,能為促進兩岸統一盡綿薄之力,我深感幸運。”她説,“這是我的工作目標,也是我的使命。”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