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亞洲新聞頻道:劃時代的中國30年改革

時間:2008-12-09 15:48   來源:環球時報

  新加坡亞洲新聞頻道12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紀念劃時代改革30週年

  本月,中國開始慶祝實施改革30週年。這場改革促成了中國經濟的巨大增長,奠定了國家外交實力,以及在不削弱共産黨執政地位的情況下使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領導的共産黨做出了在該國發起經濟改革的決定,此舉將導致中國人的生活標準顯著改善。而當時,中國剛剛擺脫文化大革命,物資極度匱乏。

  這場新的“革命”始於農村,當局開始對土地和公社進行去集體化,但運動很快就擴散到城市。鄧小平選擇國家的最南方作為改革的試驗地。“這種方法非常具有開創性,”位於巴黎的研究組織亞洲中心副主席讓弗朗索瓦迪梅格裏奧説。“他們先搞小試點,拋棄了一切教條。”

  當時的深圳還是一個漁村,與珠海、汕頭和廈門成為該國首批經濟特區。中國的計劃經濟慢慢地開始學習市場機制,小心地向外國投資者敞開門戶。接著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期間告誡國人致富“光榮”,他們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獲得財富。

  中國實際上放棄了平均主義的烏托邦。一些人將比其他人先富,但鄧小平呼籲其他人要有耐心。經濟隨之突飛猛進,但利益的分配並不均勻。清華大學的學者讓路易羅卡説:“總體而言,在30年的改革中,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水準得到了提高,中國社會為社會流動提供了極大機遇。”

  “但社會不平等也大為增加。”羅卡説改革的真正轉捩點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邁出了大膽的步子,關閉了數以千計的國有企業,同時切實向外資開放。成百上千萬人失去工作,但一些私有企業主開始賺錢。幾年間,一座座大城市拔地而起,凸顯中國震驚世界的經濟增長。

  在外交領域,中國已成為國際社會中的一個大國,並且加入了如世界貿易組織等全球機構。

  中産階級在城市日漸壯大,第一個百萬富翁,接著是億萬富翁開始出現。但城鄉差距已擴大,腐敗猖獗以及不受約束的發展犧牲了環境。專家們開始預測13億中國人的第三個大轉捩點———新一輪的改革,這一次將著重于公共醫療或養老。迪梅格裏奧説:“2008年標誌著第三個改革時期的開始。”“經濟有可能大幅減速。中國將不能倖免,它將重新聚焦社會紐帶的延續性。”他預測:“一切朝向外部的努力最終都將轉為朝內。”(汪析譯)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