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奧組委美國專家:北京奧運定是現代史上最偉大奧運

時間:2008-07-09 15:12   來源:新華網

  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報道,北京奧組委北京奧運新聞中心美國專家傑夫魯福洛相信,中國將在下月成功主辦屬於現代國家史上最偉大的一屆奧運會。

  50歲的魯福洛曾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任職,並參與近三屆奧運會賽事的評述工作。九年前,他選擇到中國發展,加入南方航空,爾後在不少國營企業中任職,直到雅典奧運會採訪結束後,才決定投身目前這份工作。

  魯福洛日前在北京接受本報訪問時説:"從2004年奧運會結束後到去年3月正式加盟前,我先後接受了12次面試和多方面的審核。雖然過程相當艱辛,但我最終決定放下美國的事業,與家人分隔兩地,來中國協助北京奧組委辦好奧運會。我這一呆就是16個月,中間只回家一次,但我卻一點也不為此感到後悔,因為我相信中國會辦好這屆奧運會。"

  魯福洛堅信,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比中國更需要主辦奧運會,以及更應該獲得奧運主辦權。

  他説,北京在1993年以兩票之差輸給雪梨,失掉奧運主辦權,那是令人感到非常遺憾的事,但抑或是一件好事,因為當北京在2001年贏得主辦權時,中國人民已滿懷激情迎接奧運會的到來,所以一定會把這次盛會辦得非常出色。

  談到北京近10年的變化,魯福洛説:"北京過去這10年的變化很大,當我在1998年到長城去時,我以為北京市郊止于四環路,但現在完全不同了。自從獲得奧運主辦權後,中國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籌辦這項盛會。籌備計劃一旦落實,他們就立即展開建築工程,不像美國一樣,會為了一些小事爭辯不休,讓所制定的計劃無法順利執行。"

  問及北京奧組委在籌備中遇到的困難,魯福洛説:"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用英語有效地與外國記者溝通。首先,參與這項工作的中國同仁必須克服心理障礙,要把外國媒體當朋友,不要畏懼他們,如此一來才能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

  "雖然外界一直針對北京的空氣污染問題,但對我來説,北京現在的空氣品質比洛杉磯主辦1984年奧運會時還好。北京市的上路車輛數量將在7月20日銳減120萬輛,加上排放廢氣的工廠全面停産,相信到時的北京空氣品質會更好。"

  魯福洛還説,北京奧運會與過往奧運會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主要場館都在一年前就完工,而像"水立方"、青島奧帆中心等賽場都是世界頂尖的競賽場館。其他場館如工人體育館,雖然已有47年的歷史,但經過整修後煥然一新,絕對會給到場觀戰的觀眾一個驚喜。

  總結談話時,魯福洛説:"我從沒想過中國會變得像現在這樣,只要再過幾個星期,大家就會看到一顆在沙漠中綻放光芒的鑽石。這也是我決定放棄一切來這裡發展的原因。我相信,中國將成功主辦屬於現代國家史上最偉大的一屆奧運會。"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