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韓報:克服國難的經歷大大提升了中國國格

時間:2008-06-05 14:20   來源:環球時報

  韓國《每日經濟》6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人理解了“我們”這一概念 中國上月發生的地震是人類的災難。芮氏8.0的震級所形成的衝擊波足以繞地球一週。很難用言語形容這場慘劇,我們向地震受災人民表示哀悼。

  但從另一個層面看,傷痛對中國來説似乎也是一件好事。地球村的人們都説中國人很自私。在上海生活過
數月的記者本人也在一定程度上認同這一點。

  外界經常用“慢慢的”一詞形容中國人做事拖遝。“慢慢的”只説對了一半,中國人動作遲緩只因事情與自己沒有利害關係。如果關乎自身利益,中國人動作就很迅速,讓習慣於“快點,快點”文化的韓國人都趕不上。此外,中國人還對別人的事情漠不關心。路邊有人打架,中國人不會管他們死活;有人落水,你大喊救命,也不會有人管。

  我認為,産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被稱為80後的這一代人在家中説一不二,是“小皇帝”。

  家長們也非常溺愛家裏的獨苗,這就形成了孩子的自私心理。中國母親疼孩子的程度絲毫不亞於韓國部分極其疼愛孩子的母親。此外,父母們也變得自私起來。小家這樣,國家還能好嗎?

  記者曾認為,即使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如果這種不關心他人的文化繼續存在,中國就很難成為真正的大國。

  但是,中國在克服本次地震災難過程中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一面。中國領導人表現出了高超的戰勝危機的領導藝術。解放軍官兵連續奔跑100多公里趕到災區,為了多救出一個人,他們跳進已成廢墟的建築裏面。他們的表現足以讓13億中國人流淚。不同的又何止這些?捐款運動在中國全境展開,自發獻血活動也到處可見。挂有“抗震救災”紅色標語的卡車滿載著賑災救援物資。從卡車上志願者急切的眼神中,我分明感到,中國的確變了。

  只關心自己和金錢的中國人似乎已經真正理解了“我們”和“共存”的概念。克服國難的經歷大大提升了國格,現在中國真的變得很可怕。▲(作者明順永,張尹珠譯)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