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世界報》:“中國效應”讓企業在歐盟首獲高速路合同

時間:2009-09-21 15:3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西班牙《世界報》17日刊登一篇題為《"中國效應"來到波蘭》的文章稱,在波蘭首都華沙市郊一處塵土飛揚的建築工地上,全球化給歐洲建築業帶來了新一輪恐慌。奉行近乎原教旨主義自由市場路線的波蘭政府把一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兩個重要標段的工程交給了一家中國國有企業。後者以無可匹敵的報價贏得了合同。

  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波蘭獲得此類合同,在歐盟也被認為是第一次。

  中國人不但降低並且擊垮初始價格:他們提出將以比基礎價格低60%的報價建設這條高速公路。這意味著納稅人可以節省數以百萬計的資金,但同時許多人對他們如何達到這一目的表示懷疑。

  連接羅茲和首都華沙的高速公路已經開始施工。頭戴安全帽、身穿安全服的阿圖爾正在阻斷交通,讓建築工地的卡車通過。他對中國提出的價格"非常驚訝",他説:"或許中國人工資比較低吧。"

  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向波蘭當局表示,他們將雇用歐洲工人。但人們依然擔心他們會轉而引進廉價的中國勞動力。

  有人指出,波蘭當局在使用中國投標人來降低成本。當發覺新地鐵工程的報價過高後,華沙引入了中國投標者。儘管中國企業最終沒能獲得這項工程,但競爭對手也被迫大幅降低了價格。

  當地一家商會的米歇爾登賓斯基指出,這種現象被稱為"中國效應"。他説:"我們應當注意這一現象的規模。如果中國人運來數萬名工人,肯定會造成麻煩。但如果是幾百名熟練的技術人員,那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華沙市市長漢娜格龍凱維奇-華爾茲並不反對政府與一家中國國有企業簽約,並指出,中國公司將同時雇用中國人和當地人,"成本更低的工人對歐洲而言是一個有益的挑戰"。

  歐盟一名發言人表示,他們並沒有對這個項目進行調查,目前並沒有足夠資訊判斷這個項目是否存在違規行為。

  這是中國企業在歐盟獲得的第一份高速公路合同,似乎不會是最後一份。 (編輯:陶志彭)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